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項工作總結

搞好特殊群體學生教育。學校政教處、團委、學生會積極探索問題學生的教育工作,加大做好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轉化、矯治工作力度,做好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工作。同時學校通過教師捐、社會幫等形式加大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

大力加強學生課餘活動主陣地建設。認真落實《意見》中關於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的要求,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和社區公益活動,參加生產勞動實踐。精心安排和設計活動內容,突出思想內涵,強化道德要求,使學生每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都能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同時要大力加強班團隊的工作,重視班集體建設,讓學生在班集體的發展中培養團隊精神精神

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學校樹立“時時育人、處處育人、事事育人”的觀念,積極創建主題突出、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宿舍文化,引導學生開展有益於身心健康的課外文體活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組織開展學生藝術節,積極參加省級以上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學校因地制宜地開展各種主題校園文化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充分利用校刊、校報、黑板報、校園網等陣地,大力培養學生中的文體活動骨幹,保護和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其一抓育人環境,增強德育滲透力。學校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精神投入和人力投入,植樹種花,建樓鋪路,綠化校園,美化校園。其二抓文化活動增強德育感染力。通過舉辦以弘揚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為主題的報告會、座談會、演講比賽、徵文比賽,組織全校師生參與大型心理健康活動,鍛鍊學生意志,薰陶學生情操,使社會主導文化和時代精神深入人心。落實“寓教於活動之中”教育原則。

學校為了切實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教育,在教師中廣泛開展“評選師德標兵”、“育人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等師德建設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引導教師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四)改進方法,加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管理。

1、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堅持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堅持以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為目標,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作用。

2、積極開展學生道德實踐和體驗。學校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加社區實踐活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獻愛心活動,開展以班為單位的集體競賽與評比活動,在每學期和每個學年,組織三好學生、優秀幹部、優秀團員、黨員,師德標兵等評比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受到教育。

(五)、深入開展德育科研工作,建立德育校本課程。

倡導全校德育工作者在研究狀態下工作,落實優秀論文到各級德育刊物發表,總結我校德育工作,使我校德育工作不斷完善,形成傳統,建設具有學校個性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主要包括《校紀校風點評制度》、《潘中德育》、《新生入學教育》及《潘中校報》等。學校重視德育研究,學校有關方面和人員積極開展教師和學生的思想狀況調研活動,探索與教育信息化相適應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管理模式,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重點、難點、熱點和前瞻性問題的研究,分析、反思工作實踐,探索新辦法,創造新經驗,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工作的管理和研究。

三、具體活動的開展

1、加強養成教育:學校抓住每學期開學的有利時機,對學生開展以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的行為規範教育。

2、開展國防教育:抓好初一軍訓工作,組織新生學習軍容、軍紀,特邀中隊隊長給學生介紹消防知識,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3、以《中國小日常行為規範》、《班級量化評比細則》為依據開展文明班級競賽活動。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題教育月活動。

5、 演講比賽活動:五四演講比賽、“誠信”演講比賽。

6、“抒愛國情懷”系列徵文活動:“五四”徵文、“軍訓一日”徵文、“弘揚奧運,揚我國威”的徵文。

7、“歌唱祖國”歌詠比賽活動。

8、誠信教育活動:“讓舞弊遠離校園”誠信宣誓。

9、每期開展德育工作交流會、研討會。

10、開展“遠離網咖,做網路文明的使者”的活動及遠離毒品、擁抱美好生活的教育活動。

11、開展全校學生優秀科技創新作品和優秀書法美術作品評比活動。

12、樹立先進典型:每學期開展“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學生標兵”的評選活動,表彰先進,敦促後進。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舉國關注的民心工程,著眼未來的希望工程,精神文明的基礎工程,齊抓共管的社會工程,協調推進的系統工程,振興中華的世紀工程。我們將以奮發有為、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真正把這項著眼未來、贏得未來的偉大事業做實做好.努力開創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