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堡壘觀後感影評感想心得範文5篇,看上海堡壘有感

《上海堡壘》是根據江南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講述了未來世界外星文明突襲地球,守護人類希望的最後一戰在中國上海打響的故事。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20xx《上海堡壘》觀後感

前幾天看到官博連發幾條“這是爛片”來回應網上湧現的無數差評和置疑。

說實話有些心疼。

哪怕電影評價再差,也是經過無數工作人員的辛苦努力才製作完成的,直接說影片是爛片仿佛都在直接否定工作人員們的所有努力。

就算娃再醜也是媽的寶。

再說官博發的那幾段片段預告是與外星人大戰的特效部分,整部電影唯一經得起討論的就是特效部分,誰說《上海堡壘》的特效做得不好那就是真的是X了。

所以《上海堡壘》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特效不行,但一部電影應該呈現給觀眾的又不僅僅應該是特效。

特效只是錦上添花的存在,電影更重要的還是故事和細節。

其實神馬最初一直以為全片都是在軍事演習,因為戰力與實際嚴重不符,作戰人員全程玩樂心態,讓我是在無法相信上海上空真的有外星母艦。

科技進步不假,但是錢到底都花哪兒了?

先說本片的故事,姐弟戀愛情莫名其妙,上海突然開始陸沉,戰鬥人員極其有限,集體強制犧牲,武器異常落後,瞄不準外星母艦卻能跟蹤到江洋的戰機。

人們嗑cp是有條件的,只要條件符合,動畫人物都能嗑到在一起。

但鹿晗和舒淇這對兒是完全無法想像的,既想不到兩人之間的互動,也想像不到兩人在一起之後的生活。這點應該是選角上的問題。

這對兒已經不是甜不甜了,是根本嗑不動。

再說能不能對普通觀眾溫柔一點,解釋一下“陸沉”到底是什麼?沉與不沉到底會對生活和世界有什麼影響。

全片幾次大戰,作戰的只有灰鷹小隊,尤其是江洋戰鬥力驚人,甚至還能徒手抓外星人,在無數外星人之中自有地穿梭。

這般操作如果沒有強大的主角光環是辦不到的。

全片的光環也都只給了江洋,仿佛除了江洋所有人都要犧牲一樣,面對危難不逃不躲,但卻沒有一絲悲壯。

和外星人交戰了這么久,上海堡壘難道沒有任何應對這種突襲的避難預案?就靠一頂大炮硬剛,神馬甚至想說被炸了都不可惜。

本片的武器更是可笑,用與現在無異的槍去突突外星“鋼鐵俠”結果可想而知,打得透見鬼了。

一直在說科技進步,但錢到底都花哪兒了!

陸家嘴上空都是外星母艦,卻瞄不到。的確可能因為母艦外殼太厚,大炮打不穿,但為什麼大炮可以鎖定江洋的戰機,而不能檢測到母艦的核心呢?

神馬還想問,科技進步到這種程度,錢到底都花在哪裡了?

設定上bug說的差不多,影片細節上的問題也不少。

既然是科幻,既然是未來世界,好吧,小說中外星人入侵發生在20xx年,這其實也算不上未來,畢竟還有三個月多就到了。

但就算不是未來,但也得有能配上上海大炮和泡防禦的科技吧,越來越落後的手機是怎么回事?毫無科技感的顯示屏又是怎么回事?弄堂里十分原始的重建腳手架又是怎么回事?

這是不是在構建中國“科技向上生活向下”的賽博朋克?但如果科技向上僅僅體現在防禦設施和上海地標建築外的全息投影上,而沒有進入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話,那這科技進步得好像也沒什麼必要。

人們的生活沒什麼實質性的變化,那這發展科技到底把錢都花哪兒了?

也不是沒看過國配譯製片,但國產電影再全片配音就說不過去了吧,國配國產片還是第一次看。

這不就是在證明上映的內容和原本要拍攝的內容根本就不是一個嗎?其中江洋送朋友的那段戲,能明顯低看到他的嘴型說的是“慢點啊”,結果配音成了“快走吧”。

另一個問題就來了,這些人要到哪裡去啊?跟春運一樣的逃亡人潮,看來有錢人還是很多啊。

麻煩多用些普通畫面交代清楚啊。

掌紋解鎖遺物箱?

