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縣政府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實施細則

3.監督檢查制度。縣委要加強對黨的地方組織黨務公開工作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健全黨務公開社會監督員、意見反饋等制度,對黨務公開實施經常性的監督。

4.考核評價制度。把黨的地方組織黨務公開工作情況作為責任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年度工作考核和黨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適時組織黨員對黨的地方組織黨務公開情況進行評議,並及時公布評議結果。

5.責任追究制度。出台《縣級黨的地方組織黨務公開責任追究辦法》,對不按規定公開或弄虛作假的,要批評教育,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二、建立科學的縣委縣政府權力配置和公開透明運行機制

(一)釐清職權

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法律法規,對縣委縣政府的各項職權予以清理劃分。

1.縣黨代會職權;

2.縣委全委會職權;

3.縣委常委會職權;

4.縣委書記及其他縣委常委職權;

5.縣委工作部門職權;

6.縣政府常務會議職權;

7.縣長、副縣長職權;

8.縣政府工作部門職權;

9.其他有關縣直單位職權。

(二)科學配權

1.科學界定縣委、縣政府職權範圍,明確縣委決策權與縣政府執行權的關係。

2.對縣委、縣政府職權交叉的予以清理規範,對超越職權範圍的予以糾正,對職能交叉的予以釐清,對權責不清的予以明確,對履行職能不到位的予以強化,尤其加強對縣委書記、縣長

職權的規範。

(三)編制流程

將清理確定的職權逐項繪製出流程圖,明確權力運行每個環節的主體、條件、目標、時限、要求等。

(四)公開運行

1.建立並向社會公布縣委、縣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職權目錄和職權運行流程圖。

2.公開決策、執行、監督的過程和結果。

(五)建立制度

1.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程式規則;

2.縣政府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程式規則;

3.縣委委員和縣紀委委員質詢和詢問制度;

4.縣委縣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

5.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列席旁聽制度;

6.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公開述職述廉制度;

7.縣委縣政府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社會監督員制度;

8.縣委常委會監督縣委書記制度;

9.黨政正職和重要崗位領導幹部調整縣委全委會會票決制度。

三、建立縣委縣政府權力公開透明運行預防腐敗機制

(一)明確廉政風險主體

1.縣委領導及其工作部門;

2.縣政府領導及其工作部門;

3.其他有關縣直單位;

4.鄉(鎮、辦事處)。

(二)查找廉政風險點

結合清權確權,圍繞設權風險、自律風險、制度風險、操作風險、績效風險等方面,全面查找縣委縣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運行中的風險點。

(三)確定風險等級

根據風險點可能對黨、國家和社會造成的損失和危害程度,將風險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風險點和風險等級確定後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四)制定防控措施

1.分權防控。在清理和配置權力的環節中,注重分散和制衡,力求建立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

2.程式防控。在繪製權力運行流程圖的環節中,建立科學嚴謹的操作程式,把公開貫穿於權力運行的全過程,以規範完整的程式有效約束權力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