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習心得

這次遠程培訓,使我受益匪淺。從中讓我學習了很多對教學有用的知識,看到了教師職業的重要性,感受到作為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對於農村中學的教育問題,我來談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我是一個農村教師,參加工作已經4年了。剛到學校的時候,面對一個破破爛爛的學校,心情很是陰暗,我恨透這個社會的不公平,為什麼別人可以到縣城中學,為什麼我被分到了這個破地方。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無法振作起來。直到有一天,我被幾個調皮的孩子氣哭了,跑回了宿舍。不一會我們班的學生竟然全體到了宿舍門口,請求我的原諒,尤其是那幾個惹禍的孩子。在他們苦苦的哀求下,最終我又回到了教室,站在講台上,面對一張張內疚的面孔,一雙雙渴望的眼睛。那一刻我的心好酸,我好內疚啊。他們沒有華麗的衣裳,沒有優越的家庭環境。但是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有著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為什麼我不能用一個寬容的心包容他們,畢竟調皮是那個年齡學生的天性啊,為什麼我不想著好好傳授他們知識,使他們有一天可以走出農村,走進繁華的大城市。那天我的思緒萬千,也使我重新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

對於農村學生來說,學習成績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該學生科沒有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後進生轉化中,尤其要注意課堂教學中興趣的培養,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楊振寧教授指出:“成功的真正秘決是興趣。”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之一。激發學生興趣,可以產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較為穩定的學習情感。在實際教學中培養一些對數學特別感興趣的學生形成興趣小組,他們在課外也可以幫老師完成一些實驗,這樣班級中就會形成濃厚的數學學習氛圍,對於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成績非常有好處。

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教師要轉變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在新的課堂中教師不再是一個新講者,而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去感受、認識、探索、分析、概括,要和學生建立起良好、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係。當然,課堂教育的成敗,主要取決於教師的組織和引導。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和教學機智,也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要準確、生動、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讓學生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去獲取知識,發展思維。新課程強調,師生都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都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靈活引導,使教學成為動態的生長性的過程。以前說,要給每個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現在是要給每個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成源源不斷的清澈的小溪。

生物學習心得(2):

根據學生好奇、求知慾強、思維活躍、學習從興趣出發的特點,我充分利用生物學本身獨具的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等特點,努力挖掘各種趣味因素,創設情境,以各種教學形式誘發、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望,使他們由被動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學”,從而搞活了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巧設質疑,誘發興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種生命現象及活動,揭開生命運動的本質、規律,這是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依據所教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有意識地創設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質疑性的問題,在課堂上巧妙地造成懸念,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種子和果實的形成》中,他先簡略介紹了大千世界中百花種種、果實繁多,然後設問:“為什麼一朵桃花能變成一個又大又甜的桃子?”“為什麼果實都結在開花的部位?”在介紹“顯性基因遺傳和子代性狀”時,提出了“為什麼有的父母都是雙眼皮或一單一雙,可子女卻是單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