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黨員學“兩會”之心得體會

對於"十二五"規劃。兩會中提出: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就要"堅持把增加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然後提出了很多很明確、很具體且數位化的發展目標。譬如:五年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超過7%;政策範圍內的醫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到20%左右;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十二五"期了,公眾就可以憑這些目標來對政府的工作作出評估。《報告》中提出的這些指標,看來很有底氣,而這個底氣應該不是盲目樂觀,是建立在對國際國內的大局審慎地審時度勢,然後再對今後五年的工作進行周密部署之上的,因此我們應該對此充滿信心。

在2011年的工作方面,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

我們現在是大學學生,與我有直接聯繫的就是學校和身邊的同學,談到為民服務還很空泛, 但是我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務於學校,服務於身邊的同學,讓自己生活的更有價值.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以一名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認識:對自身的過去進行深刻的總結分析,並參考他人的意見和看法,反思自我,剖析自我,全面提高對自我的認識.

閱讀了有關“十二五”規劃的相關新聞信息,我有了一點感想。

據相關報導,十二五規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規劃草案中包括“轉變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強農惠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營造環境,推動服務業大發展”、“最佳化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等十六大要點。作為黨的擁護者,我始終堅持黨的指導思想,始終把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心中,作為自己的使命。因此,我也時刻不忘關注民生。十二五規劃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關於民生的部分。

民生問題一直是社會熱點問題,改善民生也一直是廣大老百姓的心愿。我國黨和政府也始終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工作的宗旨,以對人民負責為工作的基本原則,不斷地採取措施改善民生,採取一系列惠民政策,使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當然,十二五規劃也十分重視改善民生,著力改善民生是綱要草案的重點所在。規劃綱要草案有一點“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它提出,堅持民生優先,完善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此外,整個綱要草案貫穿“改善民生 ”這一觀念,如要點“最佳化格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 “強農惠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等。在發改委負責人就“十二五”規劃答記者問的會議上,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在回答關於收入分配等民生問題時指出,“十二五”規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求達到兩個“同步”,即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成長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生產力發展同步。還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等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有力措施。

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民生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的解決,人民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作為志願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領導的積極分子,我將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偉大使命,時刻關注兩會,關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