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

《尋找小魚》是一節很有趣的美術活動,看似平凡的捲曲線中變出了一條條神奇的小魚,這個過程是多么的奇妙呀!

我根據幼兒當前的繪畫發展水平結合《指南》要求,制定了以下兩點活動目標:1、能在隨意的捲曲線中找出小魚,添畫出魚的眼睛、嘴巴、尾巴等部位並用線描畫的方式裝飾小魚。2、喜歡進行線描畫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繪畫活動不應只是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而應成為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獲得有效的體驗和成功的喜悅。我巧妙利用了白板課件,讓孩子通過點擊白板來尋找小魚,在所點擊的捲曲線中出現小魚的瞬間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並通過觀察同伴間的探索習得尋找小魚的方法,使活動更具趣味性和師幼互動性。

活動中,我較清楚明確的'交代了作畫要求,每位幼兒都能在捲曲線中找到小魚。但在材料準備方面,捲曲線中的圈形狀存在差異,一些較圓的橢圓形由於形狀不似常見的魚形,一些幼兒在繪畫中產生了疑惑,不知道該如何添畫小魚的頭,最後還是按照常見的魚的形狀用自己的方法將捲曲線中的圈添畫成了小魚。

在講評時,我重點強調了幼兒線描畫的裝飾效果,但活動中出現的個別幼兒尋找小魚的困惑和自發產生的方法卻未提及。其實在講評中,我應該針對繪畫中發現的個別幼兒尋找小魚的不同方法進行講評,肯定幼兒的想像和創作,還可以就此一點展開延伸,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嘗試用多種方法、多個角度在捲曲線中找出小魚、添畫小魚。

同時,本節活動還可進一步延伸,如在接下來的區域遊戲或課堂教學中,鼓勵幼兒嘗試自己繪畫捲曲線,並在其中找出小魚、添畫小魚,用多種方法裝飾小魚,還可為小魚添上漂亮的魚塘背景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正如《指南》中所說:“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於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於成人。”幼兒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情感,我們應對幼兒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美術活動中鼓勵孩子的大膽創新,而不是用成人的想法來框死孩子的創造力。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2

我很喜歡上幼兒自己探索的課,可以是科學類的,也可以是美術手工類的。在探索的過程中,幼兒會自己進行思考,發現問題,並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在活動中,幼兒就必須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等著老師想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預先講清方法。試誤,是一種學習,我個人認為,還是個很有效的學習方法。

當第一次研討提出花格子大象時,我腦子中就有了這樣一個構想:讓孩子自己來研究製作方法,發現線條的作用,發現正反畫的秘密。所以在試教時,我就採用了這個教學方法:每張桌子上放一頭製作好的花格子大象,幼兒通過看一看、拆一拆、想一想的步驟,來研究大象是怎么變出來的,這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但結果讓我很失望,幼兒是自己進行了研究,但教學的時間遠遠超出了30分鐘的規定。所以在權衡之下,只能將難點降低,全班一起討論製作方法,教學重點定在了線描畫上。

線描畫,對大班的幼兒來說沒有什麼難度,因為在中班時,我們就畫過。通過對幼兒自己設計圖案的鼓勵,班上幼兒還是能畫得比較好,能畫出很多教師沒有展示過的圖案。

3種手工線條的講解,也是我們研討的內容。分隔線、折線、剪線,到底要講解到什麼程度?是讓幼兒自己看、老師輕輕一句帶過,還是演示一遍?通過對幼兒能力的分析和時間考慮,最後定為稍稍提點,一句帶過的教學方式。

話多,囉嗦,是我的毛病,平時在上課時自己也感覺得到,挺簡單的一件事情,就怕孩子聽不懂,我會一遍、兩遍、三遍地反覆說,說上很久。在備課時,我就時刻提醒自己,話語要簡單、扼要,爭取一遍過。背教案時,也謹記簡單話語,不多囉嗦。所以在整堂課里,這個問題基本沒有出現。但在給孩子們提製作要求時,原來我對大象的耳朵是沒有具體要求的,可以按示範上的空白著不畫,也可以給她畫上漂亮的圖案。但在說時,一個嘴快,說成“每個格子”了。這樣,幼兒在製作時就產生疑問了,到底是按老師的範例不畫?還是按老師的要求畫?以後還是要記住教案上的每一句話,畢竟這是推敲出來的結果。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3

在一次下午遊戲中,我組織幼兒畫“我最喜歡的人”,我提醒幼兒可以畫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可以是自己的好朋友,並要把他們的特點畫出來。一些孩子嚷著:“老師,我最喜歡你,我可以給你畫張像嗎?”“當然可以!”我高興地回答。聽完老師的話,孩子們立刻拿起手中的筆開始畫了。一些原本準備畫爸爸媽媽和好朋友的幼兒,也受了他們的影響,開始著手改畫老師了。

在巡迴觀察中,我看到畫面上的我是瘦瘦的,卷卷的長髮、彎彎的眉毛、翹翹的睫毛,還穿著花裙子,這與我平時的穿著完全兩樣。可能他們認為,穿裙子是最美的,他們希望老師穿上花裙子,這融入了他們對老師的喜愛之情。我看後不禁沾沾自喜:原來,我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是這樣的美。我快樂地欣賞著孩子們的作品,卻發現傑傑的畫把我“醜化”了。他畫的畫面中的我,臉上布滿了顯眼的小黑點。他的畫也引起了其他孩子的不滿:“老師,傑傑在你的臉上畫黑點,醜死了,他肯定不喜歡老師!”傑傑聽到同伴的話,露出了委屈的表情。

我心裡雖然有點不太舒服,但我還是耐下心來為他解圍:“陳老師臉上確實有一些小黑痣呀?”這時,傑傑一下子變得理直氣壯起來:“陳老師,你以前臉上不是有好多痘痘嗎?”是啊,我忽然想起傑傑也曾經問過我“陳老師,你臉上好多小點點是什麼?”我當時就告訴他這是“痘痘”。雖然現在我的臉上不長痘痘了,但孩子卻記住老師的臉上以前有這個小痘痘。我不禁感嘆他的細緻觀察力和大膽表現的能力。其實,他是我們班裡畫畫畫得最好的一個男孩子,他也真實地把老師的樣子畫了出來,他是用心畫了這張畫。

我很慶幸自己耐心地傾聽了孩子的講解,否則就要抹殺一顆誠實的童心了。為了給傑傑一個肯定,我對此次畫畫活動進行了評價:“今天,你們都是一個很棒的攝影師,而傑傑的這隻照相機質量最好的,老師臉上的痘痘都能照出來,真是太厲害了。”傑傑緊繃著的小臉都放鬆了,教室里也充溢著歡快的笑聲。

這件小事雖然過去了,但給我的觸動卻是很大的。幼兒期正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老師,一個決定、一個想法都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教育孩子誠實、純真,是老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4

今天上的《分一分》,從內容上看,沒有太大的難處,學生都知道是怎樣分的,但最難得就是讓他們說出是按什麼分的。例題中出示的商店物體的擺放圖,學生都清楚每一個架子上擺的是什麼,但當問他們這些物品是按什麼分類的,學生們就不知道了,我只好告訴他們是按用途進行分類的。

“想想做做”第3題是要求連一連的,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你是按什麼進行分類的,之後再連一連。由於葉子的個數比較多,連線比較多,為了美觀還得要求學生不能將線連到一起去。在課上檢查他們連線的情況發現每個學生的差異還是挺大的,有的學生能夠畫的又直又美觀,而有的學生畫的很亂。這道題目在進行分類後,將屬於同一類的先放在一個盤子裡,一個盤子一個盤子地畫,這樣就不會太亂。

“想想做做”第4題,有多種分法,但在他們想不出分法時,要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圖,這樣學生就會很快地知道另一種分法了。

在分類教中,我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試著分一分,並和自己的小夥伴說一說,結果很多孩子的分法讓我意想不到。他們除了按性別,按年齡,有的還按髮型,按衣著,還有的按面部表情來分。這說明了這樣的教材設計,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親密性,易於學生接受。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5

