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心得

因為說服的對象是五花八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掌握了不同的信息,不可能給出一個萬能的答案,只能從普遍的意義上總結出大多數人的行為傾向。

榜樣與權威。首先廣告無疑是說服人的有效途徑:“姚明都在用,難道你不用?”....“用了都說好!”廣告中都是美白粉嫩的美女、西裝筆挺的專家、清純無邪的小孩、白髮蒼蒼的老人等等主觀可信度高的人....其次,廣告中人們沒有反駁的對象,是被動的在接受信息,一個廣告費牌每天遇到100次,你自然就無意識的記住了。於是你就會發現所有的產品銷量總是和廣告成正比,人們一進超市總是直奔“名牌”。性價比到底怎么樣?不得而知。“但求最貴,不求最好!~”

還有一類是情緒感染類的廣告。似乎異常有效:“貧困山區的孩子沒操場,卻有夢想!”“下崗女工的孩子幫媽媽洗衣服”“藥品中的:噁心、劇痛、厭惡...吃了過後就快樂、健康、幸福...”。個人覺得這類廣告觸碰到了人類的心靈深處柔軟的肉,會讓人記憶深刻,產生正面印象,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情緒的激發往往能夠讓人失去理智。很多人被騙,往往就是被一點小便宜搞得很興奮,然後乖乖的說出了銀行卡密碼。

形象舉例,和顧客個體經驗產生聯繫。“用了這個產品,原來密密麻麻的青春痘馬上就一掃而光。”“用了××,一下頭皮屑就沒了,秀髮絲般柔順。”“上街拉著一個老太太,回家用用洗衣粉,嘿,太管用了。一大群中年婦女都說:××洗衣粉好的不得了!”“××化妝品,立刻讓黃黃的發皺的皮膚變得像18歲小姑娘一樣紅潤!”......對於很多客群需要的就是直觀的案例,給他們解釋統計數據,模型,測量結果用處不大。試想你經過周密考慮各種數據對比,決定買deii的筆記本,但是就在你準備買的前一天,你的好朋友給你來了電話“什麼,你要買deii的筆記本?我一個月前買了一個這個型號的,沒過幾天光碟機不能讀了,突然黑屏,發熱量高的要死,幾個按鍵還不管用了!...”你會怎么樣?絕大多數情況下你會換個品牌,至少換個型號!~

記憶簡單明了。很多廣告都有幾句很短但很上口便於記憶的廣告詞和一個商品標誌。“今天你吃了沒有?”“一切皆有可能。”“強壯中國人!”“好××,××造!”“選品質選××!~”。因為廣大人民民眾的精力有限,對於思維經濟性和穩定性的需要讓我們廣告策劃人員無孔不入。

多次強化。紅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白金廣告就是運用了這樣的原理。如果一個廣告連續的在你面前出現3次,每次都是同樣的內容,或許你會感到厭煩,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你記住了它!~這類廣告需要謹慎的運用,因為在喜歡和厭煩之間觀眾很容易選擇後者,如何實現平衡是一門藝術。比如前段時間某個羊羊羊的12生肖廣告就激起了客群強烈的反感情緒。

因果暗示。某個皮膚白嫩的美女回眸一笑:我一直用××洗面乳!~好像是在暗示,我的皮膚好全是因為用了××洗面乳。明星的頭髮都是因為用了某品牌的洗髮水,好身材都是減肥茶的結果。好空調,××造。利用了人們在推理過程中常見的錯誤,a推出b,並不能得出非a推出非b,只有a才b。而人們往往習慣的認為不是××造的就不是好空調,或者××空調全是好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