可能箱子還有其他的開鎖方式吧,但既然放的是遺物,為什麼還要用本人的掌紋?

是生怕放遺物的人自己開不開嗎?

打掉戰友戰機上的外星人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己撞上去?

神經病啊!自殺式救隊友,弄壞自己的戰機,然後讓隊友讓出戰機並且自殺救自己。這劇本是認真的嗎?

綜上,如果只吹特效,麻煩把掉幀的問題解決一下。

如果吹演員,麻煩讓演員先理個髮。

如果吹科幻,麻煩把細節做足。

如果吹愛情,麻煩找CP感強的演員。

如果吹原著,麻煩不要自己蹭熱點,原著好看跟電影有什麼關係?

20xx《上海堡壘》觀看有感

備受關注的《上海堡壘》終於上映了。

上映第三天,票房總算踉踉蹌蹌達到了1億,導演滕華濤今日在微博表態:“不想關上中國科幻這扇閃著光的大門”。

中國科幻、江南原著、上海堡壘陸沉、鹿晗、舒淇這些因素都讓電影成為話題的焦點,也飽受著爭議。

8月9日上午,電影以4.2分慘澹開分,當晚就下滑到3.5分,到目前已有超過60%的人給了一星差評。

《上海堡壘》真的如此慘不忍睹嗎?

電影顯然未能讓多數觀眾滿意,但細看評論,很多網友明確表示,“我沒看,但我只給一星”。

對《上海堡壘》的不看好中,有觀眾對於萌芽階段中國科幻的不信任,但也不可否認,有觀眾對主演的不信任。

作為流量、偶像出身的鹿晗,擔綱科幻電影男主角拯救地球,對鹿晗而言是個挑戰,對觀眾的接受度也同樣是個挑戰。

從電影官宣以來,“鹿晗演的我就不看了”這樣的聲音不絕於耳,作為旁觀者聽上去都有些刺耳,很難想像當事人是怎樣的心情。

電影上映前夕,鹿晗在微博誠懇發文,有激動也有忐忑,表示對鼓勵與批評會全盤接受,並且期待大家看片後的評價。

看上去再普通不過的一句話,但可能是鹿晗目前最大的心愿。

01 轉型

從偶像到演員

電影上映前,我們見到了鹿晗。很想跟他來一次坦誠的對話,但有些“扎心”的問題也並不知道如何開口才比較好接受。

很多人覺得面龐精緻的鹿晗勝任不了角色,面對觀眾的不信任,他並沒有抓住機會為自己辯解,反倒主動坦言自己的壓力。

鹿晗:“江洋角色是一個少年,大學剛剛畢業,我自己年齡可能比江洋要大,所以這方面壓力比較大,也擔心萬一少年感呈現不出來怎么辦”。

對偶像明星而言,年齡和感情經常被列為兩大雷區,但鹿晗似乎很少避諱,最近一年更是經常聽到他主動說“我快30了,而立之年”。

流量明星到了而立之年,能否真的“立”得住?

鹿晗也面臨著他的轉型。

鹿晗:“我正在一步一步了解演員這兩個字,特別想深刻地鑽研一下關於演技這方面,因為我也逐漸地在轉型,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動努力來一步一步地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吧。”

“沒有人說一開始上來就是影帝了,通過我年齡逐漸地增長和對現實的理解,我一步一步積累經驗吧。”

從小鮮肉到流量,鹿晗身上的這些標籤大家都再熟悉不過,可很少有人願意用“演員”來定義他的身份。

從20xx年到現在,鹿晗陸續出演了8部電影作品和2部電視劇,主演的《重返20歲》和《我是證人》無論在票房還是口碑上,都是相對樂觀的,至少在所謂的流量演員中算是不錯的成績。