數學操作材料是數學活動中用來幫助幼兒理解數學知識的一個媒介,數學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是一對突出的矛盾,需要依靠這一媒介,結合有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孩子理解習得數學知識和經驗因此,直觀的數學操作材料在幼兒數學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通過不斷的操作、探索過程獲得對數學知識的感悟。現就胡老師的講座中說到數學操作材料投放中應該注意七個問題舉例說明。

一、材料能夠體現近期目標,並有明確的目標指向

在材料投放時,教師應了解並圍繞各年齡段幼兒認知發展特點及本班幼兒近期的培養目標,投放一些有目標指向性且對幼兒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如,在學習使用序數“第一、第二……第八”或方位詞表示物體的位置時。我設計了橫8格、豎6格的格子圖,提供:小老虎、小鴨、小雞、小豬、熊貓、小兔、小狗、小青蛙等動物頭像圖片及1~8的數字卡片。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讓小動物住在什麼地方,然後用“第×排第×個”的說法,表示動物在格子圖中的位置。用現場操作的方法,使幼兒意識到還需要規定數數的方向,否則會有兩種及以上答案。

二、依據幼兒的不同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材料能夠體現出不同的層次

數學操作活動要考慮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同一班級內的幼兒他們的發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投放數學操作材料時也應體現出不同的層次。如在中班進行關於分類的教學時,我給能力強的幼兒提供形狀、顏色、花瓣大小各異的花朵,要求按不同的特徵分類;給能力弱的幼兒則提供只有一個變數的圖形片,如顏色不同,而大小、形狀相同的花朵,這樣分類時沒有干擾,就顯得簡單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則提供顏色不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狀相同(或是顏色相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狀不同)進行分類。只有讓每個幼兒進行適合自己層次的操作,數學活動才不會流於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體,又注意個別。

三、材料安全、衛生

選取的物品要安全、無毒,大小適宜,選取的物品儘量以塑膠、木材、塑膠泡沫、布等輕便、耐用、不易碎的東西為原料。對於收集來的一些材料需要進一步篩選,特別是一些容器需要清洗、清毒。對於在使用的材料也要定期進行清潔、修補,以確保全全與衛生。如:小班區域活動中利用廢舊易拉罐製作的“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必須把罐子清洗乾淨並將開口處封好,幼兒操作前強調注意事項確保全全。

四、材料能夠根據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變化,不斷增加、更換

如原定一周的階段目標,幼兒可能在前三天內就已經完成得很好了,或者幼兒對此材料已經不感興趣了,那么教師要靈活調整,提供新的材料。假如原定一周內沒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或者幼兒的興趣正濃,教師可以適當延長活動的時間,以滿足幼兒的需要。我們要根據孩子認知的變化進行調整。

五、突出趣味性和操作性,具有探究的空間,能夠引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幼兒的興趣越高,活動的有效時間就維持得越長。因此,提供的活動材料一定要富有趣味性和娛樂性,這樣更容易激發和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培養幼兒的數數能力時,我提供了許多趣味性強的材料:串燒烤串(提供海綿紙製作的各種替代食材)串樹葉項鍊等,又可以在玩角色遊戲時鞏固;給寶寶餵飯、扣花瓣等,讓幼兒邊操作邊數數……這些材料適合幼兒的心理特點,使活動更生動有趣。再如小班的幼兒都很喜歡玩釣魚的遊戲,在學習“1”和“許多”時,我提供許多和幼兒一起製作的小魚(魚紋硬紙板材料),讓幼兒邊釣邊說:“一條大魚是魚媽媽,她帶著許多小魚做遊戲。”……這些富有娛樂性的材料不但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滿足好奇心,還能使他們與材料的互動保持持久性。

六、材料的種類豐富多彩,幼兒可選擇的空間大

指使用材料的豐富多樣,同等層次的材料種類不同。例如:在開展排序活動中,我們還在區域遊戲中提供多種色彩珠子、排序卡,讓幼兒按不同顏色間隔規律進行竄珠子活動,還提供彩色紙、小剪刀,讓幼兒自己製作彩色紙條進行排序活動等。根據孩子能力的不同,分別提供難易度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七、材料體現生活化,能夠引發幼兒自覺地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繫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當中有許多事情離不開數學,因此我們要挖掘讓孩子感到親切的生活中的數學材料,如石子、樹葉、種子;廢舊材料如紙盒、易拉罐、果殼、冰糕棒、瓶子、盒子、紐扣、紙杯;成品材料如積木、積塑玩具等可以說幼兒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成為數學活動中的材料。幼兒操作的材料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在操作的過程中,使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係,懂得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在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0,感知數字10的實際意義”的活動中,我們結合主題設計了“點心屋”的活動情境,設計了四種點心的卡片,請幼兒點數,操作活動又以“麵包屋”的形式呈現,這種生活化的遊戲情境幫助幼兒在點數不同點心的過程中過程中,生動形象地理解了10的實際意義。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探索,使孩子學得開心、學的快樂。使幼兒在輕鬆的情境之下,思維更加的活躍,充分的挖掘幼兒的潛能。所以我們在設計數學教學活動時應該儘量將活動遊戲化,讓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樂於進行數學活動。從而在輕鬆的氛圍內接受知識,並消化知識。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6

一、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

只有樹立“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的教育觀,使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實現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進而喜歡數學。如:多翻閱報刊雜誌、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到兄弟園參觀學習、多利用網路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是無止靜的,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只有不斷創新和不斷進取,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二、教師必須要改進教學方法

教育家說:“玩具是幼兒的天使,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遊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遊戲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遊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採用遊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和思維力,多採用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稚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

三、在數學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護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提供一個愉快、和諧、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與體驗來學習。如:教“果汁吧”活動中,課前在數學角里布置一個果汁店的情景,店裡擺滿了空果汁瓶數個、白開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樣大小的紙杯10個、彩色筆等等。老師當果汁店的老闆。選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讓幼兒輪流當老闆和客人。這樣使幼兒在愉快、寬鬆的環境中學會了瓶子和杯子之間的容量關係,從而又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和大家分享了開果汁吧的樂趣,使數學知識原本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內容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選擇,要相似於幼兒生活,相似於幼兒心理發展,相似於動物性,相似於幼兒的好模仿、好戶外活動、好奇、好合群、好成功、好稱讚、好動、好遊戲。

四、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了解幼兒行為的真正目的,理解幼兒自發的學習數學的良好動機

教師應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傾聽孩子們的談話,了解幼兒表面看似錯誤行為的真正目的,避免誤解和傷害幼兒,保持他們永久的樂於探究身邊數學現象的欲望。幼兒的認知、體能、語言表達、社會技巧等能力的發展都是漸進的,經過學習而不斷積累、發展、成型,因此,幼兒教育是一個系統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五、根據需要創編體育遊戲

根據數學科的教育計畫,許多遊戲是讓小朋友在室內進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創編一些包含數學練習的室外體育遊戲呢?因為那樣既可以滿足幼兒戶外活動的需要,同時也能進行數學練習。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遊戲是可行的。

總之,只要我們有目的、有計畫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他們就一定能夠自覺地、毫無負擔地、積極地接受知識。這樣,既開發了智力,培養了能力,又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7

一、創設情境,給學生充分的觀察和交流的時間

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學生易於理解容易於接受,就易於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這一節課,我運用創設情境,給學生充分的觀察和交流的時間。展示“美麗的校園”圖之後,先讓學生隨意看、隨意說,自由發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指定內容,讓學生“看看,說說”,全面了解畫面的內容,並把尊敬老師、愛護同學等思想品德內容滲透在其中。然後讓學生由數畫上的物體的數量到數身邊的實物的數量,體驗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數一數”的學習動中,注意關愛每個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尤其特別關注學困生的培養,細心觀察,及時發現,發現他們的進步和他們的優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到“我能行”,不斷獲得成功和體驗,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數一數”這節課,也是入學教育課。在上這節課時,我充分利用“美麗的校園”的畫面資源,指導學生看圖數數。由學生自由觀察數數到有序地進行觀察數數,讓學生領悟觀察的方法。由老師反覆提問“還有什麼?”使學生明白要認真、仔細、用心地觀察。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畫面中的學生在校園裡看見老師時是怎么做的?”猜一猜“他們這時會說些什麼?碰見同學時他們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來培養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到數數的活動之中,使學生在掌握數數方法的同時,受到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8

