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學習心得

4、 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每朵花都有開放的權利”,每個小孩有學習的權利,老師也有讓每個小孩學好的義務。

《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課程特彆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有基礎、學習潛能、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的客觀現實。既不能機械地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每個學生,也不能強迫學生學習單一的學習材料。應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要分配難易不同的作業,提供不同標準的能力訓練和培養,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共同進步,讓每朵花競相開放!

5、 對學生有相應評價

評價也是學生老師的一種期待。每當回答完問題或是做了件事的時候,孩子總會向老師投來目光!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老師都應有相適應的評價。針對於國小生,我們大多都是激勵的話語,每個學生都期待得到老師的重視和肯定,從而在心理上得到一種滿足!但是評價並不是一句“good”那么簡單!都是“good”那么誰是“best“?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我們的評價是應該有層次性的,並不是一句很常見的“good”。評價應該具有描述性、具體性並得體!應為一件事都有利弊,我們應該為學生指出他們正確的一面,從而激勵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做得更好!

通過這次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做到:教學準備充分、豐富的教學資源、平等民主教學關係、合作探究的教學過程和平實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最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