但從偶像到成為被認可接受的演員,對每位青年演員而言都需要時間,也是不小的挑戰。

02 質疑

大家總有一天會看到我的好

人氣和質疑從來都是相伴而行。微博擁有超過6000萬冬粉的背後,鹿晗經歷的質疑從來都不少,這些年來,不僅鹿晗適應了,對多數人來說,也都習慣了,甚至沒有人主動想為他撕去標籤。

鹿晗:“我覺得很正常, 每個人都和每個人不一樣,我覺得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喜歡,只要是百分百地努力了,或者百分之二百努力了,或者自己覺得自己有突破就好了。因為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可能某一些人的質疑還會成為你進步的動力,希望大家能夠看到我的進步。”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有一句台詞——“成見是座山”。適應解決不了質疑,要得到認可,終究要憑作品說話。

儘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的表現也有很明顯的進步。至少對於兩年前的他來說,是用心在詮釋江洋的角色。

所以鹿晗的要求並不高,批評全部接受,只希望大家能看過再評價。他的擔心不是多餘的,這個看似很簡單的目標,實現起來真的有點難。

面對上映首日撲面而來的一星差評,鹿晗沒有回應,沒有辯解,只在微博發了一句“謝謝大家”。

問鹿晗有沒有看過“有鹿晗演的我就不看了”這樣的評論,其實不確定他是否願意在鏡頭前面對這個問題。他停頓了一秒,然後笑著看向鏡頭,仿佛鏡頭那邊的都是“老朋友”。

鹿晗:“大家看完電影再做評價也好,通過電影沒準會讓他改觀一下。作為一個新人大家還是多體諒體諒我,別一聽說我演就不看了,大家給我一個進步的過程。”

面對過往的質疑,他向來是堅定的,但這一次不同。他時刻強調,這是全劇組兩千多人花費六年的心血,他可以接受批評與質疑,唯獨不希望因為他自己,影響大家對影片的信任。

電影中,江洋喊出“向我開炮”,這是鹿晗最喜歡的一句台詞,他說這是對老一輩精神的傳承,也是自己對大無畏精神的致敬。

鹿晗:“責任說的有點太大了,儘量做到最好,傳遞正能量,多多參與科幻電影,讓中國的科幻電影越來越強大就足夠了。”

採訪最後,他再次對鏡頭說,“大家千萬別因為我就不看了”。經歷過太多質疑的鹿晗,不想辜負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而對於自己,他已學會接受和坦然。

鹿晗:“不著急,慢慢來,大家總有一天會看到我的好的。”

流量從來都不是票房的保證,但也並不是電影的病根。沒有流量的電影不等於佳作,流量也不是一定不能演好電影,我們也期待著有一天他們能用作品證明自己。

借用鹿晗的一段歌詞:“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底在哪裡,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會去。我想在那裡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懸崖峭壁。”

觀眾心中的這座高山,還需要鹿晗自己努力去翻越。

20xx《上海堡壘》觀看影評

8月9日上映的《上海堡壘》正在熱映中,但口碑不佳,上映不到兩天評分刷刷往下掉,目前豆瓣上有接近13萬人看過,給出的評分才3.3,只好於2%的科幻片,有超過61%的觀眾給出了1星,不知最終評分是否還會下降。

如此差勁的口碑讓片方一時間手足無措,《上海堡壘》官微接連發微博質疑觀眾審美,隨後又刪除表示不應該情緒化。導演滕華濤也髮長微向觀眾致歉,馬伊琍、舒淇等明星紛紛轉發留言安慰。隨後不久,原著作者、編劇江南也發文致歉,表示“致歉於那些不喜歡電影的朋友,辜負了你的等待”。

《上海堡壘》作為著名作家江南的代表作,擁有眾多冬粉和口碑;電影在籌備拍攝階段也很容易拿到了高額投資;加之還有鹿晗這種流量小生和舒淇女神的加盟;再者,《上海堡壘》還是一部中國自己的科幻片,爆火的《流浪地球》讓觀眾對國產科幻片充滿了期待,支持度很高。有了這些因素的加持,只要好好做特效,好好講故事,票房成績不會差,也不會被口碑成“爛片”。那么,《上海堡壘》為什麼會遭遇此番結局呢?

