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小結

課改小結

一、認真學習、轉變觀念

在市課改領導小組的組織安排下,對實驗教師進行通識培訓和課程教材培訓。在培訓期間學習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並結合當今國際、國內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等,再次學習鄧小平關於教育“三個面向”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參加培訓的120多名教師深有感觸地認識到這次課改的重大意義,加強了對課改工作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重點在於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

( 教育整理)

二、認真實踐,探求發展

基於思想觀念的提高與轉變,我們對課改形成了一個共識,即:實施課程改革是挑戰也是機遇。說是挑戰,是因為新課程對我們教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理念,要實現課程目標,必須進行認真學習和認真實踐,做到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說是機遇,是因為大家都沒有經驗,實施新課程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具有使命感、責任感和光榮感的事情,我們理應肩負起這一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在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我們主要抓住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以課程基本理念為依據。

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

2.課程目標統領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

在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過程中,我們緊緊抓住課程目標的五個學習領域目標來統領教學內容以及方法的選擇。課程目標的“五個學習領域”是一個有機整體,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五個學習領域”有機地進行滲透,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體現“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我們在學期初就要求教師依據“五個學習領域”的水平目標做好學年教學計畫、學期教學計畫和單元教學計畫,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要基本反映“五個學習領域”的內容。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發展。

實施新課程,首先教師要轉變教書匠的形象,要學會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發展,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體現教師是課程的參與者和開發者;其次要轉變教學行為,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師角色轉變;第三,從真正意義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體做法是:

(1)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研促課改、以教研促發展是我們在課程改革中緊緊抓住的一條主線。

●依據“五個學習領域”的水平目標來制訂教學計畫,按人教版教師用書選擇好內容;

●編寫教案時將目標轉換為可觀察性、可檢測性和可操作性;

●要進行課的設計;

●要上好課改課;

●教師要轉變教學行為;

●課堂教學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要營造一個既寬鬆和諧又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要進行課堂教學評價(過程評價、形成性評價);

●要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

●要進行課後反思

(2)建立了課改學科中心組。我們在XX年9月建立了課改學科中心組,中心組成員來自各校責任心強、有奉獻精神的年輕教師,中心組成員的主要任務是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研促課改,以教研促發展。我們在專題研討的基礎上,有選擇地解決一些突出問題,以達到以點帶面,重點突破的作用。如上學期我們中心組成員陳志軍、黃冉、葉浩等三位教師上了三節課改公開課,較好地傳播了教師角色轉變、如何編寫教案以及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等課改理念。來觀摩的教師的共同感受是這幾節課很有創意,解決了他們在實踐中不能有效跳出原來教學模式的難題,起到了示範作用。第二學期在全市四城區開展新課程的教學比賽,通過比賽極大地促進了教師們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用課程目標來統領教學內容、選擇方法,真正體現了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變,極大地推動了課改深入開展。本學期教育部課改中心組到我市檢查課改工作時,觀看了一節體育課,專家們給予了高度評價。

(3)形成制度

●學習研討制度,我們採用邊學習、邊實踐、邊發展的做法,首先是制定學習、研討制度。每月的單周五上午為課改中心組學習時間,一年來人人都能堅持學習,學習內容豐富多樣,有理論知識、專家講座、專題研討、實踐探討等,在學習時間上得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