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研教改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教育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的xx大會議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思想,繼續發揚團結協作、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進一步推動和深化課程改革,認真做好教育科研工作。以學校發展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充分發揮全體教師參與教科研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教育科研真正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和增長點。 

二、工作重點: 

繼續加大教育科研和素質教育的力度,以塑造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前提,以先導性和高效率為宗旨,以推進課堂教學素質化為中心,行之有效的開展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與實踐研究。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指導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最佳化活動課程與環境課程的育人功能。在研究中謀發展,在研究中求創新。通過教育科研的指導,努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和諧發展,切實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三、實施要點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增強教科研意識 

⑴ 加大“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的宣傳力度,通過集中學習和考察等活動,宣傳“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在全校營造“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的良好輿論氛圍。 

⑵ 抓好現代教育理論學習,每周利用教職工例會時間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信息動態,課程改革有關信息以及教育教學形勢分析,積極傳播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信息,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增強全體教職工的科研興校意識。 

⑶切實有效開展校本培訓工作。對於新教師,注重以實踐任務為主線;對於5至XX年的教師要突出知識的更新和實踐經驗的反思,旨在形成教師的自我意識,進而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對於中高級教師要以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為重點,實現“通過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促進他們由‘經驗型’向‘專家型’教師過渡”。探索和完善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機制,積極推進科研興校進程。 

2、強化常規,夯實基礎,提高教育教學效益 

加強常規教育教學管理,確實做好年級組的教研活動是提高教科研水平的基礎,我校將進一步規範常規管理。 

⑴ 繼續完善教師公開教學交流制度,及時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全校每位教師都必須上一堂公開課,做到課前有準備、課後有評價,切實把教研抓到實處。 

⑵ 定期舉行新教師指導課、骨幹教師觀摩課,做到有個案研究,有教學討論與小結。每次活動由各備課組集體備課,由主講教師在全校講課,各學科全體教師參與聽課、評課,共同探討教法與學法,不斷豐富認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⑶ 加強備課組建設,落實備課組“四定”,即定時間、定地點、定課題、定中心發言人,切實抓好集體備課制度。 

⑷ 加強與兄弟學校教研交流活動,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不斷與兄弟學校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促進。 

⑸繼續開展校級優秀教案(優秀課件)、優秀課、優秀論文教學“三優”的評選工作,每學期舉辦一次教學常規展覽、評選優秀備課組等活動,提高教研活動質量。 

⑹積極為青年教師施展才華搭建平台,創造條件。 

3、以老帶新,注重培養,不斷提高師資水平 

⑴ 繼續推行“新教師——指導教師制”,以老帶新,使青年教師儘快成長。 

⑵ 鼓勵教師、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類師資學習或培訓,為教師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和提供機會。 

⑶ 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組織他們在本校開展舉辦講座,上示範課等活動,並且不斷培養校級學科帶頭人。 

⑷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屬師範專業與教師所教學科緊密相關的提高學歷層次和第二學歷教育的學習。熟悉本專業、本學科的最新知識和信息,完善知識結構,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⑸組織優秀教師參加課題研究。 

4、加強領導,建立制度,提高“科研興校”成效 

⑴ 定期召開“科研興校”領導組會議,研究和探討教科研階段情況。 

⑵ 建立激勵機制,把是否參與教科研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聘、評先評優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 

⑶ 對課改、教改、教研有成效的給予一定的獎勵。 

⑷ 學期末做好教科研總結,做好課題小結,健全檔案資料,實行規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