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改革經驗總結

立足本校 紮實推進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經驗總結

***完小

課程改革三年來,我校領導和廣大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積極投身這一教學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勇於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經過三年來的課改實驗,我們感到: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在發生變化,教育教學評價在發生變化,教師"教"的行為在變化,學生"學"的方式也在變化。下面談談我校在課改實驗中的幾件做法:

一、 以校為本,實施多層面、多形式的培訓

1、強化通識培訓,讓教師感知新課程。

XX年暑假以來,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通識培訓,使教師深入了解把握新課程。

2、分組參與式案例培訓,解讀《綱要》和《標準》。

XX年-XX年,組織教師參加了各級培訓,學校也安排進行了學科培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主要是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輔導與解讀,了解新教材編寫的整體思路與主要原則、基本框架、內容體系與特色和對教師的相關要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探索與課程標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3、系統學習課改理論和實踐經驗。幾年來,學校在購置了大量有關新課程的書籍,《走進新課程》、《課程標準》這兩本書人人都有,其它有關新課程的書籍,每個教研組一套。還給全體老師印發了大量的學習材料,如從《人民教育》、《山東教育》等期刊上選印了許多有關新課程的材料和優秀課例供老師們學習。採取集體學習、分組學習、個人自學的形式了解新課程標準的產生背景,基本理念。組織所有實驗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看光碟、看錄像,觀摩課例。實驗教師在深鑽新教材的基礎上,所有任教一年級學科的教師上了2至4節新教材研討課。課後,對每一節課都進行了評課、議課、說課,對新教材進行廣泛、深入地研討。老師們在培訓中學習,在培訓中提高,邊培訓、邊實踐、邊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網路,擴大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榮成教育資源網、人教網、園丁網、中國基礎教育網等擴大教育資料,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淡化對教材的依賴,激活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

5、合理調整教研機制,強化對教研教改工作的領導。為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為課程改革服務,幾年來,我們根據本鎮實際,強化了對教研工作的領導。

(1)學區成立了國小教研領導小組,將各校校長及教導主任納入領導小組,並作了明確分工,與此同時,要求學校領導帶頭搞教研、寫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2篇。

(2)在布局得不到及時調整的前提下,學區打破學校限制,成立鎮級教研組,由學區統一領導教研教改工作。

(3)強化激勵考評機制,將教研教改工作直接與教師年終百分考核掛鈎。我們規定,教師每上交一篇論文,交到中心完小,即獎0.2分;推薦參加聯誼校評比,獎0.4分;參加市評選,獎0.8分;獲獎,再視級別加倍獎分。參加優質課、課件評選,依此類推。鎮教研組長也按學校教研組長的雙倍計分。

(4)改變教研形式,今後,我們在學校教研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學區教研,這樣可以使全鎮的同年級同學科有時間集體教研、集體備課。鎮教研組間周活動一次,為雙周的周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學區實際,以教研促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近幾年來,我鎮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經過統計,國小教師60%的是老教師,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師也大都是國中教師淘汰下來的。師資力量的薄弱,嚴重製約著教研教改工作的開展。

針對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現狀,幾年來,我們結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訓、課堂達標、教師資質認定等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逐漸使他們成長為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裡手。

1、紮實抓好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支持教師參加新課程的學習培訓,要求參加人員回來要上交學習筆記,在鎮教研組交流學習心得,將學習資料列印,向其他教師發放。與此同時,要上一節示範課,並指導其他教師上好教改課。

三年級教師全員參加市級培訓,要求實驗年級教師把握課標,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能體現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過理論學習,課堂實踐,交流研討,最佳化組合,不斷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積極參與聯誼片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及優秀論文、優質課的評選。

2、規範教學過程,抓好教學管理。幾年來,我們規範課堂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做到課堂教學達標。積極按教研室要求開展備課改革,使教師能正確認識與處理好備課與寫教案的關係,處理好教學預案與課堂生成性教案的關係,變一元目標為多元目標,變整本教案為活頁教案,切實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寫好教學反思。學區將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檢查性聽課的力度,加大對課堂教學過程的監控,教案與作業檢查由學區統一組織人員按計畫進行。

3、抓好課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師業務能力。首先,我們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課,參加教改的教師要上展示匯報課,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要上示範課。在此基礎上,學區與各學校合力抓好校級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選拔與推薦優秀教師參加聯誼校、培訓中心組織的各類比賽,進一步培養我鎮的骨幹教師。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師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觀看教學錄像,組織各校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聘請有關專家來校上課指導,把提高教師上課和評課水平落到實處,帶動一大批教師迅速成長。最後,要求教師及時積累材料,總結得失,寫出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學一得或教學論文,每學期不得少於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