一、材料能夠體現近期目標,並有明確的目標指向

在材料投放時,教師應了解並圍繞各年齡段幼兒認知發展特點及本班幼兒近期的培養目標,投放一些有目標指向性且對幼兒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如,在學習使用序數“第一、第二……第八”或方位詞表示物體的位置時。我設計了橫8格、豎6格的格子圖,提供:小老虎、小鴨、小雞、小豬、熊貓、小兔、小狗、小青蛙等動物頭像圖片及1~8的數字卡片。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讓小動物住在什麼地方,然後用“第×排第×個”的說法,表示動物在格子圖中的位置。用現場操作的方法,使幼兒意識到還需要規定數數的方向,否則會有兩種及以上答案。

二、依據幼兒的不同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材料能夠體現出不同的層次

數學操作活動要考慮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同一班級內的幼兒他們的發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投放數學操作材料時也應體現出不同的層次。如在中班進行關於分類的教學時,我給能力強的幼兒提供形狀、顏色、花瓣大小各異的花朵,要求按不同的特徵分類;給能力弱的幼兒則提供只有一個變數的圖形片,如顏色不同,而大小、形狀相同的花朵,這樣分類時沒有干擾,就顯得簡單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則提供顏色不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狀相同(或是顏色相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狀不同)進行分類。只有讓每個幼兒進行適合自己層次的操作,數學活動才不會流於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體,又注意個別。

三、材料安全、衛生

選取的物品要安全、無毒,大小適宜,選取的物品儘量以塑膠、木材、塑膠泡沫、布等輕便、耐用、不易碎的東西為原料。對於收集來的一些材料需要進一步篩選,特別是一些容器需要清洗、清毒。對於在使用的材料也要定期進行清潔、修補,以確保全全與衛生。如:小班區域活動中利用廢舊易拉罐製作的“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必須把罐子清洗乾淨並將開口處封好,幼兒操作前強調注意事項確保全全。

四、材料能夠根據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變化,不斷增加、更換

如原定一周的階段目標,幼兒可能在前三天內就已經完成得很好了,或者幼兒對此材料已經不感興趣了,那么教師要靈活調整,提供新的材料。假如原定一周內沒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或者幼兒的興趣正濃,教師可以適當延長活動的時間,以滿足幼兒的需要。我們要根據孩子認知的變化進行調整。

五、突出趣味性和操作性,具有探究的空間,能夠引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幼兒的興趣越高,活動的有效時間就維持得越長。因此,提供的活動材料一定要富有趣味性和娛樂性,這樣更容易激發和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培養幼兒的數數能力時,我提供了許多趣味性強的材料:串燒烤串(提供海綿紙製作的各種替代食材)串樹葉項鍊等,又可以在玩角色遊戲時鞏固;給寶寶餵飯、扣花瓣等,讓幼兒邊操作邊數數……這些材料適合幼兒的心理特點,使活動更生動有趣。再如小班的幼兒都很喜歡玩釣魚的遊戲,在學習“1”和“許多”時,我提供許多和幼兒一起製作的小魚(魚紋硬紙板材料),讓幼兒邊釣邊說:“一條大魚是魚媽媽,她帶著許多小魚做遊戲。”……這些富有娛樂性的材料不但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滿足好奇心,還能使他們與材料的互動保持持久性。

六、材料的種類豐富多彩,幼兒可選擇的空間大

指使用材料的豐富多樣,同等層次的材料種類不同。例如:在開展排序活動中,我們還在區域遊戲中提供多種色彩珠子、排序卡,讓幼兒按不同顏色間隔規律進行竄珠子活動,還提供彩色紙、小剪刀,讓幼兒自己製作彩色紙條進行排序活動等。根據孩子能力的不同,分別提供難易度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七、材料體現生活化,能夠引發幼兒自覺地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繫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當中有許多事情離不開數學,因此我們要挖掘讓孩子感到親切的生活中的數學材料,如石子、樹葉、種子;廢舊材料如紙盒、易拉罐、果殼、冰糕棒、瓶子、盒子、紐扣、紙杯;成品材料如積木、積塑玩具等可以說幼兒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成為數學活動中的材料。幼兒操作的材料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在操作的過程中,使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係,懂得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在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0,感知數字10的實際意義”的活動中,我們結合主題設計了“點心屋”的活動情境,設計了四種點心的卡片,請幼兒點數,操作活動又以“麵包屋”的形式呈現,這種生活化的遊戲情境幫助幼兒在點數不同點心的過程中過程中,生動形象地理解了10的實際意義。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探索,使孩子學得開心、學的快樂。使幼兒在輕鬆的情境之下,思維更加的活躍,充分的挖掘幼兒的潛能。所以我們在設計數學教學活動時應該儘量將活動遊戲化,讓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樂於進行數學活動。從而在輕鬆的氛圍內接受知識,並消化知識。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9

科學家認為,教學是人類思維發展的體操,幼兒期數的概念和數學計算能力的發展,直接反映著幼兒發展的趨勢。

幼兒教育有其獨特的獨點,幼兒由於其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尤其喜歡遊戲和運動。而數學由於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遊戲和運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運動中學,就既可滿足幼兒的遊戲和運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根據這一理論,在組織大班教學活動時,我就著手進行教學知識與遊戲運動相結合的實驗。結果表明,讓幼兒在遊戲、運動中學數學比單純的數學集體活動和操作活動效果要好。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經驗和體會:

一、在遊戲中學數學

遊戲是個體主動的、自發的、愉快的自由活動。教育學家說:“玩是幼兒的天性,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年幼兒童必然會從事遊戲,除非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某種不正常狀況因而遭受痛苦,或者是被置於受到限制的環境。否則,他們是不可能不遊戲的,遊戲與兒童的關係更為密切,它是“兒童的工作”,但又不同於“成人工作”。將遊戲融入數學知識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遊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否則枯燥乏味的數學只能使幼兒敬而遠之。我總是採用遊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去,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教師教的輕鬆,幼兒學的愉快,數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1、結合角色遊戲學數學

角色遊戲,是讓幼兒通過扮演各種角色,參與到活動中,通過模仿和想像,體驗活勸的樂趣,創造性地反映其周圍的現實生活。可通過角色遊戲幫幼兒掌握基本的數學概念。如:在複習整點、半點時,可做遊戲“報時”,一名幼兒戴上公雞雞頭飾,學公雞叫“喔、喔、喔……天亮了”。教師扮演“太陽公公,敲六下三角鐵,其餘幼兒扮演“時鐘”將鐘面的分針和時針分別撥到12和6,表示6點鐘。

在數學活動中,還要接觸到事物的數量關係和空間概念,可在“娃娃家”或“小商店裡”,讓幼兒扮演“小店員”或“娃娃阿姨”表演賣商品的遊戲。還可以在“小診所中”,讓幼兒扮演“白衣小天使”的角色,給幼兒看病。還可以在“娃娃家”活動中提示幼兒清點娃娃的“數量”、玩具的“多少”,設計物品擺放的位置等。

在角色遊戲中滲透數學知識,既調動了全體幼兒的積極性,又注重了對個別幼兒的教育,發揮了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

2、結合結構遊戲學數學

結構遊戲中,幼兒在利用不同的結構材料時,要接觸到大、小、長短、粗細、寬窄、厚薄以及空間方位等數學概念,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掌握、熟練這些概念,在遊戲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如:讓幼兒明確用了哪類積木或插塑,應該放在哪個方位,哪塊應該放在上面,哪塊應該放在下面,哪塊放在中間,積木的形狀是梯形、三角形、圓形還是正方形、菱形,讓幼兒搭座“小木屋”等。藉助這些直觀形象的教玩具,能幫助幼兒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

