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學校工作計畫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依法治校,以提高教師素質為基礎,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教研活動為載體,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依託,以改善辦學條件為保障,提升校園文化的品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強師德師風師能建設,打造一支素質優良、團隊協作的教師隊伍

新學年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建立健全隊伍管理的長效機制,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教為民、民眾滿意的教職工隊伍,樹立教育良好形象。

1、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行政人員要以學校的發展為己任,樹立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全局意識、奉獻意識、前瞻意識、創新意識、育人意識和廉潔意識,努力打造一支作風優良、素質過硬的幹部隊伍。不斷激發率先發展的豪氣,勇於改革的膽氣,領先開放的志氣,爭先創優的銳氣,努力做到創新而不守成,實幹而不空談,包容而不排斥,借鑑而不盲從,奮力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2、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教師師德水平

不斷完善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和考核管理制度,堅決治理教師“教學行為失當”問題,引導廣大教師自覺踐行胡總書記提出的“四點希望”,努力成為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繼續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新《義務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和自律能力。

3、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師育人意識

廣大教師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使學校教育形成班主任工作與學科教學整合與處室工作整合。嚴格規範各項管理、考核、監查和落實制度,真正實現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科學化、民主化。

4、加強校本培訓,提高教師執教能力

學校將以教務處、教研組為龍頭,有計畫地開展教師業務培訓,進一步加強以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教學研究能力、新課程實驗為內容的校本培訓,突顯“遵循教育規律、運用科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的正確導向。

努力促成每位教師過好教育觀念轉變關、新課程標準關、現代教育技術關、知識積累關、課堂教學藝術關。認真組織教師開展把握學科能力的測試。不斷增強教師適應崗位的能力,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

5、加強骨幹教師培養,推進名師工程建設

進一步加大對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力度,尤其是加強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高級、一級教師的崗位示範帶動作用,採取多種活動形式,如青年教師素質競賽、專題講座、教師論壇、教學評比等,促進青年教師整體技能的提高。

6、完善教學考評機制,激發教師教學創新

學校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建立教師的教學實績檔案,完善教師教學考核方案,引導和激發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和行為方式,改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強化德育為先意識,創新德育工作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將繼續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德育辦和團隊的職能作用。德育工作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行為規範教育為切入點,以養成教育為目標,以多樣化活動為載體,以各種評比為手段,加強德育工作網路管理的建設,全方位開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既有針對性,又有實效性。

1、結合相關節日,開展好專題活動。由德育處制定計畫,團委、學生會、各班要圍繞專題深入開展相應的活動。活動的內容要充實,形式要靈活多樣。重點加強對學生進行勞動觀念教育,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

2、、加強團委和學生會工作。團委和學生會要加強自身建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做好常規工作,積極開展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提高其工作能力。團委要制訂出有關的計畫和活動方案

3、開展德育教育系列活動

通過主題班會、黑板報、專題講座、紀念日活動、志願者活動等,開展以“愛國、愛校”為主題的德育系列教育,讓老師成為學生生活、成長的指導員,讓學生成為知榮恥的一中人。

4、加強學學生心理指導

發揮學校“心理諮詢室”的條件優勢,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心理研究和心理輔導,特別要關注“處境不利”的學生的心理教育,讓陽光伴隨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