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八大報告看教育——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對於教育,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很多創新性的觀點和論述。比如它提出了教育發展的總目標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它重新確立了教育的地位,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進一步凸顯了教育在社會發展和民族振興過程中的作用。它將xx大報告中的“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部署,進一步調整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進一步強調教育的戰略先行地位。它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及其教育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係。相比xx大報告,十八大報告特彆強調了教育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這就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的職能和任務。我們發展教育的最終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於人民民眾,而這與我們辦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要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始終以人民民眾的需要為目的和宗旨,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為對象。也就是說,判斷我們辦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至少有以下幾條:是否讓人民滿意、是否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建設、是否有助於社會發展和民族振興。而這“三個是否”決定著我們舉辦教育的效果和成功與否。過去我們只關注“怎么辦”教育,而現在我們更關注辦“什麼樣”的教育?真正實現了從“怎么辦”教育到“辦什麼”樣的教育的轉變,實現了對辦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追問。此外,十八大報告還提出發展教育、實現教育發展目標的五條舉措。

第一條是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基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手段,提高教育質量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保障,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檢驗石。如何判斷我們辦的教育是人民滿意的,要看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否具有創新精神。長期以來,我們過分強調分數,忽視能力,過分強調知識學習,淡化創新精神的培養。信息技術時代,對創新的要求使我們教育不得不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是時代的要求,這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要求。

第二條要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這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具體舉措,它包括了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情況。眾所周知,教育是由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構成的。也只有這些類別的教育實現協調發展、均衡發展時,才能從整體上說教育發展的效果。

第三是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緣、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然而,由於我國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均衡,造成了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導致教育不公平現象。因此,辦人民滿意教育,就要把教育公平至於首位,合理地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緣、貧困、民族地區傾斜,讓每個孩子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