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幹部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心得體會:破解民生難題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2002年來,我們豐城市每年由四套班子領導帶隊,抽調市直機關幹部、民營企業負責人和鄉鎮黨政正職組成工作組,每年2次開展與民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進步,訪民情、解民憂、保民安、幫民富、暖民心的“五同五民”活動。這個“良方”就是為基層,核心就是為民生。diyifanwen.com

十八大要求:“要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五同五民”活動中,我們堅持信訪重點戶必訪、經濟困難戶必訪、致富能手或創業大戶必訪、老黨員老幹部必訪、孤寡老人與留守兒童必訪,重點難點村情況必問、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必問、農民生產生活情況必問、經濟產業發展情況必問、民生工程建設情況必問、社會管理服務情況必問等“五必訪、六必問”,有效掌握了民眾所盼、所思、所急、所需。帶著民眾的民生問題,我們市委有針對性地通過送政策、送資金、送物資、送技術、送信息等多種形式,積極為民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十八報告強調,“要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繫民眾制度,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一個地方的民生靠什麼?關鍵靠那些想做事、會做事、做成事、敢擔當、不出事的幹部。作為組織部長,我深感“肩扛千斤,背負萬石。”選準一人富裕一方、用錯一人貽害一方。這些年,我們讓新提拔重用的幹部都得進村入戶開展“五同五民”活動,通過發放《豐城市黨員幹部民情聯繫卡》,建立長期聯絡、定點走訪機制,確保了困難民眾的問題能夠及時有效解決,做到了每名副科級以上領導每人聯繫一批民眾、幫助一批民眾、解決一批問題。今年6月19日,我聯繫的紫雲社區有一居民樂有蘭,她丈夫因淋巴癌無情地奪去了他的生命。樂有蘭人財兩空,負債累累,我給她送去慰問金,還讓人和物管免去了她家的物管費,並與教育部門聯繫,讓她落榜的兒子杜志超減免學雜費復讀。如今,她見人便夸,市委市政府好,組織部好!11年來,我市“五同五民”工作組相繼聯繫困難民眾1460餘戶,發放慰問資金50餘萬元,解決居民困難1000餘個,切實讓困難民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愛,幫助他們樹立了戰勝困難的信心。

今後,我們將堅決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在開創社會和諧時組織部牽頭、在構建和諧社會時組織部帶頭,將“五同五民”工作進一步拓展延伸,真正使之成為破解民生難題的最佳“良方”。一是堅持組工幹部下基層與“大幫扶”活動相結合。組織系統幹部每人每年至少聯繫四個點:即1個鄉鎮、1個機關、1個農村和1個非公企業,指導黨建工作,紮實解決好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二是堅持組工幹部作風建設與“講、重、作”結合起來。要把學習宣傳十八大精神激發出的激情,轉換成推動組織工作的強大動力,認真理清工作思路,仔細查找工作差距,不斷落實工作措施,努力強化工作保障,真正為廣大黨員、幹部、民眾搭建好溫暖的家。三是堅持組工幹部形象與實施組工文化提升工程相結合。推行我部“旗幟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考核驗收等“4+1”組工文化建設。弘揚“善於學習、勤於實踐、勇於創新、嚴於律己”的部風,打造“做人講原則、辦事依法則、為政守準則、操作循規則”的過硬作風,營造“可信、可靠、可敬、可親”的清風,形成“家味濃、家風正、家規嚴”和諧環境。四是堅持“五同五民”與“三進四民”活動相結合。繼續深化完善“五同五民”活動載體和內容,圍繞建設“幸福和諧社區”深入城市社區、信訪積案村、中國養生硒谷項目涉及村,開展進社區、進樓棟、進家門,訪民情、解民憂、保民安、幫民富的“三進四民”活動,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做一名優秀組工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