我們知道,一個電影作品質量如何,導演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上海堡壘》籌備了五年時間,導演滕華濤也是一個有足夠經驗的電影工作者,但是觀看《上海堡壘》的劇情和特效,實在是不敢恭維。

5年時間,足夠把一件事情做好了。那么在籌備期這5年,導演滕華濤都在做什麼呢?我們打開豆瓣滕華濤的個人詞條,裡面詳細記錄了他參與過的所有作品,從20xx年開始,滕華濤先後參與過《怒放之青春再見》《爸爸去哪兒》《長大》《小野獸花店》《剩者為王》《愛之初體驗》《我最好朋友的婚禮》等等超過10部影片的工作,可謂是“非常勤奮,非常辛苦”了。

這些影片,滕華濤大多擔任的是製片人的工作,製片人大家經常聽說,具體是什麼意思,小編給大家普及一下。製片人是劇組的核心,選什麼樣的演員,劇本定哪一稿,拍攝資金,甚至連組建攝製組以及各種器材都要負責。是個很累很繁瑣的工作,滕華濤在籌備《上海堡壘》這幾年擔任這么多電影的製片人,而電影又是一個細節繁瑣,需要精益求精的工作,肯定會有所紕漏,工作做不到位,自然影響票房成績,口碑和評分自然很低。不止是《上海堡壘》,這五年時間,滕華濤擔任製片人的大部分電影,評分都超低。

因此可見,滕華濤並沒有認真對待《上海堡壘》,雖然說是籌備期5年,但真正參與進來的工作時間,可能需要打個折扣。因為,最終的決定權在觀眾,票房和口碑就是最好的答案。

提到《上海堡壘》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籌備時間和《上海堡壘》差不多,但在演員和資金上嚴重比不上《上海堡壘》,可以說都不是一個量級,期間還遭遇投資人撤資,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吳京加入才扭轉局勢。但是導演郭帆對這部片子卻很上心,即使在缺錢的情況下也沒有接什麼片子,只擔任了《同桌的你》的導演和《你好,瘋子!》的製片人。把精力都踏踏實實地用來製作《流浪地球》。最後觀眾給了他應有的回報。

20xx《上海堡壘》觀看心得

最近兩個娛樂新聞反差很大,一是投資1億的動畫電影,《哪吒》火了,票房奔30億而去。另一個則是投資3.6億的科幻大片《上海堡壘》啞火了,到目前票房只有1億。人們普遍感嘆,這不合常理,為什麼會這樣呢?科幻電影剛被國內的票房冠軍《流浪地球》帶火,《上海堡壘》主演中還有鹿晗和舒淇這樣的人氣明星,按理該是一部票房大片才對,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現在網路一邊倒的把問題集中在了鹿晗身上,怪小鮮肉演技和氣場,HOL不住科幻大電影的當量。這一點實際上是冤枉鹿晗了,因為電影中,他的演繹可圈可點,基本滿足角色的需求。人們把問題集中在鹿晗身上。另一關鍵原因是,不管制作方還是媒體,他們一開始就過多地把電影票房的希望,寄托在流量明星身上,而忽略了電影本身。所以,票房不行只能怪流量明星不行了。

事實上不能怪鹿晗,甚至也不能怪電影製作方。要怪只能怪這個時代變化太快。製作方是20xx年簽下鹿晗的,以鹿晗當時的流量指數,如果電影20xx年上映,無論它拍成什麼樣,必定大火。但時間推移到20xx年,不只鹿晗的流量指數變化,整個市場的邏輯都發生了變化,流量為王的時代告一段落了。光靠流量和流量明星,已經不足以支撐一個商業成功了。

作為《上海堡壘》的電影製作方可以捫心自問,當初高價簽下鹿晗的時候,是因為他的演技嗎?顯然不是。當時簽下鹿晗,本質上是一種高價購買流量的行為。在當時流量為王商業邏輯下,簽下流量明星就意味著商業上的成功。只是到20xx年,這個邏輯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是人們對《上海堡壘》失望的本質。