3、結合音樂遊戲學數學

音樂遊戲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內容,滲透數學知識。讓幼兒在音樂中接受數學教育。如:在複習“8的分成”時,我們可以做“拍拍奏奏”的音樂遊戲。兒歌內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花籃手中提,七個果子擺七樣,每個摘了8個果,又有蘋果又有梨。七個阿姨七個樣,請你猜猜每個阿姨摘了幾個蘋果幾個梨?請七個小朋友代表七位阿姨,分別用紅、黃圓點卡片,擺出所摘蘋果和梨的數目,並說出相應的組成形式,如:第三個阿姨摘了3個蘋果5個梨,以此類推。

4、結合智力遊戲學數學

在智力遊戲中,可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推理能力及快速敏捷的反應能力。如:複習大於號、小於號時,把1—10的數字卡片,按單數在上,雙數在下擺成兩排,教師說“5和2比”,全體幼兒邊舉“>”的卡片,邊說5大於2。老師再說“4和7比”,幼兒邊舉起“

一、數學活動設計

中班的孩子年齡小,思維方面還存在於具體形象思維,將數學活動設計成具體的情境,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是非常符合幼兒特點的,活動的效果也很好。如在"比較大小"活動中,我將活動設計為"去遊樂場玩",讓幼兒坐椅子的過程中感知人數和椅子的多少關係,玩跳圈的遊戲中感知人數和圈數量的多少關係,抽獎票得到獎票進行比較感知每個人點卡的數量多少關係,非常情境化的設計,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掌握了多、少、一樣多。在如在"按照大小分類"活動中,我將活動設計成了"勤勞的小兔子",小兔子去幫兔媽媽拔大小不同的蘿蔔並裝進大小不同的筐子裡,幫兔媽媽摘大小不同的蘋果也放進大小不同的筐子裡,孩子們在運動、勞動的過程中很自然的感受了物體大小的關係。在按照大小排序活動中,我設計的是"大毛和小毛"的活動,大毛和小毛分別是三個大小不同的圓按照大小的正逆排序而成,孩子們通過找到大毛和小毛很自然的學到了大小的正逆不同排序。類似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中班的數學活動設計成具體的遊戲,有一定情境性,可以加入體育活動,這樣活動能滿足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的學習,在運動中快樂的習得。

二、數學操作材料的設計

操作是幼兒學習數學的有效途徑,在小班數學活動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幼兒只有親身去操作擺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這是關鍵。在操作材料方面給幼兒提供的是幼兒所熟悉的、經常接觸到的,如在"認識圖形"中,給幼兒提供的是餅乾,買來兩種形狀的餅乾幼兒在吃吃、比比的環節中認識圖形。在"學習四以內的點數"過程中講活動設計成"水果舞會",給幼兒提供了各種水果塊,幼兒按照要求製作出相應的水果串。在"按照顏色分類"的活動中提供的學具是幼兒喜歡的小汽車,幼兒將不同顏色的小汽車送到相應的停車場。操作材料的提供也應結合相應的活動情境,這樣活動更整體、完整。

三、數學活動中教師的指導

對於中班幼兒來說,數學活動中老師的作用也是非常關鍵的,不僅只是單純的給幼兒提供材料和適當的引導,在很多時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圖形分類"活動中教幼兒分辨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圖形的時候,引導幼兒表述圖形特徵,幼兒這個時候往往會表達不清楚,教師這個時候應該告訴幼兒正確的表達方式,如:"紅色的三角形綠色的小圓形"等等。另外教師的示範也比較重要,比如在活動中應該給幼兒示範正確的點數方法,示範排序方法、比較、對應方法。教師有意識的把學習數學的方法貫穿其中,這樣最終提高的是幼兒學習數學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四、數學活動內容的選擇

作為幼稚園階段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我想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要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二是數學要為生活提供幫助,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三是有一個基本的數學學習的方法。其中第二點是非常關鍵的,教師應該抓住身邊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教育,圍繞幼兒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讓幼兒學習數學知識,幼兒能隨時隨地學,不斷地積累學習經驗。如吃午點蘋果時,讓幼兒先觀察發現盆子裡有許多塊蘋果,小朋友一個人拿一塊,感知一和許多的關係。如我在午餐前,讓幼兒分發碗和勺子時,就引導幼兒發一隻碗後就在碗裡放一把勺子;做操時,一個小朋友站在一個點上等等,這個是比較多少的對應重疊方法。孩子們帶來許多水果來開展認識水果的活動時,帶領幼兒一個一個的點數,孩子們學習了點數。看天線寶寶的卡通片時,引導幼兒觀察四個寶寶不同的顏色和電線特徵就認識了顏色和圖形。這些都是教育,其實生活中充滿著數學知識,只要我們老師能夠注意觀察,教育的契機非常多。

五、數學活動環境的充分利用

幼兒與環境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豐富的環境刺激幼兒的感知,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注意為幼兒創設與數學活動相適應的教育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的機會和條件。特定的環境可使人產生相應的態度,情緒、情感。創設好的環境,可以激發人產生某種情緒的態度,強化人的某種行為,從而產生情景效應。如在"認識圓形"的活動中,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很多圓形的物品,在幼兒認識圓形的基礎上讓幼兒找出周圍的圓形物品參加活動。比如"區別多少、一樣多"的活動中,我將幼兒帶到了幼稚園的音體教室,以去遊樂場玩的形式首先請幼兒觀察遊樂場裡有哪些東西?並一一帶領幼兒點數,幼兒在點數的過程中有對周圍環境的熟悉,也有複習點數的過程,還有區別物體不同特徵如:大小、顏色等過程。環境的適當運用可以為活動的開展形成好的鋪墊。

六、數學活動開展的連續性

數學是比較規範、系統的一門學問,在幼稚園的數學活動組織中也應該注意到這方面。教師在安排整個學期計畫的時候應該是目標非常明確的,涉及到具體的活動內容應該是逐步遞進、有層次性。這個我們在一般的設計活動中都會注意。教師應該注意的是每個活動之間的隱形聯繫,後面的活動內容中有對前面活動內容的複習。在一個活動中幼兒不光是由新的知識習得,對舊內容也應有相應的複習,這個複習不是單純的複習活動,是可以通過材料的提供和隨機教育來完成的。

以上是我開展中班數學活動的一些心得和體會,最關鍵的是教師自身,教師只要做個有心人,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運用恰當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手法,不管是大班還是小班的孩子都是在數學的王國中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學習,從而感到無窮的樂趣。教師自身也會有一種成就感!我想我會繼續學習和努力!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0

(一)幼兒生活要“數學化”。

就是說在日常生活進行數學教育的滲透,鼓勵和支持幼兒發現、嘗試解決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的問題,體會數學的用處。教育建議中指出(15頁):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兒談論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狀,鼓勵幼兒聯想,並用一些相關形狀的辭彙來描述事物,關注周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數的信息,體會數可以代表不同的意義。如:發現生活中用數字作標識的事物,如電話號碼、時鐘、日曆、商品的架簽等;拍球、跳繩、跳遠可通過數數和測量的方法確定名次;在幼稚園一日活動中,我們要注意引導孩子去發現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孩子進餐時,我們可引導他們去發現眾多的一一對應關係;孩子散步時,我們可引導他們數數樓梯的台階,說說花草的數目、形狀、顏色;孩子玩沙玩水時,我們提供各種形狀的容器,引導他們感知容量守恆;孩子玩撲克遊戲時,我們指導他們學習數的組成、加減和序數;孩子整理玩具時,他們會按形狀、顏色、類別分類,在義賣活動中認識貨幣等等。孩子在輕鬆自然的一日生活中獲得了數、形、量的知識和經驗,既增強了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數概念。讓幼兒感知到數學在生活中無所不有,感知到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二)強調幼兒數學教學“生活化”。

