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中學下學期學校工作總結

3、重視學生個性,努力培養“合格+特長”的學生。

學校重視學生“合格+特長”的培養,給學生以時間、空間和機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學校重視體育工作,按照課程計畫上足上好體育課和課外活動課,鍛鍊了身體,增強了體質,提高了中考體育測試的優秀率、合格率;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鑄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優秀的教師群體是學校永葆青春的秘訣,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為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致力於教師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的提高。

一是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道德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素質。為此,學校制定了《北京師範大學泉州附屬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北京師範大學泉州附屬中學教師師德失范現象處罰條例》,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及育人為本、奉獻為榮的價值觀。

二是重視文化水平的提高。學校鼓勵老師參加高層次學歷進修,對參加進修的教師做到:時間上保證,政策上優惠,經濟上傾斜,生活上關心,以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

三是重視業務能力的提高,學校一方面重視本校優質資源的對外輻射,另一方面邀請部分專家和兄弟學校的名師到校聽課、評課,對我校教師作具體指導。

2、重視教師隊伍的管理。

學校積極推進用人制度改革,實現全員聘用,儘快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用人機制,通過按需設崗,按崗聘人,擇優上崗,大大增強了教職工的責任感和危機感;同時重視對教師工作的考核,從工作量和質二個方面考核教師工作的狀況,把考核結果作為教師獎金髮放的主要依據,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多得的原則,有效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通過一系列措施,我校教師素質和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湧現了一大批教育教學骨幹和部分在市內外有影響的名師,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努力走科研興校之路。

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必須從過去“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困境中掙脫出來,必須以教育科研為先導,把教育科研作為提高辦學效益的新的增長點。

1、確保先導意識。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研立教”意識,把教科研工作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通過學習理論、總結經驗、比照先進,讓廣大教師自覺認識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開展教育科研的緊迫性。

2、加強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學校教育研究的核心工作。我校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國家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承擔子課題“學校班主任工作及學科德育的研究”的實驗,為提高研究的實效,我們把子課題再分解為若干子課題並落實到人,同時制定具體的課題研究計畫、目標及措施,加強課題的全程管理,注意收集課題材料,建立課題研究檔案,保證研究成效。經過課題組成員一年的探索,此課題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他課題正在積極的研究之中。 

3、重視總結推廣。

在開展教科研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十分重視研究成果的總結。每學期每位教師必須撰寫教科研經驗總結或論文1-2篇,廣泛深入總結教改和教科研經驗。同時,通過評比、交流、推薦發表、參加各類論文評獎等形式,積極推廣教科研成果,努力發揮教科研成果的輻射作用。廣大教師從教科研中嘗到了甜頭,正在逐步由“勤奮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後勤方面:

學校管理包括“人、財、物”的管理,對人的管理努力做到“以人為本”,體現以情促人,以制度約束,體現心中有制度,也不唯制度,對“財”的管理做到:一保教師福利,二保學校正常運轉,其次考慮逐漸償還債務。同時努力做到開源節流,使有限的教育經費發揮最大的效應,對物的管理做到利用效益最大化,鼓勵教師充分運用現有的設備,提高輔助教學的質量。

六、今後工作構想:

1、進步加強德育工作,狠抓“三風”建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強化師德建設,提高業務素質,建設一支技術過硬的教師隊伍。

3、突出教學創新,加大課改力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