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研室體育教研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XX]7號)為指導,以“健康第一”為宗旨,在新課程理念下,圍繞“技術.體能.有效教學.素質教育.師專業發展”為中心,重點加強“教法.學法”的研究,在實踐中推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開展,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運動技術技能和身心健康發展。

二、主要工作

(一)做好常規教研,以有效教研提高教學質量

各校的常規教研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善課堂教學方式為主題教研進行開展。異校聽課是老師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最直接、最可靠、最主要的方式,科組集備是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的關鍵環節,各校科級長要以高度的責任心、積極的開拓進取精神、科學和嚴謹的工作方式確保每一次教研活動都能收到較好的效益;要圍繞市、區教研室的年度中心工作整體設計年度、學期開展的教研活動。教研活動的主題、內容和方式應努力滿足教師的教學需要。同時要將“有效教學”的實施作為當前乃至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教研活動和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與內容。本學期,結合廣州市教研活動的內容及我區的實際情況,區內安排如下:

國小教研活動時間為:第4周(課例觀摩,東圃國小,陳形)、8周(課例觀摩,泰安國小.王曉歡)、12周(課例觀摩.分片:東片,中海康城國小,崔建強;西北片,元崗國小,黃鑫敏)、16周(課例觀摩,黃村國小,郝杏華)周五下午。

教研主題:教法與學法相統一,發展學生的技能與體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請各校務必按照區教研工作的要求落實好本校的教研工作。

(二)網路教研

以項目教學方法和組織為主,充分發揮中心組成員和骨幹教師的作用,調動全體一線體育教師的積極性,為老師們上課提供廣泛資源,創造條件幫助更多的教師在交流、實踐中成長。本學期安排四次網路教研,分別是第五、九、十三、十八周的周五下午進行。

教研主題:教法與學法相統一,發展學生的技能與體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建立精品課例

發揮核心組和中心組成員的指導和引領作用,充分利用網路教研與集中的優勢,拍攝一批精品課例,推動課程資源建設的逐步求精工作。本學期計畫拍攝兩節精品課例,一節初級教師;一節為中級資格教師(分別是棠德南國小:劉明亮、鍾淑冰)。

(四)探索科組建設、優秀教師和新手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

科組建設、優秀教師和新手教師專業發展工作,通過構建科組梯隊建設模式來進行。在教研室的組織架構下,構建科組梯隊建設模式。構成科組梯隊的第一級為教研員,第二級為核心組成員,第三級為中心組成員,第四級為學校科組,第五級為學校教師。工作機制是:一方面學科教研員管理核心組成員、中心組成員、學校、教師;核心組管理中心組成員、學校科組、教師;中心組成員管理學校、教師;學校科組管理教師;另一方面是:教研員對核心組成員、中心組成員、對口學校教師的專業培養;每位核心組成員負責對2-3名中心組成員及對口學校的骨幹教師專業培養的指導;每位中心組成員對口2-3間學校教師的專業培養、教學研究進行指導。

各核心組中心組成員要與對口學校加強聯繫,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熱心指導,與一線教師科組共同進步、共同成長;被指導的學校要主動聯繫,加強溝通,以便提高工作的效率。xx區國小體育學習小組分組情況如下:

(表格略)

說明:每組在核心組成員的組織下形成一個學習小組。核心組成員幫助該組成員的學習、業務、自身發展規劃,培養他們在自己專業得到發展的同時,學會組織備課、評課、組織教研活動等技能。中心組成員在教學和自身發展方面要主動向本組核心組成員請教,做到指導工作有的放矢。

(五)開展民眾性的小課題,開展區域實施素質教育專題研討

本學期,區教研室把小課題研究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其目的是:通過專題教學調研、專題研究、典型剖析、分類取樣、評價調控等方式,進一步推進學科領域素質教育。注重發揮龍頭學校、龍頭學科、優秀學科基地在“區域集備”中的引領作用。以中國小質量監控系統為發動機,建立以優秀教師為核心、以具體知識點教學為內容,數量眾多的教研實踐社群。通過開展民眾性的小課題研究,在全區建立教師有效合作機制,用三到五年時間,使一批優秀教師成為德藝雙馨真正的名師。各校在進行教研活動時要充分考慮以上內容,讓教研活動的工作確實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

本學期教研室將對已經審批通過的200多個小課題進行追蹤指導,並將此工作延續三年。國小體育小課題申報了8個,成功立項的學校要抓住機遇,認真撰寫好實驗方案,並按照方案開展紮實的研究。區教研室將組織核心組中心組成員定期下校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