就是在數學教學中,要讓數學教學的內容向社會延伸,讓社會生活進入數學教學,讓數學教學充滿時代的氣息和活力。在第二個目標第16頁教學建議中,句子開頭出現字眼的是“結合具體事物”、“結合日常生活”“利用生活和遊戲中的實際情境”、“通過實物操作”等,這就是說要使教學活動源於孩子生活,源於孩子好奇之事,引導孩子積極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探索、去發現、去體驗,讓他們親身感悟數學知識。教育建議中指出一些例子,如:結合日常生活,讓幼兒給桌子上的每個碗配上勺子時,在一對一配對的過程中發現兩組物體的多少;數蘋果、數梨,判斷蘋果和梨哪個多哪個少;在操作練習時,要注重選取生活中的實物讓孩子擺弄,如在學習數的組成時,可以給孩子提供鈕扣、蠶豆、花生、開心果殼等操作材料,讓孩子百玩不厭。在學習了“人民幣”,讓孩子練習使用人民幣時,可在角色遊戲中讓孩子學習換算等等。

下面再談談蒙台梭利數學和指南中數學的關係:

梭利數學的教學理念和“指南”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蒙台梭利數學教育,是在日常生活教育和感覺教育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它通過日常生活練習,激發和培養幼兒的秩序感、專注力、判斷力、手眼協調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從而使幼兒的一些內在特質得以發展。事實證明,這些內在特質正是幼兒在初學數學時的必備條件。幼兒對“數”是否敏感與感官智慧型的高低是密切相關的,蒙台梭利感覺教育正是根據這一點,設計了大量與數學教育相關的教具,以此來促使幼兒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就能夠熟悉數字,並對數字非常敏感。

蒙台梭利的教具也是來自生活,更有利於孩子的理解,如:粉紅塔、棕色梯、紡錘棒、數字與籌碼、金色串珠的換算、郵票遊戲等等。

《指南》指出(13頁):“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因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這不正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嗎?蒙台梭利教具它是遵循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發展需要的科學“兒童玩具”,這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從二十世紀以至今,能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的原因。

所以,我們要在《指南》指導下,在數學教學中注意引導孩子運用已有生活經驗與周圍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來學習數學,使數學教學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時代的氣息、生命的活力。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1

動手操作是幼兒數學課堂活動中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數學活動中選擇適宜的操作材料,能夠促進幼兒主動活動,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生動地呈現出來,使幼兒更好地感知數學,並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為將來進入國小、中學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數學活動中如何處理和使用好操作材料,我通過多年幼兒數學活動實踐,覺得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材料應體現數學概念屬性的主要特徵

幼兒數學活動中,教師提供的材料要從教育目標和內容出發,要把教師的教育意圖和要求融進材料之中,提供材料時應選擇那些與數學概念屬性特點有關的物體,如認識幾何圖形的教學,提供幾何圖形板、釘子板、火柴棍、畫剪工具材料等。生活中數字元號,字母符號等的套用,指導幼兒多觀察。筆者認為,重視幼兒數學表征能力的培養能使幼兒積累符號經驗,對其進入國小後“符號感”的.進一步建立乃至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材料應遵循數學知識內部的邏輯順序

在提供材料時要考慮適合每一階段表征特點的材料,即實物――圖片―符號標記。如學習“3”的組成,開始提供實物,如小動物模型片、果核、小棍等。在幼兒擺放實物中進行實物分解,3可以分成2和1,1和2;2和1合起來是3,1和2合起來是3。再用圖畫表示出物體分、合結果。數學活動中,按照數學知識內部的邏輯規律,指導幼兒摸實物、看圖片、識符號、寫數字,幼兒學得快,記得牢。

三、材料要適應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特點

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是數學教育的重要任務,求知興趣對幼兒智慧型活動有著重大的能動作用,在提供材料時 要注意誘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數學教育中提倡玩中學,提供材料要把玩具、材 料一體化,從而體現遊戲、學習一體化,寓教於樂。提供材料時要考慮幼兒學習的特點。小班幼兒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動作感興趣。到了大班他們學習目的性增強了,能為完成學習任務做出努力,重視學習結果和評價。

四、材料應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操作需要

幼兒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應重視幼兒的個體差異,允許他們從不同起點按不同水平、不同速度發展和學習。經過幫助使幼兒有所提高,逐漸達到目標要求。在提供材料中改變過去全體幼兒人手一份,統一學具的作法,應該提供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材料,照顧幼兒智力差異,給幼兒量力而行的可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從而增強自信心和獨立性。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2

隨著炎熱暑假的來臨,我們有迎來一個學期的結束,社會是高科技和知識經濟時代,幼兒教育需求也呈現多樣化,對幼兒教育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本學期我園以《綱要》精神為指導,結合《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課題研究,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開展了有計畫、有目的的課題教研活動,現將我們大班組的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

我們教研組內的老師都較年輕,經驗不是很足。而在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不學習就會落伍。為了使老師們在教學工作中有所提高,我們教研組加強了學習和實踐。首先是制定了嚴密的制度,保證每次的業務學習,人人參與,認真做好筆記。我們制定的計畫有教研組計畫、班級計畫、課題計畫等,在計畫實施過程中,教師們能及時進行反思,總結經驗與不足的地方。在業務學習時,大家能相互探討如何使課題內容上的更能吸引幼兒的興趣,及材料提供的多樣性等,使教研活動更加科學化、系統化。

教研組的實踐活動也形式多樣,我們每月制定詳細的課題內容和下月的重點課及組內的交流課。然後老師間相互聽課、評課,討論各自的優缺點使大家在課題教學中有一定的提高。也有大家同上一節課,如4月份的課題內容《兵兵為什麼肚子疼》通過組內老師各自的教學活動,再推選到園內上交流課,經過多次的評析,使老師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既是參與者又是投資者,同時也是受益者,教師間的互動,使得個人經驗和思考成為一種共享的資源。

還有就是加強考核制度,每周檢查備課本,指出各自的優缺點。每月抽查個案記錄、課後反思等,並對其進行考核。同時圍繞幼稚園工作計畫,開展各班競賽活動。如:安全知識競賽、家長開放日活動等。使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二.課題探討,提高教研水平

時代在不斷進步,對於每個人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需要我們老師具有更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叫高層次的專業發展。本學期,我們大班制定了《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課題,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加深內容,並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徵,及時增加有關幼兒性別方面的知識,每周四節課題課,教師能精心設計,並在上好課後及時進行反思,提高了自己對課題內容的理解能力。

在課題的交流、分享與合作中,在積極蒐集資料中,大家對課題的了解又進了一步,能從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有關自我保護的方案,進行分析、評價和反思,改進自己的教研。使我們的教學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每位老師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並及時肯定和表揚教師的長處,更好的發揮各自的優點。

在教研教學中,我們每位老師都在努力,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起提高。相信在我們教研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教研工作會更出色,有更多的進步。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3

一、教師如何進行知識更新

"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強調打破教育霸權,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兒童,相信兒童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兒童,俯下身子看兒童的生活,平等參與兒童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兒童,兒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的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么,怎樣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呢?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兒童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兒童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大腦,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兒童充分思考,給兒童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兒童說。這樣,兒童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三、感受壓力,增強信心

在這裡,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加大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等,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

注重實效,確定合理的培訓內容。正在推行的新課改,使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向探究性學習方式轉變,教師失去了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權威和壟斷,轉化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培訓中心構建了合理的培訓內容,使學員感到“受用”、“解渴”。通過聽課、座談等形式,就學員急需和困惑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培訓。開設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專題講座。學員們通過研討反思和不斷剖析,經過努力完成了富於挑戰性的問題,以高度的注意與濃厚的興趣投入培訓活動中。

校際交流,博採眾長。本期骨幹教師培訓挖掘全縣的優秀教學資源,通過交流,博採眾長。我們先後聽取了十幾節優質課。讓我們的眼界大為開闊,更新了我們的教學理念,薰陶了我們的心靈。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4

一、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回顧舊知引入新知。本課我通過主題的情境,一步一步地將學生引向學習內容,教學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充分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通過豐富的情景,引導學生用“同樣多、多、少、大、小、長、短、高、矮”來描述事物之間的量的關係,讓學生輕鬆自如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能主動地學數學。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建立起較強的數感。

