交警文明執法心得體會

三、嚴格、公正就通過文明執法來體現

文明執法是社會文明的一個縮影,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所謂文明執法,是指執法人員以人為本,依照法律規定的職權和程式,運用法律規範辦理各種案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堅持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文明執法是人民警察的屬性所決定的。交通警察執法的對象大多是人民民眾,遇到的問題大量的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有的違法行為輕微沒有造成後果的,應教育其糾正。如果言語粗魯,行為野蠻,不但不能糾正其違法行為,而且會增加違法者的對立情緒,破壞政府形象。執法講文明,要求有禮在先,出示證件在先,態度和藹,舉止端莊,教育疏導,以理服人,既是執法人員文明素養的展示,也是行政執法不可缺少的必要程式。實踐表現,大多數違章違法者是通情達理的,只要執法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工作做到家,違法行為是會自行糾正的。因此,文明執法是人民交警工作永恆的主題,也是進一步加強公安隊伍建設、樹立人民警察新形象的根本保證。

現階段應當正確引導教育民警擺正“嚴格執法”與“文明服務”的關係。在文明執法中有些人認為執法是責令違法者糾正違法行為或予以處罰,必須嚴格、嚴肅。違法者是不講文明的,文明執法糾正不了其違法行為。如在糾正交通違章中,交警向違章人敬禮,違章人拒不配合,甚至污辱執勤交警等現象屢有發生。但作為人民警察,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仍然要堅持依法、文明,不能因違法人的不文明而導致自身的不文明,這也是一個人民警察應有的修養。文明執法還要注意區分文明執法與執法強制性。符合法律程式的強制是完全必要的,在執行刑事拘留、逮捕、強制執行和制止群體性鬧事事件過程中發生的推搡、拉扯等行為不能與不文明執法混為一談。其間當事人阻撓執法,或辱執法人員,蓄意擴大事態,引起路人圍觀,堵塞交通。人民警察為了儘快平息事態,將辱罵、灑潑的當事人制服,這難道是不文明行為?如果不強制制止,事態就不能平息,執法就不能順利進行,破壞執法的狀況就不能得以改變。文明執法是一個過程,有的民眾對公安“強制執行”缺乏了解,單憑看到強制性情景就指責或投訴警察“不文明”,有失公允,是對公安機關的誤解。對於人民警察奮起自衛,冒著生命危險制服鬧事者,從法律上講,是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保護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權益免受侵害,對於那些使用暴力襲警行為的人,使用警械武器予以制止,這是正當防衛,不僅不負法律責任,而且應當受到鼓勵和表揚。

在強調公安民警文明執法的同時,應加大全民普法教育,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和法律意識。文明執法必須普遍提高人民民眾素質和對公安工作的認識,使人民民眾在行使他們的權力的同時普遍並願意承擔法定義務。輿論監督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從而使人民民眾了解公安,理解公安,支持公安,明確不接受處罰或暴力依法執法是違法行為。在外部環境 最佳化、執法環境成熟的情況下,文明執法才能順利進行。

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是落實以法治國方略的重要舉措。公安部部長賈春旺提出,要全面履行警察法賦予的職責,依法行使職權,切實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可見,強調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是相對於公安隊伍目前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而言的。我們要把推行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責任追究製作為工作的重點,總結 經驗 ,不斷探索,真正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依法辦案、取信於民。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為保障和促進改革、發展 、穩定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