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增強宗旨意識,相信民眾,依靠民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民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民眾”。在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關鍵時期,只有更加堅定人民民眾的主題地位,堅持黨的民眾路線,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人民民眾是時代發展的決定力量。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民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通過勞動為人類社會提供衣食住行用等諸方面的物質生活資料。人民民眾又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為人類社會提供文化科教、哲學法律、文學藝術等精神財富的產品。人民民眾還是生產力的體現者、傳播者、奉獻者,不僅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影響社會基本矛盾的趨勢,而且直接或間接推動了生產關係的變革和上層建築的變革。人民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也是時代進步發展的主體。馬克思主義本身來源於人民民眾的實踐,是時代的產物,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進步,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豐富。馬克思主義時代性,與其說是馬克思主義順應時代發展不斷創新,不如說是順應人民要求不斷創新,在實踐中進而由被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人民民眾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推動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
人民民眾的首創精神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新中國成立特別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國進入人民民眾當家作主的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是人民民眾自己的事業,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民眾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不僅自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而且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道路。然而,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相當長的時期,由於受蘇聯模式和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形成了高度集權集中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束縛和禁錮了人民民眾創造性的發揮。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改革開放35年的實踐不斷證明,人民民眾是改革的原動力,沒有人民民眾參與的改革,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複雜性、艱巨性和緊迫性都大大地增加,只有堅持人民民眾為主體,改革開放才能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
人民民眾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主體。人民民眾的創造力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創新的源泉。尊重民眾,相信民眾,依靠民眾,敬畏民眾,感恩民眾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基礎,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始終以實現人民的願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體力量是人民民眾,依靠力量是人民民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牢牢把握8項基本要求,使之成為黨和人民的行動指針。改革需要民眾基礎,也需要頂層設計。而理論的系統化有賴於為人民服務的理論工作者來完成,歷史要求廣大理論工作者不僅要堅持人民民眾的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總結人民民眾的創新成果和創新經驗,同時,還要堅持吸取人類文明的優秀文化成果,傳承中華文明的優良傳統,融合時代精神,把握時代脈搏,應對時代挑戰,回答時代課題,凝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國之道,堅持人民民眾是歷史發展主體的民眾路線,才能在改革開放中推進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