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篇心得體會_老三篇讀後感模板

老三篇是指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發表的《為人民服務》(1944年9月8日)、《紀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愚公移山》(1945年6月11日)三篇短文,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老三篇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老三篇心得體會範文1

“老三篇”是毛澤東同志在戰爭時代的著作,已經教育了中國幾代人。在我的學生時代就深受“老三篇”的影響,重新拜讀這三篇文章,感覺又一次受到深刻的教育。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在中央警備團戰士張思得追悼會上演講的。張思得同志雖然沒有犧牲在戰場上,但他是在勞動中光榮犧牲的,張思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紀念白求恩》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導我們如何做人,是要做一個高尚的人 ,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還是要做一個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的人。我們要用更高的標準去做人,象焦裕錄、孔繁森以赤誠之心對待國家和人民,對工作精益求精。

《愚公移山》,通過古代中國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不畏懼困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樸素艱苦的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正氣。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更要發揮《愚公移山》精神,一個人總要有點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信仰和堅韌不拔的追求會使人變的心靈純潔高尚,一個民族,一個單位有了信仰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堅不可催的堡壘。

老三篇心得體會範文2

為配合“三好一滿意”活動,我院黨支部在院長的帶領下,在全院職工中展開了學習老三篇活動.通過集體全院學習,科室一塊學習,個人自修學習等方式,使老三篇的精神深入人心.

老三篇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不是一個熟悉的字眼,可是在老一輩的人當中,根深蒂固.他們對其中的一些字詞幾乎都能背下來,只有深刻領悟其精髓並貫徹的人才能使老三篇其中的精神得以發揚光大.在當今社會,年輕人缺乏信仰,流於物質文化,被一些利益所羈絆,目光短淺,必將成不了大事。甚至連做人這一基本的道德底線都不能堅守。在社會的霓虹下迷失自我。所以我院領導深謀遠慮,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展這項活動有很重要的意義。也使我個人受益匪淺。

《為人民服務》是毛主席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的演講。張思德,一個平凡的革命戰士,在長征的路上,身先士卒,遍嘗百草。為的是自己嘗過之後沒有毒性之後才讓同志們吃。在那個戰火紛飛饑荒連連的年代,這該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在最後的關頭,推出自己的同志自己不幸埋於窯洞之中。不幸去世。張思德的事跡感人至深,令人落淚。年僅29歲以身殉職。短短的一生,卻是輝煌的一生。就像是劉胡蘭一樣,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們一樣從五湖四海中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我們這樣的集體中,我們在當今這樣的和平年代,更應該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樹立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愚公移山》使我們學會了不畏艱難、鍥而不捨的精神 。毛主席讓我們學習愚公精神戰勝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移走這兩座大山,最終奪取了革命的勝利。我們學習這種精神,就是應該戰勝眼前的困難,團結一致,取得保健院全面工作上的勝利。

《紀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跨越種族,跨越國籍來支持我們的革命事業。救死扶傷,最後不幸被感染,以病殉職。在白求恩同志身上,體現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國際主義精神。我們應該學習這種精神。同樣作為醫務工作者,更應該抵制當今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蝕。就像是我們當初走進神聖醫學殿堂宣誓的那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恪守醫德,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