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又好發展”心得體會

胡錦濤總書記3月9日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統攬全局。他重點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和諧社會建設和擴大對外開放合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廣西的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對廣西全局工作是極大的支持,對廣西全區幹部民眾是極大的鼓舞,也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極大鞭策和動力。

一、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動力

近年,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市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經濟社會文化取得了較快發展。但是,由於發展基礎比較薄弱,同時,又受體制機制、交通瓶頸等方面的影響,**加快發展的任務艱巨而繁重。當前,**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在起步,但措施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經濟成長方式正在轉變,但產業特而不大、優而不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步入正軌,但一些難點亟需突破;區位優勢正在發揮作用,但開放合作程度還不夠高、聚集能力不夠強。

**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關口,處於一個轉折點上。在新的形勢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需要有更加明確、更有針對性和強有力的舉措。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又好又快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把思想和幹勁統一到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

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全新機遇。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起了全國乃至世界對廣西的高度關注。廣西全區掀起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熱潮,必定推動廣西新一輪的大發展。

北部灣經濟區將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新一極。**是廣西及西部地區距離粵、港、澳城市群最近的城市,是水陸空與珠三角連線最近的城市,是連線珠三角經濟圈、北部灣經濟區、東協經濟圈和西南經濟圈的樞紐,是廣西承接珠三角產業梯度轉移的第一站,在廣西多區域合作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廣西全區的新一輪發展熱潮、全國乃至世界關注和投入北部灣發展,這對**發揮區位優勢、加快發展是一個大好機遇。**市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抓機遇、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豐富和深化了實現廣西、**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部署。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廣西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

在廣西全區傳達全國“兩會”精神大會上,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葆對學習宣傳貫徹好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奮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的部署和要求,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推動技術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要堅持以工業化城鎮化為主導方向和核心戰略,提高經濟發展的整體素質。要大力加強“三農”工作,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積極擴大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大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抓住多區域合作的新興機遇,建設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基地。紮實開展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為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積極參與區域合作,打造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基地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抓住機遇,積極參加區域合作,要擴大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的規模,要打造好交流合作的平台。

這對**而言,是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在經濟區域一體化的大潮中,任何一個地區的發展,都必須主動融入區域合作的大格局。劉奇葆書記提出中國—東協“一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戰略構想,把廣西帶入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加快建設、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西南六省區市區域合作等國際、國內的多區域合作中。

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明確了**的定位。**與廣東毗鄰,兩地在歷史、文化、習俗等方面都有相通之處;從產業結構來看,**是廣西的輕工業發源地,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從經濟能力來看,目前,我市林產林化、日用化工、製藥、食品、寶石加工等支柱產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出口和利用外資總額均超億美元。

當前,珠三角等東部地區正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一些產業已經出現明顯的轉移趨勢。**要緊抓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努力將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在區域合作中贏得先機,加快發展。

一是要加快交通網路建設,構建大通道,形成中心樞紐,切實轉變貿易增長方式,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大力吸引外資,二是要根據**工業產業的實際,有重點的在林產林化、日用化工、製藥、食品、寶石加工等十大支柱產業加大招商力度,改造提升**的優勢產業體系,做大產業、做強企業、做精產品,從而在與珠三角的要素配置過程中拉長產業鏈,形成有特色的競爭;三是改變招商引資方式,通過政府招商、企業招商、以商招商,政府與政府合作推動產業轉移,吸引更多的珠三角產業進入**;四是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努力引進珠三角的高新產業、企業到**落戶,在工業園區形成產業聚集和規模效益,帶動和輻射全市工業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通過吸引珠三角產業轉移和提升自身產業水平,使**成為與泛珠三角一體化的區域性研發製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