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領導幹部作風整頓建設心得體會

新年伊始,商務事業又進入了新的發展年輪,一切工作都需要我們重新開始,重新謀劃。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產業發展年”,為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新的任務、更高的要求,建設和諧樂山,保持我們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成為我們商務幹部的職責之所在,使命之所然。要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提高對建設和諧社會的貢獻,機關作風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基礎保障,是我們做好工作的前提。我作為一個中層幹部,一個黨員要全心全意,集中精力投入到全市開展的領導幹部作風整頓建設活動中,從我做起,以實際行動來倡導黨的優良之風。

一、抓緊學習,認真領會作風整頓建設的深刻內涵,和意義。

作風整頓建設,要學習先行。自己要抓緊時間學習中央領導、省市領導的重要講話,堅持學習政治理論,充實自己的政治理論知識,用政治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加強自身修養,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政治思想上保持與黨中央的高度一致。在當前,自己要認真學習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領會省委、市委開展領導幹部作風整頓建設的決策部署。要系統學習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關於黨的作風建設的論述,深刻理解新形勢新任務下、錦濤總書記提出領導幹部要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作風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在科室學習中,要帶頭學,加強思考,主動與其他同志交流思想,溝通心得,提高自己。通過與科室的同志們共同學習,取得共同進步,為作風整頓和建設打下基礎。

作風整頓建設,重在聯繫實際。錦濤總書記站在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強調全面加強新形勢下的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人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領導幹部作風好,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在商務局機關作風整頓建設中,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實事求是與機關實際本結合,通過整頓,找到差距和問題,明確整改的方向。XX年是產業發展年,商貿流通發展目標重,任務十分艱巨,自己要通過這次整頓作風和建設,重點研究我們工作的方法,尋求工作新的突破,加強學習與實際結合,在發展第三產業、建設和諧樂山中找到自己工作的位置,把作風建設貫穿於自己工作的全過程,用自己工作行動和實效來撰寫作風建設的答卷。

作風整頓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這次全市機關領導幹部作風整頓建設初步安排三個月的時間,利用三個月的時間集中學習、整頓,集中整改目前機關領導幹部作風中存在的問題。在這次活動中要嚴格對照我自己的工作風、科室的作風進行一次深刻的剖析,找到存在的不足和解決的辦法,使工作作風得到改進和提高。要認真考慮建立一個長效機制的問題,如沒有一個長效的機制,時間一長,可能會舊病復發,或者會產生新的問題。因此,要把作風建設作為長期的事情,自己要時時刻刻牢記黨的宗旨,一日三省,警鐘長鳴,才能保持在作風上時時刻刻過得硬,才能在工作中起到好的帶頭作用,才能有利於自己周圍良好風氣的形成。

二、密切聯繫基層,切實做好各項工作。

目前,正在召開的2007全國兩代會,圍繞民生年,重點傾聽老百姓的聲音和意見,在發展中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特別是總理的政府政府工作報告,貫穿了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義和諧社會的主題。地方上如何實現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呢?XX年,樂山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樂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發展“產業年”,通過產業發展,開展“十大惠民行動”,維護民生、關注民生,實現我們各項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要實現我們的工作目標,就必須要求我們有著良好的作風,因此,我們要有壓力和動力,通過作風建設來保障我們在工作中“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幹事”。我們商貿流通工作更多地關係到人民生活問題,聯接著基層百姓。我們在工作中要大力弘揚聯繫民眾,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關心民眾、代表民眾利益,不是空洞的口號。對那些身到基層、心不在百姓,充滿“官氣”的“作秀”行為,老百姓心知肚明,也十分討厭。只有心裡真正裝著民眾,才能克服形式主義;只有心裡真正裝著民眾,才能做到身到基層,心繫百姓,把事關民眾利益的事辦好、辦實。XX年2月7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小禮堂主持召開座談會,徵求企業界人士和基層民眾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和“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的意見。溫總理說:“我覺得聽取各界人士對政府工作的意見,應該讓基層的民眾代表參加,他們最了解實際情況。”“中南海的大門是面向廣大民眾的。”這次溫總理邀請基層民眾代表到中南海共商國事,使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我們黨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善於傾聽民眾意見的博大胸懷。毛澤東同志在《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指出:“在我們黨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民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充分相信民眾,真誠依靠民眾,並同他們一道艱苦奮鬥,開拓進取,戰勝重重困難,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