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育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XX年全鄉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全縣XX年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xx中心校XX年教育工作要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按照“以人為本,素質育人;整體提高,穩中求進”的原則,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貫徹始終,推動全鄉國小教育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突破。

二、目標任務

一)、注重德育工作實效。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生養成教育為抓手,以德育實踐活動為載體,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工作。

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課堂教學,向課堂要質量。認真做好期中和期末的教學質量檢測工作,力爭全鄉國小教學質量由全縣的c類上及到b類。

三)、彰顯學校辦學特色。中心國小和xx國小以新教育實驗為抓手,不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的發展;明德國小繼續傳承在中華經典誦讀方面的好做法;名家匯國小根據本校特點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其他各國小要在原有的基礎上,爭先進位。

四)、教師在崗位大練兵活動中成長。各國小要深入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做好教師業務檔案的收集整理等工作,為XX年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的考核打下基礎。

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三風一訓”的建設力度,提高知曉率,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和基礎設施,營造和諧、民主、向上的學校氛圍。努力把學校營造成充滿文化、充滿智慧、充滿人文情感的精神家園。

六)、打造書香校園。充分利用心平基金捐獻的圖書,開展以“校園溢滿書香  好書伴我成長”為主題的讀書活動,讓讀書成為習慣。

三、主要工作

一)、以德樹人,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

1、以規範學生行為和養成教育為重點,把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納入日常的教育體系,寓德育於日常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中,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深入開展“三愛”活動,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深入開展“三節”活動,即,節糧、節水、節電;繼續貫徹《中國小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以“四個一”和“八個好”為抓手,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

2、樹立環境育人的理念,讓德育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打造完美的教室,讓教室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讓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實現處處皆育人的功能。

3、加強社會、家庭、學校三者之間的聯繫和溝通,為學校構建良好的發展氛圍。各校都要發揮“留守兒童之家”的作用,通過召開家長會、邀請家長到校觀看“六一”文藝演出等活動,讓社會和家長了解xx教育、宣傳xx教育,形成xx教育的合力。

二)、規範辦學行為,提升辦學內涵。

1、嚴格執行上級有關教育的政策法規,規範辦學行為,注重常態管理,強化過程管理。各校要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常規管理檢查和評價等制度。

2、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 安徽省中國小辦學行為規範(試行)》,嚴格執行課程計畫,開齊各類課程,確保教育的質量,科學安排學生在校活動的時間,執行全縣統一的作息時間。

3、在總結XX年國小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的基礎上,本學期,我們將紮實開展全鄉國小教師的崗位大練兵活動。各校要按照活動的《方案》,每周都要安排好教師學習和交流的活動,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通過研讀課標,撰寫教學隨筆,上公開課、研討交流等活動,提升教師的科研理論素養,增強教師的學習意識,讓更多的教師都能在教學中運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在全鄉國小教師中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每人讀一本教育專著,研讀一份教育雜誌,寫一篇教育隨筆(反思)、上一節公開課,進行一次製作和運用教具(才能)展示。小教辦將適時組織校際間的互查互評等活動。

4、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健全業務檔案。各校應按照有關規定,從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設定與批改、輔導等環節,進行教學的精細化管理。堅持“教學業務月查制度”,每月將檢查的結果進行公示,並報小教辦備案。同時,建立健全教師 教學業務檔案,並與績效工資掛鈎。

5、各校要加強體育和藝術等課程的管理。深入推進陽光體育活動,認真落實“體育、藝術2+1項目”,開展好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