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寫作個人總結

學習完《閱讀與寫作》後,是我受益匪淺,使自己掌握了閱讀的技巧,提高了閱讀與寫作的水平。

經過了這個學期這門課的學習之後,讓我可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明白許多,具體總結如下:

一、搞好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的關係

閱讀是國小教學的基本環節,是識字的重要途徑,也是寫作的必備前提。課文閱讀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基礎,作文教學則是課文閱讀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語文書上的閱讀課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可以稱得上篇篇是美文,我把它們當作教學的重中之重,精講細品。在閱讀教學中不斷滲透寫作方法,同時讓學生談這篇閱讀為什麼感人、或生動?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獨特的構思、巧妙的開頭、新穎的題目、意味深長的結尾……把作文教學融入閱讀教學中去。這樣一來,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自然就合二為一了。學生循序漸進對怎樣寫好作文有了初步認識,漸漸明白了怎樣去寫好作文。

二、明確寫作是一種技能,需指導和練習

寫作文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但寫文章也有它自身的規律,每篇文章都具有題目、結構、中心意思、材料、語言等,寫作文就是這些能力的綜合訓練,在日常教學中,我把作文教學分解開來,進行每一個單項的訓練,從易到難,逐步推進,如可以單項訓練開頭、結尾,練審題、練立意,進行人物外貌、動作、心理的刻畫等等。而這樣的優美片斷往往散見於課文,讓學生仿著課文去寫,經常這樣練習,再進行整篇文章寫作就會水到渠成。

(一)開頭、結尾的指導

一篇好作文,通常包括鳳頭(開頭)、豬肚(主要內容)、豹尾(結尾)三個大的部分。作文合格與否,通常是看“豬肚”是否實在;作文美觀與否,則通常是看“鳳頭”是否美觀直接、“豹尾”是否有力、簡練。風頭、豹尾,是作文的臉面,尤其重要。通常的作文要求是“鳳頭”要美觀直接、“豹尾”要有力、簡練。那么這時的流水帳作文中開頭和結尾可能只是一個詞語、一個短句,或者一句很平淡的句子。如何讓他們美化呢?我們自己的經驗就是 : 開頭的時候,在內容上就儘量開門見山交代事情(如同交代一篇作文的中心內容),在句式上就儘量用一兩個好詞語;結尾的時候,在內容上就儘量交代一下自己的體會和感悟(如同總結一篇作文的中心思想),在句式上就儘量用抒情感嘆、排比、反問等有力、簡練的句子。

( 二 ) 審題和立意的指導

凡是作文都有題目,根據題目作文必須符合題意。我常常與學生討論我們的課題,如前兩日學習的《青山處處埋忠骨》,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談用此詩句來做課題的好處。學生不僅查出了此句的出處,還談到古時戰場上將士們為國盡忠,無白布裹屍而用戰馬的皮來包裹英雄的遺體。他們談到:用此詩句為題說明了毛岸英是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英雄,只有青山才配埋忠骨。英雄不論死在哪裡,只要是為祖國而死,英魂和忠骨於青山同在。在寫讀後感前,我要求學生的作文題要有大標題與小標題,大標題要凝聚自己的強烈感受,小標題要明確讀於哪篇文章。有了要求,學生寫《狼牙山五壯士》讀後感的大標題飽含激情:《大義凜然英雄絕唱》、《人民的英雄與驕傲》…寫《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大標題有《落後就要挨打》、《中華不能再受辱》等題。我班有個別學生總是離題,我告訴學生,審題就是要摳字眼,要一個字一個字、一個詞一個詞的分析,看它對寫作有哪些暗示、要求和限制。審題是為了切題,只有把握準了,才能使作文不偏題。還引導學生學會立意,立意是確定文章的中心意思。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文章的立意、構思、表達都必須為主題服務,圍繞主題來選擇、確定。它有時跟審題同步進行,有時則是審題而來,即所謂先審題而後立意,但不管是哪一種情形,立意都是十分重要的。立意要做到正確、深刻、新穎、真實、集中。有些題目本身就規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時立意應著重考慮選哪些材料來表現中心,這些材料怎樣安排。有些題目只暗示了寫作對象、選材範圍和文體類型,這時立意就應自定中心。

(三)人物外貌、動作、心理刻畫的指導

我時常告訴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的描寫,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徵。人物外貌是指人的外部模樣,包括身材、長相、姿態、穿著打扮等。成功的外貌描寫不僅使人物的形象更鮮明、性格更突出,思想感情表達得更加充分,而且有助於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我會結合課文去談。如《尊嚴》課後及時讓學生習作,首先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寫。其次,指導學生抓住特徵寫,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求學生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點,觀察出這個人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及習慣的表情、神態。要選取人物最有特徵的地方來寫,只有這樣,人物的外貌才能描寫得準確、形象,給讀者鮮明深刻的印象。我還對學生講要把人物的特點寫具體,就要通過這個人的動作行為來表現。如:《青山處處埋忠骨》中多處寫主席的動作,我讓學生體會那些動作詞語,從中能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主席失去兒子的無比悲痛。告訴學生只有寫好人物的行動,才能使人物的思想得到具體表現。行動能把人物看不見、摸不著的思想具體化、形象化。動作描寫就是這么有神奇效力。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一般指的是描寫人物的心情、想法等。在描寫人物的文章中,常以描寫人物心理活動來表現人物的特點,這有助於揭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如《青山處處埋忠骨》中,主席想我的兒子死了可以運回來,百姓的兒子不是兒子嗎 ?... 從中寫出主席的心理活動,使讀者將心比心地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