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2011年教學工作計畫

2、校際聯動課:我校與手拉手對口學校,開展此項活動相互交流,共同發展。時間在四月份。對骨幹教師我們要求不僅要在學科專業上不斷發展,也要在課題研究方面具備較高的水平,更要在青年教師的指導、培養上卓有成效。

3、單元課型課:三月中下旬,承擔的年級組是六語於秀麗、于娟、焦長英、范敏、石淑萍;五數于海洋、張艷秋、孫貞芬;主要表現形式是一個單元的教學活動的完整呈現,是我們的一個嘗試。

4、同課異構課:這項活動的時間安排在四月份,參與的教師是教研組全體教師,由各學科教研組長具體負責,我們採用的方式個人獨立備課、研課,組內教師參與聽課、評課,通過教研組把問題呈現出來,以自我反思、同伴交流診斷的模式操作。“以同一課例展示理念,讓理念回歸不同課堂”的思想,主要體現同課異構、一課三上、同唱一首歌的局面,人人為師,群體反思,診斷教學、解決問題(生成課程,再產生新的問題,再診斷、研討、交流,形成專題,實際上是一個螺鏇上升,循環往復的過程)。進行教學診斷活動我們遵循:群體參與;就事論理;重在改進,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5、開放調研課:包括同一教師跟蹤課,每位教師推門課,貫穿整個學期。我們將重點檢查教師的常規教學,包括備課(教案)、上課(課堂教學)、批改輔導(作業)、考試(當堂測驗)等,全面客觀地掌握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情況。教導處經常性地深入課堂進行調研、指導,發現問題,組織教師進行研究解決,真正發揮引領、指導、服務、管理的功能。

(三)依託校本研修,提高教師素質。充分發揮校本研修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內涵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我們將本著求真務實的原則,精心策劃、周密組織,開展活動,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創設條件、搭建舞台,全力打造一支師德好、教藝精、底蘊厚、發展快的教師隊伍。

1、按照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方針,加強對校本研修的指導,建立校本研修的指導團隊,主要工作是指導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校長作為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對校本研修工作全面規劃,嚴格督導。

校本研修指導團隊

教學校長李惠:全面負責校本研修的落實,督促檢查和指導學校教研工作及骨幹教師的研修;

副書記王靜:全面負責校本德育工作的落實  負責師德的研修培訓;

教導主任蔣新:全面負責理科的研修工作;

德育主任李純陟:全面負責學校班主任的培訓和國小生管理與教育的課程的研修;

大隊輔導員劉小爽:全面負責學校少先隊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研修;

教育專乾張彥:全面負責文科的研修及教師教育的檔案管理。

課題研究指導團隊

組長:李惠

副組長:蔣新、張彥、秦波、王瑛、李艷秋、於晶

成員:參與課題研究的成員

集體備課指導團隊

組長:李惠

副組長:張彥、蔣新、李純陟、劉小爽

成員:王瑛、李穎、趙曉昀、崔靜華、范敏

宋青、白寧、劉福娟、于海洋、劉淑琴

秦波、王嗩力、步宇軍、劉天錫、於晶、梁淑芬、吳建民、王田田、封彩霞。

骨幹教師指導團隊

組長:李惠

副組長:張彥、蔣新、

成員:市級、區級、校級骨幹教師

2、課題研究

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提升自我的一個有效途徑,學校加大對課題研究的指導和管理力度,開展有針對性地研究,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每位教師都要確立自己的研究課題,課題組組長應增強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帶領組員扎紮實實地開展研究,杜絕形式主義,努力提升課題研究的質量。首先開學初由課題組長進行課題的開題報告,然後對課題過程研究及資料積累,有研究成果,學期末召開經驗交流,我校承擔的課題有:

(1)省級課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

按照學科下設三個子課題,語文課題組組長張彥,《構建自主閱讀的課堂》成員劉小爽、王瑛、范敏;

數學課題組組長蔣新、《導學和諧統一,構建自主學習的數學課堂》成員劉福娟、宋青、于海洋;

英語課題組組長秦波、《運用任務型教學,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成員英語組全體成員。

(2)市級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