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永遠年輕學習心得體會

電影《焦裕祿》我不知觀看了多少遍、流過多少次感動的眼淚,焦裕祿那高揚信仰的旗幟和心中裝著人民、對黨無比忠誠的崇高風範,久久地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公僕、幹部的好榜樣。自焦裕祿同志1964年5月14日因病逝世距今已有48年了。48年來的風雷激盪,中華大地卻依然記著焦裕祿這樣一位共產黨人的名字,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

焦裕祿在蘭考只擔任了1年零3個月的縣委書記。他去世後在蘭考安葬時,一鏟鏟蘭考土灑在他的棺木上,人們看到的是老百姓撕心裂肺地呼喊、悲痛欲絕地痛哭,送葬隊伍綿延數里。看到這個畫面,我實在想不出最好的詞語來形容人民民眾對焦裕祿的懷念。

我曾親耳聆聽過焦裕祿同志的子女和焦裕祿同志身邊的工作人員飽含深情的講述焦裕祿的故事。幾十年來,焦裕祿精神歷久彌新,猶如航海中的燈塔,始終是我前行的精神動力。他用“孺子牛”精神,鞠躬盡瘁為人民,無私奉獻;他牢記黨的宗旨,心繫百姓,抗風沙、戰鹽鹼、排內澇、堵風口、栽泡桐,為蘭考人民造福;他把人民裝在心裡,唯獨沒有他自己;他實事求是、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敢於負責,所以他贏得了老百姓的擁護。

1962年,年僅40歲的共產黨員焦裕祿,在凜冽的寒風中調任蘭考縣委書記。迎接他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剛剛經歷了3年自然災害的嚴重侵襲,“人窮災大”的淒涼景況。為了使蘭考人民能擺脫窮困,一個共產黨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祿走進了蘭考這片荒蕪的土地,走入了血肉情感的蘭考人民民眾中。雖然他帶領蘭考人民艱苦奮鬥的時間只有短短的400多個日夜,但是,他卻留下了閃光的焦裕祿精神,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終身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我們的黨已經走過91年的光輝歷程。現有8000多萬名黨員,絕大多數黨員的信仰是無比堅定的,自覺踐行宗旨,為民謀利造福,積極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科學發展。但也有一些黨員程度不同地存在著信仰危機,缺乏為黨工作的積極性和為民服務的動力。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我們的黨面臨著四大危險、四大考驗,xx諄諄告誡我們一定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所以,在新的歷史時期,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弘揚焦裕祿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今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xx在蘭考縣委報送的情況匯報上作出重要批示,對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提出了明確要求。學習貫徹xx同志重要批示,持續弘揚焦裕祿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機關黨組織,要進一步把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擺上重要位置,創新形式,豐富載體,大力宣傳,全面學習,深刻領會,求實求效。作為黨員幹部,要自覺的以焦裕祿為榜樣,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實際行動推動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與科學發展。

一學焦裕祿,堅定信仰葆本色。信仰是共產黨員的靈魂和生命力所在,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共產黨員都要高揚信仰的旗幟,堅定正確的信仰不動搖。焦裕祿身為縣委書記,與民眾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身上沒有官氣、闊氣,始終以艱苦奮鬥為榮,他的奉獻精神和服務精神體現了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堅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