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學期階段小結

為學校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學校圍繞“辦讓人民滿意教育,創讓人民滿意學校,做讓人民滿意教師”的主題,堅持認真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為學生的發展奠基、對家長的重託負責的理念,以創平陽縣品牌國中為目標,努力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積極樹立良好教育形象,全校上下共呼吸,同命運,在困難中思變化,在穩定中求發展。現將本學期來的主要工作小結如下:

一、教學工作

本學期,我校教學工作以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重點,狠抓落實,講求實效,紮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開學一個多月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積極探索,切實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1、繼續實施“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研活動。

教學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學校管理、師資、生源等因素。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通過教師的發展來帶動學生的發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我們從學校實際出發,確定了“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研形式,期望通過對生動、典型的課例的剖析,從一個個研究點出發,進行反思、歸納、改進、提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具體做法是:開學初的第一次各教研會議上,每個教研組確定本學期各年段要重點研究的課例,確定開課教師,讓他們能儘早開始準備。同時討論和分配觀課任務。每位教師每學期都上一節公開課,並在分視角觀課、議課的基礎上形成完整的課例(內容包括:教學設計、觀課記錄和教學反思以及相應的課件)。通過以“課例研究”為載體的校本教研,形成一套高質量的、有我校特色的典型課例,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可借鑑的範例;同時,活動中的分視角觀課和議課,又促使教師對教學中某一專題的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水平。實踐證明,這是絕大多數教師比較樂於參與的一種活動載體,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

2、結合校本教研工作,認真組織教師積極參與“素質提升工程”全員培訓工作和中老年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根據縣教育局的統一部署,本學期我校將開始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工程”。開學初,我們邀請縣教師發展中心楊樹梓主任為全體教師做了動員報告。使全體教師清楚地認識實施“素質提升工程”的重要意義,了解培訓的具體安排,為我校順利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使活動能紮實有效地開展,我們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教師素質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制訂了嚴格的考勤、考核制度,並結合校本教研活動,精心組織相關的各項工作,既有縣局統一安排的理論培訓,又有結合實際的校本教研活動,豐富了活動的載體,提高了活動的實效。為確保我校中老年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我們成立了中老年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合我校實際的實施方案。

(二)真抓實幹,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1、加強備課組建設。

今年,我校七年級有13個班,同學科教師較多,為共享教育資源,促進同伴互助,提高教學效益特組建了七年級段備課組,設立年級學科備課組長,在教研組長的領導下,組織開展集體備課研究。備課組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分塊備課、集體評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國慶放假前,各備課組召開了集體備課會議,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教學內容特點綜合考慮,分解備課任務,讓教師在假期中,寫出所承擔的教材章節內容的教學設計並製作好相關課件,供大家參考。任課教師根據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對原有的教學設計、課件等進行適當的調整,並定期交流心得。

2、改變作業批改檢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