二、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本課教學過程中,我尊重學生的見解,注重給予學生語言的鼓勵,學生用詞不當時委婉糾正。鼓勵學生髮表不同意見,尊重學生合理的選擇,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空間,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油然而生,學生逐漸地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了,提出的數學問題也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了。

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

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長短、高矮的比較並不是純粹的知識性的學習,而是一種體驗的活動。本節課,我通過“初步感知——直觀比較——操作練習”幾個環節的教學,使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比較的方法。因此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雖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讓學生進行有序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都能積極的參與,思維的火花不時的出現。

四、聯繫生活實際引導學習

在實際生活中,比較大小、多少、長短、高矮是經常遇到的,學生也較熟悉。所以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在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猜想、觀察、操作和交流,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學會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從矮到高排隊、判斷鉛筆的長短和尋找最近的路、看誰做得多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能力,發展思維。

五、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如:

1、有些學生性格有些內向,在活動的過程中不夠主動,我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忽略他們了。

2、給學生思考的思時不夠充足,老擔心內容上不完。

3、課堂的控制能力還有待提高。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5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現代教育觀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孩子以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孩子親身經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並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理解和套用。學數學不光是為了計算和套用,更不是為了無休止的做題;學數學,是在學一種化繁為簡,解決問題要有依據的數學思想,是在學一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應是數學課程的中心,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通過主動探索,發現數學,學習數學的過程。

一、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

只有樹立“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的教育觀,使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實現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進而喜歡數學。如:多翻閱報刊雜誌、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到兄弟園參觀學習、多利用網路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是無止靜的,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只有不斷創新和不斷進取,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二、教師必須要改進教學方法

教育家說:“玩具是幼兒的天使,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遊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遊戲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遊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採用遊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和思維力,多採用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稚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

三、在數學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護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提供一個愉快、和諧、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與體驗來學習。如:教“果汁吧”活動中,課前在數學角里布置一個果汁店的情景,店裡擺滿了空果汁瓶數個、白開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樣大小的紙杯10個、彩色筆等等。老師當果汁店的老闆。選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讓幼兒輪流當老闆和客人。這樣使幼兒在愉快、寬鬆的環境中學會了瓶子和杯子之間的容量關係,從而又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和大家分享了開果汁吧的樂趣,使數學知識原本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內容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選擇,要相似於幼兒生活,相似於幼兒心理發展,相似於動物性,相似於幼兒的好模仿、好戶外活動、好奇、好合群、好成功、好稱讚、好動、好遊戲。

四、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了解幼兒行為的真正目的,理解幼兒自發的學習數學的良好動機

教師應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傾聽孩子們的談話,了解幼兒表面看似錯誤行為的真正目的,避免誤解和傷害幼兒,保持他們永久的樂於探究身邊數學現象的欲望。幼兒的認知、體能、語言表達、社會技巧等能力的發展都是漸進的,經過學習而不斷積累、發展、成型,因此,幼兒教育是一個系統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五、根據需要創編體育遊戲

根據數學科的教育計畫,許多遊戲是讓小朋友在室內進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創編一些包含數學練習的室外體育遊戲呢?因為那樣既可以滿足幼兒戶外活動的需要,同時也能進行數學練習。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遊戲是可行的。

總之,只要我們有目的、有計畫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他們就一定能夠自覺地、毫無負擔地、積極地接受知識。這樣,既開發了智力,培養了能力,又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6

久聞上海一眾名師的大名,盼望著有朝一日能一睹其風采,沒想到5月11、12日夢想終於成真!衷心感謝長安教育辦學前教學管理辦公室老師的努力和辛勞!一天半的培訓,頗有體會。

上海名師最值得我欣賞和借鑑的是:名師的表情豐富到位,充滿活力。她們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熱情,並創設機會與條件讓幼兒大膽的發言、探索。教師教學流暢生動、思路清晰、小結到位。步驟清楚,每個提問都是為了引導小朋友思考,探索、發現為目的和出發點,每個環節結束後教師都用清晰的進行歸納小結,教師用幽默的話語使課堂上充滿歡笑。

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最深刻的體會是:第一,教師的教學設計一定要有創意,讓幼兒體會到學習源於生活,這樣幼兒的興趣才濃厚。第二,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要使教學活動輕鬆、有氣氛,幼兒態度積極、有激情,不但要教師選材好,準備充分,教具使用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激情,語言要貼切,易於與幼兒交流。第三,對數活動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理解,如開展數的教學活動應圍繞科學性、規範性、基礎性選材和設計等。

本次學習活動也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如設計活動時還沒有充分理解個別孩子的能力水平和差異等,如提問及評價的教學語言單一等,以後在工作中一定要以上海名師為榜樣,向她們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今後的工作對我而言,將是充滿挑戰性和意義性的,我需要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的去學習、觀摩和實踐,從而使自己不斷的進步,教學水平不斷的提高。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7

一、創設情境,激發主動。

興趣是學習之最重要的動力,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我們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為他們創設充滿氣味的學習情境,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我還利用幼兒好奇、好動、好問的心裡特點,緊密結合數學科學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幼兒感到真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促使幼兒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並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同步發展。

大家都知道幼兒對故事,小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幼兒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在遊戲中學數學,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在組織大班教學活動時,我就著手進行教學知識與遊戲相結合的實驗,結果表明,讓幼兒在遊戲中數學比單純的數學集體活動與操作活動效果還好。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數學與生活的遊戲結合起來,能夠使幼兒獲得有益的經驗,並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理解與套用,如:在複習整點鐘、半點鐘,我就用遊戲來報數。讓一名幼兒扮演公雞,我就扮太陽公公…...當公雞叫:“喔、喔、喔…...天亮了,太陽公公敲了六下鑼鼓,全體幼兒將時針、分針分別指著12和6,表示6點鐘。通過遊戲,幼兒扮演的各種角色參與活動,通過模仿與想像,體驗活動的樂趣。如:商品遊戲中,幼兒可以將商品分類擺放,在買賣的過程中,讓幼兒學會主動去購物、結賬,充分對人民幣單位有更高的認識。並且在買賣的過程中學習數的加減法。其他如:搶椅子、撲克牌遊戲等,可使幼兒比較10以內的多少、大小、學習數的組成分解、序數等知識,為幼兒提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與材料。

三、在教學中必須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別異。

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幼兒的能力差異是客觀的,是不以老師意志為轉移的。有的孩子思維敏捷、感悟快、一點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維遲緩、感悟慢、總不開竅。在數學中,讓孩子進行有層次的練習、也可以讓幼兒按不同要求練習。俗話說:“千人千面”。說明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個性化的表達方式,老師只有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們才能自由、大膽地表現自己。

總之,我認為在幼兒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方法。通過動手實踐、自由探索與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真正理解與掌握基本數學知識技能,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8

前幾天,幼稚園組織了學習。這次的學習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不管是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學,還是一名幼兒教師如何真正的走進孩子,真心愛孩子。都讓我得到了啟發和思考。

蘇老師的《幼兒數學教育的探討》給我們年輕教師又上了一節數學課。對幼稚園數學教育的各個內容都進行了梳理。從幼稚園數學教育目標的制定,幼稚園教育內容有哪些?和詳細的數量關係,都做到了詳細的說明和解釋。特別是數學教育內容中的數量關係很深刻。當蘇老師在講解這十二種數量關係,請我們說說這些關係是什麼意思,平時有哪些在教學中是有的?這一下還難住了我。有的數量關係我還真的不能就馬上給予很好的解釋。所以,我覺的在數學教育上關於有關理論的東西我還要學習,要對各和年齡階段的數學的一些目標,關係還要重新的學習。活動的課前準備還應更豐富和充分。

