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

26.省級招辦負責向社會及考生公布有關高校招生章程中的主要內容或高校公布招生章程的網址。

七、分省(區、市)分專業招生計畫

27.經教育部批准(或備案)的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校在國家核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年度招生規模內,可按有關計畫編制工作要求編制本校的分省(區、市)分專業招生計畫(即招生來源計畫)。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和各高校須按有關計畫管理辦法編制、調整、執行招生來源計畫。

28.高校應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強對人才需求的分析、預測,結合自身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情況和各省(區、市)的生源情況,做好招生專業結構、層次結構、區域結構的調整,自主、科學、合理地安排招生來源計畫。

29.部分高校經向其主管部門申請,並經教育部核准備案,可面向部分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安排少量定向就業招生計畫。高校須與定向就業單位簽訂符合有關規定的協定書。嚴禁虛假定向或利用定向就業招生向考生收費。定向就業招生計畫應面向全省(區、市)招生。

30.安排跨省(區、市)招生的本科高校,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內,可以預留少量計畫,用於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預留計畫不得超過本校本科招生計畫總數的1%。凡有預留計畫的高校,須將預留計畫數報其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後報教育部備案。

31.高校須按教育部有關計畫編制的原則、要求、統一的信息標準及“全國普通高校招生來源計畫網上管理系統”編制本校的招生來源計畫,並按時報送其主管部門。

32.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審核、匯總本省(區、市)所屬高校編制的招生來源計畫,並按時報送教育部。省(區、市)屬高校擬安排的跨省招生計畫,應由高校所隸屬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統一與有關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聯繫安排。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負責審核、匯總本部門(單位)所屬高校編制的招生來源計畫,並按時報送教育部。

33.教育部負責匯總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及教育部直屬各高校報送的招生來源計畫,備案後,統一分送各有關省級招辦。

34.各省級招辦依據教育部分送的招生來源計畫,與各有關高校核對分專業計畫及其說明,並負責及時、規範、準確、統一地向社會公布有關招生計畫信息。

35.除按計畫管理辦法允許不做分省計畫的招生類型外,各高校的統一考試錄取招生計畫均須經教育部匯總分送,由各省(區、市)負責向社會公布,未經教育部分送和有關省(區、市)公布的計畫一律不得安排招生。

八、錄  取

36.高校的招生錄取工作在教育部統一領導下,由各省級招委會組織實施。

37.高校招生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各省級招辦應全面實行遠程錄取管理模式,各高校應在校內採取遠程異地錄取方式開展錄取工作。錄取期間,高校和省級招辦要保證相互通訊聯絡的暢通。

38.各省級招委會要根據本地區招生工作的實際,合理安排高校錄取批次。同一高校同一學歷層次的招生計畫原則上應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如確有必要,經高校與有關省級招辦協商一致,可以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安排在屬於同一學歷層次的不同批次錄取;但同一學校、同一專業、同一學歷層次的全部招生計畫,在同一省(區、市)須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並執行經有關部門批准的相同學費標準。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應與本校在同一地區招生的其他專業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高校被安排的錄取批次與上一年度有變化的,省級招辦應事先與高校協商一致後,再向社會公布。

39.各省級招委會根據高校在本省(區、市)安排的招生計畫數和考生的考試成績,綜合考慮並確定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40.各省級招委會和高校要結合本省(區、市)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錄取投檔辦法,正確處理好考生成績與志願的關係。在投檔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高校一般應在本校招生計畫數的120%以內,確定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省級招辦按高校的調檔要求向其投放考生電子檔案。

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省(區、市),省級招辦應向社會公布平行志願投檔規則,並根據高校公布的招生計畫數和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在投檔前向各有關高校提供生源分布統計。高校可根據生源分布情況確定招生計畫微調方案和調檔比例。同一批次內所有高校在生源所在省級招辦規定時間內確定調整計畫數和調檔要求後,省級招辦開始進行平行志願投檔,並負責向社會公布各高校實際招生計畫數和錄取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