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在我心

有這樣一個畫面一直讓我非常的感動。我校的一名女教師一直帶病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就在前兩周的一天,這位老師突然發病了,記得當時我親眼目睹這樣的場景老師將整個身體附在牆壁上,此時的她已經全身發紫,當豆大的汗珠如流水般湧出她的身體時,她仍然用微弱的聲音發出了身體裡最有力的字眼:我沒事,休息一下就好了。

有這樣一個細節一直牽動著我的心。上周日下午,當我像往常那樣打開寢室的房門時,發現地上有三封信,原來是畢業班的孩子們留下的。其中有一封讓我印象最深:“李老師,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相信我一定能行的,你會鼓勵我嗎?我相信你肯定會的。”這是一個不大起眼的孩子給我留下的最深的感動。

其實,所有的學生都期盼老師的愛與鼓勵,都希望親近老師,和老師做朋友。教師,不僅僅應當傳道授業,更應在為人、作風、德行上做出表率,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互愛的關係。要和學生做朋友,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他們正確的引導,在待人和德行上給他們示範。正如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 “以身作則”,師德師風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做學生喜歡和崇敬的老師也是衡量師德師風的一個重要標準。多關心學生,多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當他們感受到你的愛和真心,自然而然地便會“親其師”、“信其道”,你也會 收穫一份難得的師生友誼,這對於教學的開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是很有幫助的。

除了道德、品性和作風外,教師的學識、才幹在無形之中也會形成一股影響力。無才無德,學生厭惡你;德才兼備,學生才會真心擁戴你。教師要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研究,不斷地實踐和反思,提高教學的水平和質量。老師,一個德高望重的稱呼,是否就可以因為這個稱呼而停止向前呢?絕不是!

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我們永遠都是學生。特別是語言學科類的老師更應加強自身學習。我本人是一名英語教師,對這方面的體會較深。世界在變,每天都有新的知識可學。我堅持用全英文書寫教案,每天瀏覽英語新聞,收聽bbc,voa等廣播,有時也做一些筆譯和口譯。通過這樣的堅持,我在無形之中也獲得了很多:專業知識提高了,視野開闊了,心境更豁達了,朋友更多了,學生也更喜歡我了。“學海無涯”,我也將在“英語和教學”之路上繼續鑽研,做專業素質強、綜合素質全面的教師。

為人師,優良的師德師風不僅是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如果時間凝固,畫面定格;如果我們能強忍自己的淚水,那么讓我銘記這樣一些名字:杜正香、向倩、譚千秋、袁文婷等——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教師們,他們都選擇了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孩子們的生命,還有許許多多教師一次又一次衝進搖搖欲墜的樓房救人。我們絕對相信,面對災難,每個人都會竭盡所能,但我們更相信,教師的職業操守里,“奉獻”從來就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字眼。是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教育,什麼是教育者。這份崇高永值我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