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心得體會:為自己的夢想奮鬥

xx主席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箇中國人的夢”,“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這些話,讓人心潮激盪。“有夢想”,實質上是告誡我們:每個人要有理想信念,有生活的主心骨。“有機會”,昭示著中國發展賦予實現“夢想”的各種有利條件。“有奮鬥”,是“夢想”的落腳點。“夢想”,不是空想,而是實幹。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單位是這樣,每一個人也是這樣。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xxxx發表重要講話,又一次闡述“中國夢”的內涵,指明實現“中國夢”的途徑,即“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號召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xx主席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箇中國人的夢”,“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這些話,讓人心潮激盪。

“有夢想”即要有理想信念

“有夢想”,實質上是告誡我們:每個人要有理想信念,有生活的主心骨。xx主席在講話中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奮鬥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注意他說的“中國人的理想”。“中國夢”就是一種信仰,一種理想。

先哲認為,人生有三種狀態和三個階段,即感官、道德和信仰體驗,有了三者,人生就全了。其中“信仰”,即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較高狀態和階段。從原始人的“圖騰崇拜”、“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的神話色彩的理想,到以後詩經、禮記中“小康”、“大同”的憧憬,空想社會主義“烏托邦”、“太陽城”的構想,再到馬克思恩格斯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都承載著人類的追求。

“夢想”,即理想,是棵枝葉繁茂的“樹”,有社會理想、政治理想,也有職業理想、生活理想。它們增添生活興味、工作動力。“民族復興”、“小康社會目標實現”就關乎社會進步、政治昌明;“有房有車”、“買股票獲利”等,則是生活、職業理想,直接關係個人。“夢想”有“大的”、“小的”,“大”、“小”相互關聯,基礎在“小的”,而穩定起作用的則是“大的”,這是一個人的主心骨。

現在我們不少朋友太急功近利,缺少信仰,也就是不怎么願意為社會、政治理想付出犧牲。當然,犧牲有“小犧牲”和“大犧牲”。比如,本來有機會能經商賺大錢,但我不去,還當公務員,可能就算一種犧牲;又比如,本來家在市中心,城市建設需要,我第一個簽約搬遷,隔幾年後地價上升翻倍,吃了虧,也是一種支持發展的犧牲。其實,這是起碼的犧牲,而進步的人們,如黨員、幹部應該做出更大的犧牲。在這方面,先人“有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xx主席語)。想到先烈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拋頭顱、灑鮮血,我們應該有良好的心態。當然,作為公權力運作的人們,所設計的發展目標、採取的政策措施都要以百姓的“夢想”為依據,即以他們需求作為“導向”和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