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申報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工作總結

學校主動引進“院士進校園”的主題活動,邀請軟體園老總胡洪亮等頂級科學家來校為學校的老師同學開設講座、論壇;邀請張江功能區、張江鎮的領導到校宣講張江的變化和發展的前景。

學校積極創設平台,為包括張江實驗中學在內的全市青少年搭建科學教育的交流舞台。

2011年,學校承辦了“上海市‘張江杯’環保創意大賽”,來自全市19個區縣的近百所學校學生,圍繞綠色奧運、科學世博的主題展開智力和智慧的競逐,經專家評審的認真把關和細緻比較,包括我校學生在內的一大批環保創意得到了表彰和推廣;我校的組織工作受到了市環境學會、市青少年環保組織、市青少年科技指導中心、市少年宮等上級單位的好評。

在“上海市‘張江杯’環保創意大賽”的啟動儀式上,來自華師大二附中和華師大張江實驗中學的同門學生,並肩向全市青少年發出“以實際行動迎接綠色奧運,爭做環保小衛士”的倡議。

結合學校的地理特點,我校發起了“百校百河” 科技活動的倡議,已獲得市少年宮、市區環保部門和部分專業部門的重視和支持。

與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合作開展,積極開展有關科學素養、科學知識和科學教育的調研。

學校與張江功能區聯手,積極吸納周邊學校的中國小生開設專題講座和數位技術專題夏令營,為科學教育探索出了發展拓寬的新模式。

學校結合春遊秋遊活動,把學生的足跡和視點引向現代科技,引向大學校園;近一年來,先後組織了學生參觀華師大的物理中心實驗室、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和凌空現代農業園區;豐富而又多彩的互動形勢和活動內容是同學們新奇,令學生們入迷,幫學生們叩開了一扇扇通向科學的大門。

學校還通過開展經常性的科技教育活動,如校園科技節等主題活動來為科學教育造勢,為學生的科技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

學校建立科技教育的激勵機制;重視對科技教育的經費投入;與社發局教育處和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協商,意欲在張江建設一個以環保為主題、與科技教育特色項目相對應的工作室或實驗室。

與此同時,校園環境亦積極營造科普宣傳教育的良好氛圍;依託社區、依靠社會支持學校開展科技教育;並建立起一支由學校教師和科技輔導員為主組成的熱心於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社區輔導員隊伍;學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區科普宣傳活動;而黨員教師帶頭深入社區,開展以抵制xx,宣傳科學為主題的系列宣教活動。

學校利用文廣中心和學校的裝備,為周邊學校的學生和居民廣泛開展科技夏令營、專題諮詢活動和志願者服務。學校的科普教育資源及活動陣地向周邊學校、社區開放,實現資源共享;

對照區內外的科技先進學校,我們深感科技教育工作任重道遠。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也有條件,在新區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在華師大和二附中的榜樣感召下,在全體老師同學的齊心努力下,學校的科技特色一定能堅持下去,並不斷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