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4年度第二學期教導處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堅持“和諧教育”的育人理念,進一步樹立四個意識,即“服務意識、規範意識、質量意識、發展意識”,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以課堂為主陣地,以教育科研為抓手,以教研活動為載體,著力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打造原生態的高效的“課課過關”、“單元過關”的新課堂。

堅持“兩個結合”——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相結合,教育科研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深化課程改革,促進學生主體發展,教師主動發展,學校自主發展。

二、工作目標

1、積極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高標準建設教師隊伍。

2、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素養。

3、營造科研興校的教育科研文化氛圍,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4、充分發揮各功能室的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

5、加強教導處自身建設,切實發揮作用。

三、工作思路

立足課堂,全面育人;研究課題,深化課改;加強培訓,提升教師;創建特色,服務學生;創新創優。

四、工作內容

1、積極推動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校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帶領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向45分鐘要效率。

2、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力度,圍繞學校發展這一核心,以教學科研帶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作用。

3、加強學生學習規範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加強對學生的課外活動的豐富和管理。

5、高三畢業班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須加強研討、協調、科學安排。

6、教導處內務管理爭取上一個新台階。重點抓好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檢查,收集整理教師教案、聽評課記錄、學期計畫與總結等材料。

7、組織好老師和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各級各項比賽活動,誠邀專家老師來校作講座。

8.教導處要加強聽課,對有問題教師加強指導,促其改進。

五、工作措施

1.組織教師自主確定個人專業發展目標,同時要求從個人學習計畫、課堂教學水平、班級管理能力、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等方面具體的發展構想。對新教師提出“一年站穩講台、二年成才、三年出成果”的奮鬥目標,促進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做好師徒結對工作,以老帶青,經驗共享,促進共同發展;展示優秀教師風采,以鼓勵更多教師成名;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進一步密切與教研室等部門的聯繫,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級主管部開展“示範課”“研究課”“評優課”等教學研討活動,為各類教師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

2、加強對教學常規落實情況的檢查,重視教學質量的管理。

教學常規常抓不懈,檢查考核落到實處,並加強與教師的溝通,有效地規範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認真鑽研教材,做好教材處理。根據學生接受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要求恰當運用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關鍵,突破難點。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教案要求教學目標明確:三維目標、重點、難點、關鍵確定合理並符合學生實際,教具選擇合乎教學內容並能為課堂教學發揮切實作用。教學案格式規範,層次清晰、字圖工整,項目齊全。雙邊活動設計全面、充分、合理。教學後記體現教師反思內容,有助於教師今後教學的改進。

每學期對學生成績、作業、教師、教案問題,嚴格仔細分析,查找原因。

3. 抓作業批改、單元驗收、考試分析,反饋教學效果,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四精四必”:“四精”即“精選、精講、精練、精批”

“四必”為“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評必糾” 發揮考試的反饋、評價功能,考後認真開好質量分析會,總結得失,尋找差距,提出相應的對策,明確努力的方向,增強教師的質量意識。各年級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都要對各班各科成績進行切實有效的分析,並拿出整改措施,形成書面材料交教導處。

教務處每學期檢查教師作業布置、批改情況和考試分析情況。

4、抓嚴輔導,切實貫徹因材施教原則

課後輔導是教學系統運行的環節之一,是課內教學的輔助、補充形式,有利於教師了解學生情況、溝通師生情感、實行因材施教。課後輔導的內容廣泛,不一定圍繞作業問題;作業講評要經常進行並且面向全體學生,課後輔導則主要面向一部分學生。集體輔助必須控制次數,防止變相增加課時,加重學生課業負擔。課後輔導要有的放矢,事先要確定輔導的對象和內容。

5、組織好各種公開課活動,抓好聽課,強化教師間的交流學習。

增強公開課的實效性,發揮高級教師、學科骨幹和學科帶頭人的示範作用,搞好示範課和研討課活動,提供教師彼此交流學習的機會。聽課分平時聽課和統一聽課,要求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聽課任務。畢業三年之內的教師每月聽課不少於12節,35周歲教師每月聽課不少於8節,中層以上領導每月聽課不少於10節。教務處檢查聽課筆記,校長室查中層領導聽課。

6、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家長會和家長委員會,搞好民意測驗,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和要求,及時與教師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工作藝術。

7. 以養成學習習慣為抓手,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一是圍繞“學習效率”的主線,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分階段對學生中突出的不良學習習慣進行檢查、輔導、再檢查、再輔導。做到一段時間重點解決一、二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