這一點對我們從事電商行業的人尤其有警示意義。電商過去的邏輯就是只要購買到充足流量,就基本能保證商業的成功。所以那些大商家和網紅,在電商平台拚命地投資源搶流量,造就了很多商業成功案例。但最近一二年,電商平台淘汰了很多大賣家,很多品類排名前五的商家都逃離了平台。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巨資買流量的那一套打法已經失靈了。

《哪吒》的成功給了我們新的啟發,一是要關注電影和故事本身,二是要形式創新。滿足用戶需求和給用戶帶來價值,是支撐商業成功的關鍵,而不是有流量就能成功了。社區生鮮、淘寶小而美、拼多多的崛起等,都是受益於順應了這種創新和關注商品本身的邏輯變化。

從《哪吒》的火爆到《上海堡壘》的啞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同時期有不同商業邏輯,拿著舊船票登不上新遊輪。流量為王的時代結束了。

20xx《上海堡壘》觀看體會

8月的第二個周末,上海經歷著颱風,一部關於上海的災難片也經歷了“狂風暴雨”。《上海堡壘》票房慘敗,首周末的票房剛剛勉強破億,豆瓣評分跌至3.3,排片已經下降到7.8%。這部號稱投資3億多的“科幻巨製”,意味著原本的市場定位起碼是沖10億級別去的,上映四天雖然票房已經過億,但截至8月12日9時,貓眼專業版的票房預測,它將止步1.48億元。

截至8月12日9時,貓眼專業版的票房預測,《上海堡壘》將止步1.48億元

相比過去電影市場上並不少見的“高票房低口碑”電影,似乎占據大IP、流量明星、熱門檔期等因素,一部電影即便頂著“爛片”的罵名,也總還是能有不錯的收成。而《上海堡壘》首日上映口碑告急後,從排片到票房全面崩潰可謂少見的。這其中既有觀眾對“接棒《流浪地球》的中國科幻片”的心理落差,也有對流量演員和不專業的資本多年來擾亂影視創作情緒的“反彈”。

截至8月12日上午9時,《上海堡壘》的豆瓣評分已經跌落至3.3分

導演發微博道歉:沒有人想要去關上這扇閃著光的門

如今回顧《上海堡壘》一路走到觀眾面前的歷程,始終爭議滿滿,從公布主角花落鹿晗開始,“原著粉”的吐槽多年來就從未間斷。

今年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

《上海堡壘》的發布會就是以“回應爭議”為主題進行的

,發布會上,滕華濤導演解釋了影片中對外星人的設定沒有採用原著中的生物文明,而是以機甲文明的方式呈現,是因為 “中國科幻電影正在起步,從製作和特效難度上說,機甲比生物更可控一些”。而江南也回應了關於“披著科幻外衣的愛情片”的質疑,稱“科幻不止一種,電影裡放大了故事中的戰爭元素,也保留了原著的‘魂’,有朋友的友情,有戰士的豪情”。當時滕華濤在發布會上希望觀眾不要“急著踩我們”,呼籲大家“中國的科幻電影工業才剛剛開始,作為第一部科幻戰爭電影,請給我們更多信心。”

8月4日影片在北京舉行的首映禮上,滕華濤說,自己用六年時間做這部電影,正好是讀完一個國小的時間,交出了“國小畢業水平的答卷”。

8月8日電影上映前,滕華濤在微博中寫道,“從20xx年到現在,《上海堡壘》陪伴了我六年的時間。終於在這個暑假,我交上了國小畢業作品,他還不完美,僅僅是個小升初的作業,但我相信你們可以開始期待我三年以後的中考了。”

而不論導演如何消化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僅僅將一部“國小畢業”水準的作品放到市場上讓觀眾為之買單顯然是不對的。也正是因為此前過度宣傳“接棒《流浪地球》硬科幻”的概念,讓影片在“科幻”這個指標上狠狠地跌了跟頭。因此最受認可、傳播度最廣的關於影片的吐槽就莫過於“《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的一扇門,《上海堡壘》又把它給關上了”。

