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行政工作總結

xxx市失業人員和就業難群體主要集中在xxx市區,再就業形勢較為嚴峻。據統計,下半內以來,xxx市區共產生國有企業下崗職工1693人,這些人員絕大多數是年齡偏大的就業難人員;年,xxx市區共產生城鎮失業人員25168人,占全市當年失業人員總數的60%,其中結轉年7652人,當年新產生17516人。在當年新產生的失業人員中,由就業轉失業的14137人,占當年新產生失業人員總數的82%,這些人員絕大多數是就業難人員。為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近年來,我們按照xx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為xxx市區下崗失業就業難人員辦實事,採取管理和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將下崗失業人員的管理融於日常的就業服務工作之中,努力提高就業服務水平,促進就業難人員再就業。到年底,xxx市區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的1693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已全部分流出中心得到安置。年全年,我們通過促進就業政策和就業服務方式,使市區17932名失業人員成功實現就業,當年就業率達71.2%,其中就業難人員再就業達10759人,收到較好的效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將失業人員申領失業保險金管理與職業介紹再就業援助有機結合,搞活勞動力市場,促使更多的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針對相當部分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求職就業欲望不強、影響實現再就業的情況,我們在年就作出相應的管理對策,規定失業職工失業後,在申領失業保險金前,必須到勞動保障部門公共職業介紹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和求職登記,將求職資料錄入勞動力市場信息網資料庫,並在《失業證》上記錄求職登記情況作為申領失業保險金依據。同時,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每月必須持《失業證》和《失業職工救濟證》到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求職兩次,求職情況記錄在《失業職工救濟證》求職登記欄內,以備每月領取失業保險金時檢查。為使這項管理制度易為失業人員所接受,變被動求職行為為主動求職行為,近年來,我們將這項管理制度與再就業援助免費服務有機結合起來,規定失業人員憑《失業證》到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求職,不管次數多少、時間多長,所有的求職登記、職業介紹、現場招聘集市擇業、職業指導服務全免費。實施這項管理與免費服務措施以來,到市中心勞動力市場求職的失業人員逐年增多,每年接受免費委託職業介紹服務的下崗失業人員過萬人,接受現場招聘集市擇業服務的失業人員超10萬人次。市職介中心每天接待失業登記和委託求職服務的失業人員過百人,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舉辦的現場招聘集市失業人員現場求職近千人,勞動力市場供求活躍,人氣較旺,真正有市有場。據統計,近兩年來,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為失業人員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援助服務23652人,提供免費現場招聘集市擇業援助服務23萬人次,援助免費金額達290萬元。

二、將失業人員管理與再就業免費培訓援助項目結合起來,鼓勵和吸引就業難人員參加轉業訓練,提高其再就業競爭能力

為使失業人員提高素質,儘快實現再就業,我們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失業人員,除應到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求職外,還應到就業訓練機構參加轉業訓練,以培訓記錄作為繼續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依據。為配合這項管理制度的實施,我們在財政部門的支持下,籌集市級再就業基金和再就業培訓資金,設立了失業人員轉業轉崗再就業免費培訓援助項目,規定失業職工憑《失業職工救濟證》,就業難人員憑《失業證》可到就業訓練中心報名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每一個失業期可享受一次免費培訓援助優惠。目前,我們開設再就業免費培訓援助專業有20多個,失業職工和就業難人員按照市場就業的需求自願選擇培訓項目和專業,學員經培訓考核合格的,發給就業訓練合格證書和技術等級證書,並由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推薦就業。近兩年來,我們共投入轉業訓練培訓經費150萬元,免費培訓失業職工和就業難人員3600人,其中培訓後實現再就業的有1440人,就業率達40%。

三、將失業人員學習教育管理與群體職業指導服務有機結合,促進其轉變就業觀念,適應市場就業形勢的要求,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實現再就業

為幫助失業人員了解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知識,前幾年,我們每月定期舉辦一期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學習班,每期學習班人員為200-300人,時間3天,凡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都要參加學習。學習班主要傳授國家、省、市有關勞動法律法規政策知識和失業保險有關規定,運用勞動保障有關政策教育失業人員,使其遵守國家失業保險管理規定,為使這項管理與失業人員再就業結合起來,從年開始,我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和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緊密配合,將每月一次的失業保險學習教育班與群體職業指導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在學習班上增加職業指導服務內容,由職業指導人員對失業職工進行就業形勢、就業觀念、勞動力市場職業供求情況、求職技巧、創業等方面知識的指導,現場解答失業職工在再就業方面的有關問題。通過這種管理服務方式,使大多數失業職工尤其是年齡偏大、就業觀念較陳舊的就業難人員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實現再就業。針對部分領取失業保險金失業職工隱性就業難於管理的問題,我們根據再就業形勢發展的需要,從年下半年開始,將原來每月一次的失業保險學習教育班改為失業職工職業指導服務教育班,時間從原來的3天增加到10天,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必須參加學習,接受職業指導服務。這種形式的職業指導班,內容豐富多樣,既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講解,又有再就業優惠政策宣傳;既有本市就業形勢、勞動力市場職業供求狀況指導,又有全國再就業形勢、再就業典型影視資料宣傳;既有求職技巧指導,又有開業、創業知識講授;既請勞動保障系統專業人員講課,又請工商、稅務等部門專家對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開業和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知識進行指導;這種班自開辦以來,既收到群體再就業指導效應,又促使200多名領取失業保險金隱性就業人員浮出水面,主動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全市實現再就業並主動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有2800人,大大減少了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和降低了失業保險基金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