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心得體會

學習《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心得體會作為一名黨齡一年多的大學生黨員,我對黨在歷史上的豐功偉績和曲折坎坷都未曾切身經歷,但卻對她過去的歷史懷有濃厚的仰慕感與探索欲。本學期選修的這門課程,使我擁有了一個深入了解劉少奇生平與思想的契機。這對於一名黨員學生來說不僅僅是單純的歷史人物研究,更多的是對革命前輩、對優秀同志的學習與瞻仰,就如同是在聆聽偉人的教導與叮嚀。最近閱讀過的劉少奇同志著作中,《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這篇文章使我產生的觸動最大。我把整篇文章先後通讀了兩遍,又對其中的共鳴之處反覆琢磨、品悟,最終化成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本文。由於年齡、閱歷、環境等的限制,我的一些認識可能還不夠成熟、不夠全面,在此懇請老師批評指正。

(一)堅持信仰,奮發向上《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給我最大的震撼,莫過於劉少奇同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因為這份信仰,他一直堅持著黨和無產階級的堅定立場,堅持著自我進步與修養。文中說:“革命實踐的鍛鍊和修養,無產階級意識的鍛鍊和修養,對於每一個黨員都是重要的,而在取得政權以後更為重要。”這就把無產階級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鍛鍊和修養擺在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以劉少奇為代表的前輩們胸懷共產主義信仰,並以此為思想上的指引,開闢了空前的偉業。反觀我們現在的學生黨員,似乎缺少了一份信仰的堅定性。

回想我高三時加入黨組織的經歷,坦白來說那時心中並沒有一份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信仰,也沒有完全了解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的歷史使命。當時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多半是因為加入這個組織可以證明自己的先進和優秀,可以與一群志同道合的精英為伍。現在看來,我那時的思考還很不充分,認識還很膚淺。拜讀劉少奇同志的這篇文章,為我補上了關於信仰、關於修養的重要一課。

何時才能實現共產主義社會?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多時。路漫漫其修遠兮,那樣一個理想的社會在我們當前看來似乎是遙不可及的。每每思考至此,我便會感到信仰的飄渺。對於我的這一疑問,劉少奇在這篇文章中作出了堅定的解答。他說:“每一個黨員都應該愉快而嚴肅地下定自己的決心,來擔負實現共產主義這種人類歷史上空前偉大而艱難的任務。我們清楚地看到共產主義事業實現過程中的困難,同時,我們又清楚地了解這種困難是一定能夠在於百萬民眾的革命發動中完全克服的,絕不為困難所嚇倒。我們有廣大的人民民眾作依靠,完全有信心在我們這一代完成共產主義事業中一段大工程,同時也完全相信我們的後代能夠完滿地完成這個偉大事業的全部工程。”這番話給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啟發,我的視野開始擴展,認識到了雖然我所處的時期只是共產主義道路上的很小一段,但卻也是承前啟後的、必不可少的一段。進而我認識到,我在學習、生活中所做的每一個努力都是在這條道路上前進的一小步。如此一來,便不能因為理想的遙遠而消極,也不能因為道路的長遠而不思進取。我更加懂得了,即使個人力量是渺小的,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也應該時刻保持著為信仰而努力的奮發向上的姿態,承擔起自己的那份責任。

(二)積極修養,腳踏實地作為一名普通學生我常常想,像馬克思列寧那樣名垂青史的偉大思想家是遙不可及的,他們的學識和境界是我們普通人如何努力都無法達到的,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竭盡全力去學習他們的思想、靠近他們的品格呢?劉少奇的這篇文章也給了我答案。他說:“《孟子》上有這樣一句話:‘人皆可以為堯舜’,我看這句話說得不錯。每個共產黨員,都應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努力鍛鍊,認真修養,儘可能地逐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質,不應該望到馬克思列寧主義創始人那樣偉大的革命家的思想和品質,認為高不可攀,就自暴自棄,畏葸不前。”這段話對我來說起到了當頭一棒的效果。我突然發現,那些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遙不可及、無從學起的想法,都是在為自己的懶惰和安於現狀找藉口,是在推卸自我修養、追求進步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