8月11日上午,導演滕華濤在微博上向觀眾發出一段道歉的文字,表示自己“很難受,但這就是一個沒有做好事情的人,應該有的感受,我會記住。希望還有以後,也希望中國科幻電影可以越來越好”。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其微博@黃油小熊 向觀眾致歉

隨後,主演鹿晗@M鹿M 和@舒淇 也轉發了滕華濤的道歉文,並表示“感謝所有的鼓勵和批評”,“路遙且長,加油”。

這些微博的評論區前排大多都得到了冬粉的安慰和諒解,許多觀眾也表示,影片有不足,但也不至於到“爛片”,部分大場面的場景也有讓人感受到興奮的瞬間。而在知乎、豆瓣等平台,網友們的態度則顯得更加苛刻,認為導演避重就輕。

流量明星效應的“反噬”?失利也是一種意義

雖然周末的颱風影響了長三角地區多個票倉城市票房產出,但全國的大盤在周五到周日三天裡都達到了3億以上,充分說明這個暑期檔被《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等影片拉高的觀影熱情。

而《上海堡壘》這樣一部從類型到陣容都足夠具有商業性,甚至前期的話題、熱度數據都足夠好看的影片,在上映首日就呈現滑鐵盧的態勢的確是出人意料的。

《上海堡壘》海報,底部密密麻麻的各大公司LOGO,是中國電影海報一大特色,數量越多,越能代表資本對於某部電影的“重視”

事實上,從眼下低迷的票房和根據專業票房數據網站統計的不足300萬的觀影人次來說,看過電影人的人也許並沒有那么多,而這部電影在社交網路和自媒體上引發的大規模吐槽,更多是將這部影片作為這些年市場上“招黑典型”而作的批判。

《上海堡壘》啟動於資本最熱衷於影視的“小時代”,那些年裡,IP改編+流量明星是電影市場上最熱銷的組合,而各行各業起家的老闆們都摩拳擦掌來電影行業試圖分得一杯羹。

儘管滕華濤多次強調選中鹿晗時根本不清楚這是誰,只是因為覺得他長得像原著里的人物,但無論從演技的基礎,還是片酬的花銷來說,鹿晗都不是一個僅僅看形象符合導演就可以“說用就用”的演員。

影片上映前,為了討好冬粉,宣傳都圍繞鹿晗,舒淇先是在上影節上表示接演原因是“因為有鹿晗”,之後在上海的首映禮上,即便鹿晗並未到場路演,舒淇也不吝誇獎鹿晗敬業不用替身,並且表示合作的感受如“小鹿亂撞”。加上影片中對鹿晗從造型到行為甚至鏡頭語言上不顧邏輯“偏袒照顧”,處處都透露出對冬粉的迎合。

本身流量明星近年來的“路人緣”就愈發尷尬,又加上上映前路演場的千元電影票風波給影片再添負面話題,讓影片上映之初就自戴鐐銬,而本身質量的不過關則加速了口碑的沉降。

影片最大的投資方是華視娛樂,據“鏡像娛樂”報導,華視娛樂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對《上海堡壘》的投資比例為30%,擬投資1.08億元,按此推算整部影片的投資金額約為3.6億元,再加上宣發成本,預計總成本至少在4億以上。而眼下影片票房破億都走得艱難,貓眼的預測票房從首日的3.66億,到次日2.04億,到第三天的1.48億,影片的後繼乏力幾乎是板上釘釘。

《上海堡壘》面臨血本無歸的局面,而無論是資本對於流量演員的熱情,還是創作者罔顧劇情邏輯的故事情節,這部電影都做出了一個極為典型的錯誤示範,而這樣的示範對於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樣也有意義。

如今看來,《上海堡壘》雖然未能續寫中國科幻的輝煌,也它給所有影視行業的從業人員敲響了警鐘。觀眾借這部電影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也能夠給電影的投資方、出品方們以最實際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