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兩會熱點學習感想

春光明媚的三月,喜逢兩會勝利召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的政治“風向標”,經濟“晴雨表”,更是老百姓的“暖心劑”。數千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懷揣議案,齊聚北京,共商國是。期間,各大代表委員直面民意之關切,商討政策之熱點。在短短半個月內,會議盤點過去,前瞻未來。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今年的“兩會”意義非凡。“抓機遇、謀發展、求穩定、盼幸福”概括了此次兩會的深遠意義。“民生”是此次“兩會”的重要議題。

今年“兩會”的議案內容充分體現了老百姓最關心的時事熱點問題。總結此次“兩會”的十大關鍵字:幸福、醫改攻堅、保障性住房、還清教育欠賬、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車改革、個稅改革、平穩物價、十二五規劃綱要、地震。十大關鍵字反應的就是當下社會最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一、幸福

xx總理2月27日上午在回答網友提問———“幸福的標準是什麼”時說:“我也曾經講過關於如何使人有尊嚴和幸福,但我不想再重複過去的話,我只是說如何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今後五年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二、醫改攻堅:陳竺強調,(縣級醫院)是今年醫改的突破口。

三、保障性住房

xx2月27日在和網民交流的時候說:今年,將要計畫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1000萬套;計畫在今後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達到3600萬套以後,將有力地緩解住房的壓力,特別是解決中低收入和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住房的要求。

四、還清教育欠賬

2024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xx說:一定把這個“賬”還清。3月11日上午,總理xx在參加人大江西省代表團全體會議時表示,這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每年教育的比重都比較大。這恐怕是對教育支持力度最大的8 年。但是,他稱還欠著一個“賬”。“我明年一定把這個‘賬’還清!”xx所說的還清“欠賬”,就是2024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 4%。xx說,“如果一個國家不重視人才的培養,那就是沒有未來。”其實中國的教育欠賬,不僅僅是gdp上的一堆數字。入園難、擇校費、學術造假時有所聞、“錢學森之問”難以回答……這些“賬”,何時能夠算清、還清?

五、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本次全國兩會後期最熱的一個辭彙,會場坊間都為此歡欣鼓舞———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到2011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工作目標,如今這個目標按時完成。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xx在報告中說,“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到2011年底,中國已制定現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規 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有代表委員認為,法律體系形成之後,更應該“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樣才能更好地完善這個體系。

六、公車改革

公車改革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起了代表委員們廣泛討論,中辦國辦有關公車配備使用的更嚴格規定已經出台今年兩會上,xx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2011年(公務)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等支出原則上零增長,切實降低行政成本。這是公車改革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起了代表委員們廣泛的討論。其實,公車改革由來已久。從1993年廣東省東莞市沙田鎮率先取消領導幹部公務用車,中國開始嘗試公車改革試點以來,至今全國已有20多個省、4箇中央國家機關進行了公車改革試點。目前各地的公車改革試點主要有改革公車管理體制、發車貼和報銷公務用車費用這三種模式。

七、個稅改革

這個話題是兩會熱點中的熱點,有關起征點的提案、議案,成為兩會期間呼聲最高的建議之一。3月1日,xx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個稅改革率先破局。其後的全國兩會,這個話題成了熱點中的熱點。及至後來,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成了個稅改革最為重要的指向。有關起征點的提案、議案,也成了本次兩會期間呼聲最高的建議之一。但個人稅起征點到底是提高到3000元、3500元還是4000元?代表委員們各有說法、莫衷一是。也有代表委員認為,各地情況不一,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