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生豬生產疾病防控工作總結

(四)強化服務,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強化“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積極為企業和廣大養殖戶排憂解難,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一是抓良種建設。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成人工授精站點2個、擴繁場4個,安徽省家國牧業和**縣新豐牧業取得了省級《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12個規模豬場分別取得了市、縣級《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完備的良繁體系每年可提供優良仔豬50萬頭,使生豬良種普及率達90%以上。**黑豬已上省畜禽品種資源保護錄,於6月18日通過了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專家組鑑定,有望進入國家畜禽品種資源志。二是兌現能繁母豬補貼,推進能繁母豬保險。兩年來,全縣總計補貼能繁母豬53327頭(次),落實補貼資金434.17萬元,完成母豬保險51451頭(次),幫助理賠2420頭,賠付資金242萬元。2009年8月份,對全縣存欄的能繁母豬重新進行摸底登記和保險工作。三是加強動物防疫工作。在全縣公開招聘283名村級防疫員,制定了重大動物疫病處置及防控辦法,初步形成縣、鄉、村動物防疫體系。對國家規定的口蹄疫、豬瘟和高致病性藍耳病實行了強制免疫,而且保證了免疫密度和質量

,並加強了生豬疫情監測。四是建立專業協會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組建縣養豬協會、麒麟鎮養豬協會、白湖鄉養豬協會、錢橋鎮養豬協會、**鎮養豬協會、湯溝鎮養豬協會,每年協會邀請省內技術專家對小區業主和養殖大戶開展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生豬購銷等技術培訓服務。

三、今夏豬病防控工作情況

進入夏季,我縣生豬零星發生高熱病例,為防止疫情擴散,我縣採取綜合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強化免疫措施,確保免疫質量。加強對規模豬場免疫工作的指導,幫助豬場重點做好免疫程式的制定或修訂工作,確保豬場科學免疫;及時做好豬場強制免疫疫苗的供應工作,確保防疫物資到位。 二是加強宣傳

指導,強化防病意識。督促指導規模豬場嚴格執行動物防疫制度,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閒雜人員及畜禽進場;幫助養殖場搞好平時飼養管理,做好圈舍的通風防暑降溫、環境衛生、驅蟲、消毒及藥物預防工作。三是強化動物疫病監督管理。狠抓產地檢疫、市場檢疫、運輸檢疫、屠宰檢疫四大檢疫環節,加大對逃避檢疫及私屠亂宰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杜絕不明原因病死豬及其產品進出縣境、市場。 四是規範處置病死豬。要求各鄉鎮獸醫站按照“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原則,加強豬病監測,在診斷過程中,發現疑似重大動物疫情及時向縣畜牧獸醫局報告,同時及時採取措施進行小範圍內隔離,防止疫情擴散,對病死豬堅持“四不準一處理”(即: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不準轉運和無害化處理)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 五是加強夏季豬病防控技術培訓。自4月份來,縣畜牧獸醫局積極利用新型農民培訓和創業培訓及專門會議對全縣畜牧獸醫人員、防疫員、養豬大戶開展了夏季豬病防治技術培訓總計45場次,累計培訓600餘人(次),培訓效果顯著。六是科學引導輿論。科學地將當前豬病防治工作通過電視、報紙、印發明白紙等形式進行宣傳,公布疫情24小時舉報電話和值班電話,科學宣傳、正確引導,減少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