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區參觀學習心得體會

7月10日,我們37名黨代表、社區幹部參加了奎屯市委組織部安排的為期三天的赴伊犁學習考察活動。

這次學習時間緊,路途長,活動安排緊湊,學員們戰高溫、抗疲勞、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沒有一個同志叫苦叫累。每到一個站參觀,學員們都能認真聽、認真學。通過此次學習我們學到了很多社區的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受益匪淺。雖然有些社區工作做的可能還不完善,但學到了他們那種克服困難的精神。並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社區存在的問題和差距。肩上的擔子很重,我一定要把此次學習的經驗帶到社區與大家一同學習交流,為我們社區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為奎屯市的跨越式發展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奔赴伊犁之前,我們先參觀了奎屯市火車東站社區、康泰園社區、穗豐圓社區、康樂園社區、海納爾社區。對我市的社區工作有了新的認識。現結合赴伊犁學習考察的感想體會如下:

創新思路,激發活力,“七項措施”紮實推進基層組織整頓工作。

敦買里街道巴扎社區始建於1986年,轄區面積0.8平方公里,現住居民2045戶4631人,社區確定為重點整治社區,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也需要改進,針對存在的問題,街道制定了整改方案,採取了七項措施,狠抓落實,並加強督促檢查,經過一個階段的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和奎屯市火車東站社區的情況有所相似,屬後進社區轉化工作。他們的做法是:

一、抓班子、帶隊伍、抓管理、激活力

先是配強班子,最佳化隊伍。然後完善制度,提升素質,最後加強督促,嚴格考核。

二、創新服務載體,打造“十五分鐘社區服務圈”按照“完善政務服務、強化公益服務,擴大便民服務。

打造衛生服務圈,社區拓展社區衛生服務站功能,為居民提供就近的就診,健康諮詢,上門服務;建立健康檔案,開展經常性健康養生講座以及為低保戶收入人群降低收費等服務;打造文化服務圈 ;打造平安服務圈 ;籌集資金,在社區建設文體室、閱覽室、社區電教室;開辦了社區紅色影院,免費向居民開放;同時挖掘社區文化活動人才,先後組建桌球隊、少數民族樂器隊、老年舞蹈隊等文藝團體,組織居民參與社區大舞台,基層組織建設杯書畫展等活動來豐富了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打造平安服務圈,健全了社區治保委員會實施轄區穩定工作格線化管理,每個格線由一名“兩委”班子成員擔任組長,由若干名社區幹部、巷道長、十戶長任組員擔任組員。實行格線維穩工作,“一崗雙責”制開展格線內的治安巡邏,糾紛調解,自我聯防,維護轄區治安。同時強化社區警務室功能,落實民警24小時值守制度,解決治安問題。建立流動人口服務站,為流動人口提供辦理暫住證等服務,健全了社區和社區格線二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

三、名譽主任發揮作用,構建社區黨建新格局

作為我們奎屯芙蓉里西社區應借鑑的經驗,發揮名譽主任作用,把人民法官進社區這項工作更好的推進、延伸。真正為百姓解民憂。克難題,工作共做,資源共享。構建和諧社區。

四、推進"四議兩公開"工作機制,讓居民之花在社區盛開

敦買里街道巴扎社區特點:樓宇集中,牽扯下崗職工多,管理難等情況。為了解決下崗工人就業難等問題,打造了商業示範一條街;實施就業援助金、小額貸款,並提供了就業場所,為下崗工人創業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還開展文化長廊,居民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穩定了民心,提升了合力。我們芙蓉里西社區可以借鑑兄弟社區好的做法在社區門前,路的兩旁打造科普一條長廊,使科普工作更好的延伸,使科普之花在社區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