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總結

1、揚信息之帆 教技術之用獻愛國之情 

根據當地學生的學習特徵,開設了中學生網路人身安全教育、正確使用網路學習之師生交流會等信息技術的基礎套用課。由於該校的計算機設備情況比踩點時候的要糟糕很多,整個電腦房都用不了了,我們支教組及時調整教學計畫,啟用備用方案,使支教活動正常地開展下去。在“中學生網路人身安全教育”課上,我們的隊員學以致用,將計算機與課程整合在一起,採用小組協作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大量的案例給學生講解網路安全的知識。這種嶄新的課堂方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均達到了預期的教育效果。

2、體驗式教學新方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體驗式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就是以培養學生具有獨立、自主、創新等主題精神為目標,以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情感為主要特點,力求在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中,達到認知過程和情感體驗過程的有機結合。我們的支教活動採用最多的就是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如“我愛我家”朗誦比賽,“報效祖國——從身邊的事做起”愛國主題班會,體驗科學學習技術—實踐學習新方法,還有繽紛多彩的美術課和電影欣賞課。體驗式教學著重師生間的互動和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套用到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在真實感受中體驗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師生互動,趣味運動會 

7月20日,我們和華師大南海校區隊伍聯手舉辦了一場別開新面的趣味運動會。今年同時有兩支華師的隊伍來到浛洸一中進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秉承華師人團結互助的精神,兩隊攜手合作。這次趣味運動會開展了多項有趣好玩的運動,運動會期間高潮迭起,氣氛高漲。這次運動會使學生樹立體育鍛鍊的意識,培養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四)消防安全教育 現場滅火演練 

7月19日下午,我們在浛洸一中開展了一次模擬消防演練。在進行消防演練前,教學組利用圖文、多媒體等方式對學生進行了關於消防安全的教育課。演練開始後,學生聽從現場老師的安排,並正確使用滅火器等工具進行滅火演練。整個演練歷時大約三十多分鐘,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消防演練圓滿結束。這次消防演練通過實踐,使學生了解到常見的遇險應急常識,掌握險情的自救方法與技能,提高了學生生存自救能力。

(五)信息調研 助浛洸農業信息化發展 

下鄉期間,我們進行了關於“浛洸鎮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的調研。調研組的組員們跑遍了附近十多個村莊,我們奔科技局、下稻田、訪民屋、走街道;冬瓜戶、沙糖桔戶、養雞戶、養魚戶…我們一一作調查與採訪。在採訪調查中,英德市科技局的塗主任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大力支持和配合本次採訪。在每次訪談過程中,隊員們採用錄音技術,回來將其整理成文字數據,以確保數據的原生性和真實性。暑假期間,我們把調查來的數據整理好,並針對當地的情況提出了我們真誠的建議,並以書面形式向當地科技局反饋了本次的調研成果,以我們的實際行動服務農業信息化,並促進浛洸農業信息化的發展。

收穫篇:信息服務顯特色  累累碩果獻祖國

一、發揚專業特色,施展各自特長

我們的隊伍齊集了不同專業,不同學院,不同學校的人才,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專業特長。從支教到宣傳到文藝匯演,隊員們的各種技能和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