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焦裕祿精神:歷久彌新的焦裕祿精神

早在1990年,xx在福建工作時,便寫下追思焦裕祿的一首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並作了注釋,發表在7月16日的《福州晚報》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xx把焦裕祿看作衡量廣大黨員幹部的重要標桿。

XX年3月31日至4月3日,時任國家副主席xx來到蘭考縣調研,在全縣幹部民眾座談會上,xx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

xx這樣評價焦裕祿精神:“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艱苦奮鬥、執政為民的強大思想動力,永遠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此外,xx在講話和文章中還多次提及“焦裕祿式”優秀幹部。“像領導幹部的好榜樣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樣,做一個親民愛民的公僕,做一個忠誠正直的黨員,做一個靠得住、有本事、過得硬、不變質的領導幹部。”

雖然焦裕祿離開我們已經有半個世紀,但焦裕祿留下的精神卻歷久彌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親民愛民的焦裕祿精神依然具有其寶貴的實踐價值及教育意義,在黨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推動下熠熠生輝。

今年3月,xx在蘭考調研時指出,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與焦裕祿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凡事探求就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雖然時代在不斷變化,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中國共產黨的價值理念並沒有發生變化。”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李民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面對物質條件的改善、權力的擴大,廣大黨員幹部仍然需要發揚焦裕祿精神中所倡導的親民愛民、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因此,焦裕祿精神在當代依然具有豐富而寶貴的時代價值,它不光反映了黨的性質和宗旨,也是黨的價值取向中最核心的東西。

李民指出,在新時期,少數黨員幹部脫離民眾、精神懈怠,一些政府部門“為人民服務”意識逐漸淡化,與民眾“脫節”現象嚴重。針對此類現象,廣大黨員幹部更應該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整頓幹部作風,完善工作機制,規範幹部的一言一行,從而真正做到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艱苦奮鬥、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