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主題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七次全會精神,圓滿完成2010年各項目標任務,實現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良好開局,按照市委安排,市文聯決定開展“明確新目標、提升新境界、爭創新業績”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主題教育活動。我通過認真學習,深入思考,思想上觸動很大,收穫如下:

近年來,市文聯團結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為目標,以促進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為目的,以文藝創作、文藝活動和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思想觀念、人才培養和對外交流為突破口,深入開展“三新”主題教育活動,使全市文藝事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當前,我市正處在搶抓西部大開發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實現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良好開局的關鍵時期。機關幹部是推動鹹陽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力量,其綜合素質、工作作風直接影響著全市發展大局。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開展“三新”主題教育活動,對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對於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升幹部整體素質;對於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最佳化投資發展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通過開展“三新”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機關幹部增強大局意識,全面理解、準確把握中、省、市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認識、統一思想;教育引導機關幹部認真學習國際化大都市的內涵和建設要求,進一步找準方向、明確目標;教育引導機關幹部不斷解放思想,突破傳統思維定式,進一步創新理念、提升境界;教育引導機關幹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進一步增強民眾觀念、轉變工作作風、推動科學發展,以實際行動確保文聯2010年各項任務落實,奮力實現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良好開局。

鹹陽市文聯是市委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下屬作家、書法、美術、收藏、戲劇、音樂、舞蹈、攝影、楹聯、民間藝術和電視藝術十一個協會,共有會員3600多名,其中國家級會員150人,省級會員1600多人。同時有9個縣區成立了文聯和文藝家協會,成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繁榮我市文藝,建設文化強市的重要力量。

堅持抓好文藝創作,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文藝作品。文藝創作是文藝工作的核心,文聯始終把文藝創作做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積極支持各藝術門類的文藝工作者力爭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近年來,全市共出版長篇小說80多部,中短篇230多部,獲省以上文學大獎10多人次。創作歌曲280多首,創作戲劇60多部,舞蹈80多個,戲劇、音樂、舞蹈獲省以上大獎90人次。書法作品參加省以上展覽280多件,獲獎50人次,其中,陳天民的書法作品榮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三等獎,為我市爭得了榮譽。美術作品參加省以上展覽200多件,獲獎40人次。攝影作品參加省以上展覽290多幅,獲獎作品90多幅。

堅持抓好重大節慶的文藝活動,有力地配合全市的中心工作。文藝活動是建設和諧文化,活躍民眾文化生活,實踐科學發展觀,促進文藝繁榮的重要手段,我們圍繞以活動促繁榮,以活動促發展的宗旨,圍繞重大節慶日和紀念日先後舉辦了一系列展覽、演出、採風、筆會等活動,近年來,市文聯先後組織舉辦了紀念建黨85周年、紀念香港回歸10周年、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迎奧運等系列大型書畫作品展,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每年在國慶、春了等節慶日都要配合節日活動舉辦展覽、演出、筆會等活動。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為繁榮文藝創作,活躍城鄉民眾文化生活都產生了積極作用。同時,我們還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市公交公司、彬縣煤礦、空軍36師、聲威水泥廠、網路公司、華宇公司、鹹陽師院、鹹陽職業技術學院等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進行採風筆會,把優秀書畫作品送到生產和科研教育一線,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在搞好重大節慶活動的同時,每年的春節、5.23、五一、國慶節都要相應地舉辦一些演出、座談會、採風等活動。同時還積極參與全省、全國舉辦的書畫、攝影、戲劇、音樂、舞蹈等大賽活動。我們還連續兩年舉辦了新春文藝晚會,省文聯主席趙季平、中國作協副主席、省作協主席陳忠實、省文聯副主席肖雲儒、胡樹群、趙振川、黃道俊、雷珍民、高建群等省上領導、專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我市文藝界代表同台聯歡,共迎新春佳節,這在鹹陽乃至陝西文藝界都產生了極大的反響。在舉辦節日文化活動的同時,我們還積極組織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近來年,我們先後多次舉辦扶貧求助,資助貧困大學生書畫義賣,組織藝術家無償獻血等活動,為社會公益事業做了一定工作。“5.12”大地震發生後,市文聯積極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舉行義演義捐活動,首次捐款就達7萬多元。

堅持抓好文藝作品的研討和評論工作,營造良好的創作氛圍。為了提高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理論素養,促進藝術創作向更高水平發展,近年來,市文聯與各協會先後為長篇小說《醜鎮》、《熱愛命運》、《黑森林紅森林》、《情使》、《命運峽谷》、《老墳》、《愛河》、《往事如歌》、《紅瓦樓》,紀實文學《蟲苑大師周堯》、《生命燃燒的歲月》、散文集《心雨芳菲》,詩歌集《岩畫·獵人與鷹》等文學作品舉辦了研討會。市書協、市美協還先後舉辦了多次書法、繪畫理論研討會和美術作品草圖觀摩會。這一系列的研討活動邀請了省市名家及評論家參與。這些活動的開展對於提高我市作者的創作水平和專業理論素養,對於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批評風氣和輿論環境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