任老師的《走進童心世界》讓我感覺我又回到了那個剛剛從幼師畢業踏入工作崗位的那幾年。那時候年輕,積極,愛孩子。對幼兒有耐心。但是因為幼稚園工作的瑣碎,一些活動的增加,慢慢的我也出現了職業倦怠期。在人們的眼中,幼兒教師是一群活潑美麗的姑娘,每天帶著孩子唱歌跳舞,自由自在,非常開心。事實卻不然,幼兒教師辛苦的程度,外人難以想像。任老師在學習中提了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選擇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為什麼不開心的工作,而生命的價值在於生命本身,過好每一天,面向當下。以後我要積極,快樂的過好每一天,從“心”開始教育,拾回當初那顆愛心和耐心,走進孩子的童心世界。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19

科學家認為,教學是人類思維發展的體操,幼兒期數的概念和數學計算能力的發展,直接反映著幼兒發展的趨勢。

幼兒教育有其獨特的獨點,幼兒由於其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尤其喜歡遊戲和運動。而數學由於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遊戲和運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運動中學,就既可滿足幼兒的遊戲和運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根據這一理論,在組織大班教學活動時,我就著手進行教學知識與遊戲運動相結合的實驗。結果表明,讓幼兒在遊戲、運動中學數學比單純的數學集體活動和操作活動效果要好。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經驗和體會:

一、在遊戲中學數學

遊戲是個體主動的、自發的、愉快的自由活動。教育學家說:“玩是幼兒的天性,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年幼兒童必然會從事遊戲,除非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某種不正常狀況因而遭受痛苦,或者是被置於受到限制的環境。否則,他們是不可能不遊戲的,遊戲與兒童的關係更為密切,它是“兒童的工作”,但又不同於“成人工作”。將遊戲融入數學知識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遊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否則枯燥乏味的數學只能使幼兒敬而遠之。我總是採用遊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去,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教師教的輕鬆,幼兒學的愉快,數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1、結合角色遊戲學數學

角色遊戲,是讓幼兒通過扮演各種角色,參與到活動中,通過模仿和想像,體驗活勸的樂趣,創造性地反映其周圍的現實生活。可通過角色遊戲幫幼兒掌握基本的數學概念。如:在複習整點、半點時,可做遊戲“報時”,一名幼兒戴上公雞雞頭飾,學公雞叫“喔、喔、喔……天亮了”。教師扮演“太陽公公,敲六下三角鐵,其餘幼兒扮演“時鐘”將鐘面的分針和時針分別撥到12和6,表示6點鐘。

在數學活動中,還要接觸到事物的數量關係和空間概念,可在“娃娃家”或“小商店裡”,讓幼兒扮演“小店員”或“娃娃阿姨”表演賣商品的遊戲。還可以在“小診所中”,讓幼兒扮演“白衣小天使”的角色,給幼兒看病。還可以在“娃娃家”活動中提示幼兒清點娃娃的“數量”、玩具的“多少”,設計物品擺放的位置等。

在角色遊戲中滲透數學知識,既調動了全體幼兒的積極性,又注重了對個別幼兒的教育,發揮了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

2、結合結構遊戲學數學

結構遊戲中,幼兒在利用不同的結構材料時,要接觸到大、小、長短、粗細、寬窄、厚薄以及空間方位等數學概念,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掌握、熟練這些概念,在遊戲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如:讓幼兒明確用了哪類積木或插塑,應該放在哪個方位,哪塊應該放在上面,哪塊應該放在下面,哪塊放在中間,積木的形狀是梯形、三角形、圓形還是正方形、菱形,讓幼兒搭座“小木屋”等。藉助這些直觀形象的教玩具,能幫助幼兒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

3、結合音樂遊戲學數學

音樂遊戲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內容,滲透數學知識。讓幼兒在音樂中接受數學教育。如:在複習“8的分成”時,我們可以做“拍拍奏奏”的音樂遊戲。兒歌內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花籃手中提,七個果子擺七樣,每個摘了8個果,又有蘋果又有梨。七個阿姨七個樣,請你猜猜每個阿姨摘了幾個蘋果幾個梨?請七個小朋友代表七位阿姨,分別用紅、黃圓點卡片,擺出所摘蘋果和梨的數目,並說出相應的組成形式,如:第三個阿姨摘了3個蘋果5個梨,以此類推。

4、結合智力遊戲學數學

在智力遊戲中,可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推理能力及快速敏捷的反應能力。如:複習大於號、小於號時,把1—10的數字卡片,按單數在上,雙數在下擺成兩排,教師說“5和2比”,全體幼兒邊舉“>”的卡片,邊說5大於2。老師再說“4和7比”,幼兒邊舉起“<”,邊說“4小於7”。在複習對單、雙數的認識時,可做遊戲《神奇的花》。請一名幼兒做種花人,其餘幼兒集體朗誦兒歌:“神奇花,神奇花,風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開的是什麼花?”種花人可以回答“單瓣花”或“雙瓣花”,其餘幼兒分組手拉手相應的各種單數(1、3、5、7、9)或雙數(2、4、6、8、10)。

二、在運動中學數學

有人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的世界的,由於年齡特點,孩子們更喜歡運動,順應這一年齡特點,我注意將數學練習和運動即體育遊戲結合起來,讓幼兒在運動中學數學,收效也很明顯。

1、結合戶外遊戲學數學

我園幼兒大多數家庭來自農村。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在學習了數的組成後,讓幼兒到戶外活動時,讓幼兒撿些小石子,小樹葉或從家自帶玉米、小麥、大豆粒等進行數的分合練習,讓幼兒自己動手分一分,練習數的組成。在複習相鄰數時,可以做遊戲《找朋友》,讓幼兒在戶外站成一排,每位幼兒胸前掛張數字卡片(1—10),老師邊拍鈴鼓邊說:“嗨、嗨快上來找好朋友”。老師用點兵點將的形式點到一名幼兒,幼兒大聲報數,“我是×”。然後與這個數的相鄰數一起說:“嗨嗨,我是你的好朋友”。

2、結合體育遊戲學數學

體育遊戲是幼兒非常樂於參與的活動。幼兒可以通過蹦蹦跳跳鍛鍊體質、提高技能、學得知識。在體育活動中滲透數學知識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如:進行“投球”比賽,比較遠近。在複習1—7的序數時,在硬紙板上畫一幢樓房,一共七層,每層有兩個房間。56張小兔卡片,小雞、小鴨、鵝、狐狸、小熊、小烏龜、小花貓、小狗、小豬、小羊等14種動物的卡片。幼兒送小動物(小兔子除外)住新房,每種小動物住一間房,說說玩玩,每個小動物住在第幾層樓,誰和誰是鄰居。在複習10以內數的相鄰數、序數、雙數、單數時,可為每一位幼兒編上號,從小到大排成一橫隊。教師說:“請單數幼兒出列,然後再請雙數幼兒出列。請比某數大1或小1的數(幼兒)出列”。另外,通過訓練幼兒各種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還可以促進幼兒對空間方位和時間概念的認識。

3、根據需要創編體育遊戲

根據數學學科的教育計畫,許多遊戲是讓小朋友在室內進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創編一些包含數學練習的室外體育遊戲呢?因為那樣既可以滿足幼兒戶外活動的需要,同時也能進行數學練習。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遊戲是可行的。如:結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學,可創編《我給球兒來排隊》的室外遊戲;結合圖形的數學,可創編體育遊戲《跳房子》等。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有學者提出了讓幼兒從“操作中學數學”向“社會情景中學數學”的理論。總之,遊戲是幼稚園的基本活動,在各類活動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散點滲透,能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數學知識,發揮創造力、思維能力、想像力,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具體化、形象化,讓幼兒掌握得更牢固、紮實,從而達到幼稚園數學教育的目標。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20

數學教學活動是很多老師都比較頭疼的,覺得數學活動不好組織。曾經我也這樣覺得,每次數學活動的設計我都是比較困難,光看教案書上的教案組織活動,覺得實際操作起來都不是那么順手,今年又是新教材,我不得不根據幼兒實際情況設計數學活動教案,覺得數學活動並沒有想像的那么難,覺得數學教育活動其實很有趣,好的數學活動的開展然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

