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課議課自學心得

5月19日早上,在二小參加了高效課堂之“獨學”環節研討會。兩節觀摩課中,都展示了學生“獨學”的風采,培養了學生的獨學習慣,構建了高效課堂。

書香啟迪智慧,書香浸潤人生,這句話是我聽了第二節課《解方程》之後,有了深刻的感受。執教老師課堂中讓學生三次讀教材,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學生邊讀邊自學,邊讀書邊自悟,做到了獨立學習,使課堂更高效。

一、一讀教材,會列方程

在課堂上,一定要給學生留下獨學的時間和空間。因此,新課伊始,老師就為學生留下了獨學的時間,那就是讓充分學生讀課本,從中找到等量關係,列出方程。值得稱道的是,學生每每列出一個方程,老師都會追問“依據是什麼?”從而為方程的構建找到了依據。

二、二讀教材,會解方程

只有靜下心思考,才能發現問題,明白自己不會做的題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哪裡。在解方程的教學環節中,老師並沒有急於告訴結果,而是讓學生先獨立嘗試解方程。當學生不會解方程,或者是解方程時遇到困難時,教師再讓學生進行第二次深入細緻地讀書。此時,學生的獨學,自然會全神貫注,認真思考。解題步驟,書寫要點,提醒事項,能用等式的性質和四則運算的關係解方程,為第三段學習方程打好了基礎。

三、三讀教材,理解定義

獨學時,要求學生對學習過程中的重難疑點做好標註,並把深入思考後還不能解決的問題用紅色筆做出標記;要求教師做到邊巡視邊調查,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對獨學內容的掌握,並據此確定獨學時間。這些要求,本節課中,學生做到了,學生能夠把“解方程”的定義,進行圈點勾畫,做好標註;教師做到了,使學生的獨學時間充分,在巡視和調查中了解獨學的進度,讓學生看書,找到答案,引出解方程的概念。

四、課後建議,完美課堂

任何一節課都不是盡善盡美的,都會有些許遺憾,本節課也不例外,因此有如下建議:

建議一:獨學時間再充分些

本節課,在獨學時,讓學生讀了三次書,可是,第一次和第三次的獨學時間都略顯緊張,若再充分些,會更好。

建議二:給孩子留充足的獨立思考空間

在例題教學結束後的試一試環節,當學生解方程結束後,出現了問題,老師則自己講評出錯誤原因。沒有給孩子充足的思考空間,直接告知給孩子,而應該讓孩子獨立思考,發現錯誤,改正錯誤,讓孩子在糾錯中成長。

三:讓孩子的主體性完全釋放

在課堂中,定要做到讓學生的主體性能淋漓盡致地體現。回顧整堂課,只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的地方,老師總會替代學生,而輕視了學生,忽略了學生。在檢測一環節中,採用了一問一答式的方式,這樣的方式要摒棄,要讓每個孩子動起來,讓學生在這個小小的課堂中,他們的主體地位真正確立,從而為孩子營造一個舒展的空間。

參與今天的研討會,讓我受益匪淺,對“獨學”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仍然會把課堂給學生,讓學生在獨學、對學、群學中,漸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打造真正的高效課堂。

感悟“獨學”

今天,豫靈各校骨幹教師代表9人,參加了市二小教研室組織的國小數學“獨學”研討會。五樓偌大的會議室里早早坐滿了前來聽課的師生近五百人,教研室薛艷雲老師主持會議,仁傑主任、李智民老師、許紅娟老師前來聽課,就連張建超、雷藝芳老師也前來參加,和大家一樣,都急於想知道課堂上怎樣組織“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