一、數學活動設計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思維方面還存在於具體形象思維,將數學活動設計成具體的情境,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是非常符合幼兒特點的,活動的效果也很好。如在“比較大小”活動中,我將活動設計為“去遊樂場玩”,讓幼兒坐椅子的過程中感知人數和椅子的多少關係,玩跳圈的遊戲中感知人數和圈數量的多少關係,抽獎票得到獎票進行比較感知每個人點卡的數量多少關係,非常情境化的設計,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掌握了多、少、一樣多。在如在“按照大小分類”活動中,我將活動設計成了“勤勞的小兔子”,小兔子去幫兔媽媽拔大小不同的蘿蔔並裝進大小不同的筐子裡,幫兔媽媽摘大小不同的蘋果也放進大小不同的筐子裡,孩子們在運動、勞動的過程中很自然的感受了物體大小的關係。在按照大小排序活動中,我設計的是“大毛和小毛”的活動,大毛和小毛分別是三個大小不同的圓按照大小的正逆排序而成,孩子們通過找到大毛和小毛很自然的學到了大小的正逆不同排序。類似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小班的數學活動設計成具體的遊戲,有一定情境性,可以加入體育活動,這樣活動能滿足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的學習,在運動中快樂的習得。

二、數學操作材料的設計

操作是幼兒學習數學的有效途徑,在小班數學活動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幼兒只有親身去操作擺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這是關鍵。在操作材料方面給幼兒提供的是幼兒所熟悉的、經常接觸到的,如在“認識圖形”中,給幼兒提供的是餅乾,買來兩種形狀的餅乾幼兒在吃吃、比比的環節中認識圖形。在“學習四以內的點數”過程中講活動設計成“水果舞會”,給幼兒提供了各種水果塊,幼兒按照要求製作出相應的水果串。在“按照顏色分類”的活動中提供的學具是幼兒喜歡的小汽車,幼兒將不同顏色的小汽車送到相應的停車場。操作材料的提供也應結合相應的活動情境,這樣活動更整體、完整。

三、數學活動中教師的指導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數學活動中老師的作用也是非常關鍵的,不僅只是單純的給幼兒提供材料和適當的引導,在很多時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圖形分類”活動中教幼兒分辨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圖形的時候,引導幼兒表述圖形特徵,幼兒這個時候往往會表達不清楚,教師這個時候應該告訴幼兒正確的表達方式,如:“紅色的三角形”“綠色的小圓形”等等。另外教師的示範也比較重要,比如在活動中應該給幼兒示範正確的點數方法,示範排序方法、比較、對應方法。教師有意識的把學習數學的方法貫穿其中,這樣最終提高的是幼兒學習數學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四、數學活動內容的選擇

作為幼稚園階段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我想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要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二是數學要為生活提供幫助,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三是有一個基本的數學學習的方法。其中第二點是非常關鍵的,教師應該抓住身邊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教育,圍繞幼兒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讓幼兒學習數學知識,幼兒能隨時隨地學,不斷地積累學習經驗。如吃午點蘋果時,讓幼兒先觀察發現盆子裡有許多塊蘋果,小朋友一個人拿一塊,感知一和許多的關係。如我在午餐前,讓幼兒分發碗和勺子時,就引導幼兒發一隻碗後就在碗裡放一把勺子;做操時,一個小朋友站在一個點上等等,這個是比較多少的對應重疊方法。孩子們帶來許多水果來開展認識水果的活動時,帶領幼兒一個一個的點數,孩子們學習了點數。看天線寶寶的卡通片時,引導幼兒觀察四個寶寶不同的顏色和電線特徵就認識了顏色和圖形。這些都是教育,其實生活中充滿著數學知識,只要我們老師能夠注意觀察,教育的契機非常多。

五、數學活動環境的充分利用

幼兒與環境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豐富的環境刺激幼兒的感知,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注意為幼兒創設與數學活動相適應的教育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的機會和條件。特定的環境可使人產生相應的態度,情緒、情感。創設好的環境,可以激發人產生某種情緒的態度,強化人的某種行為,從而產生情景效應。如在“認識圓形”的活動中,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很多圓形的物品,在幼兒認識圓形的基礎上讓幼兒找出周圍的圓形物品參加活動。比如“區別多少、一樣多”的活動中,我將幼兒帶到了幼稚園的音體教室,以去遊樂場玩的形式首先請幼兒觀察遊樂場裡有哪些東西?並一一帶領幼兒點數,幼兒在點數的過程中有對周圍環境的熟悉,也有複習點數的過程,還有區別物體不同特徵如:大小、顏色等過程。環境的適當運用可以為活動的.開展形成好的鋪墊。

六、數學活動開展的連續性

數學是比較規範、系統的一門學問,在幼稚園的數學活動組織中也應該注意到這方面。教師在安排整個學期計畫的時候應該是目標非常明確的,涉及到具體的活動內容應該是逐步遞進、有層次性。這個我們在一般的設計活動中都會注意。教師應該注意的是每個活動之間的隱形聯繫,後面的活動內容中有對前面活動內容的複習。在一個活動中幼兒不光是由新的知識習得,對舊內容也應有相應的複習,這個複習不是單純的複習活動,是可以通過材料的提供和隨機教育來完成的。

以上是我開展小班數學活動的一些心得和體會,最關鍵的是教師自身,教師只要做個有心人,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運用恰當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手法,不管是大班還是小班的孩子都是在數學的王國中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學習,從而感到無窮的樂趣。教師自身也會有一種成就感!我想我會繼續學習和努力!

幼稚園探究數學的學習心得 篇21

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經驗 以及園領導與其他老師的交流結合,我總結出幼兒數學教學的一些心得。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幼兒創設引發他們興趣的學習情境。

首先,必須明確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必須目的明確,要為教學服務。提出的問題要僅僅圍繞教學目標,而且要非常具體,要有新意和啟發性,這樣幼兒能理解問題的含義,才有可能來探索思考這些問題。

其次,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內容和形式。作為數學老師,在課程設計之前,必須充分的了解幼兒,幼而對於顏色、聲音、肢體動作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生的魅力去吸引幼兒,讓幼兒多感受、多運用,儘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下面就是我在大班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點總結:

一、創設情境,激發主動。

興趣是學習之最重要的動力,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我們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為他們創設充滿氣味的學習情境,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我還利用幼兒好奇、好動、好問的心裡特點,緊密結合數學科學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幼兒感到真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促使幼兒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並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同步發展。

大家都知道幼兒對故事,小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幼兒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在遊戲中學數學,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在組織大班教學活動時,我就著手進行教學知識與遊戲相結合的實驗,結果表明,讓幼兒在遊戲中數學比單純的數學集體活動與操作活動效果還好。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數學與生活的遊戲結合起來,能夠使幼兒獲得有益的經驗,並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理解與套用,如:在複習整點鐘、半點鐘,我就用遊戲來報數。讓一名幼兒扮演公雞,我就扮太陽公公…...當公雞叫:“喔、喔、喔…...天亮了,太陽公公敲了六下鑼鼓,全體幼兒將時針、分針分別指著12和6,表示6點鐘。通過遊戲,幼兒扮演的各種角色參與活動,通過模仿與想像,體驗活動的樂趣。如:商品遊戲中,幼兒可以將商品分類擺放,在買賣的過程中,讓幼兒學會主動去購物、結賬,充分對人民幣單位有更高的認識。並且在買賣的過程中學習數的加減法。其他如:搶椅子、撲克牌遊戲等,可使幼兒比較10以內的多少、大小、學習數的組成分解、序數等知識,為幼兒提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與材料。

三、在教學中必須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別異。

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幼兒的能力差異是客觀的,是不以老師意志為轉移的。有的孩子思維敏捷、感悟快、一點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維遲緩、感悟慢、總不開竅。在數學中,讓孩子進行有層次的練習、也可以讓幼兒按不同要求練習。俗話說:“千人千面”。說明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個性化的表達方式,老師只有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們才能自由、大膽地表現自己。

總之,我認為在幼兒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方法。通過動手實踐、自由探索與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真正理解與掌握基本數學知識技能,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