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範文3篇

職務:拍攝組組長

為回響省黨委、省團委、校團委積極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號召,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到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面,並結合省委宣傳部、團省委和省學聯共同倡導的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及實踐地的具體情況,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團委將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23日至7月27日,華南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17名志願者到廣州市蘿崗區進行暑期社會實踐和服務活動。這次活動得到了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了蘿崗區玉岩中學的肯定,使得我們這次活動能夠如期順利地進行。

我們的服務隊分成8個小組:支教組、調研組、宣傳組、文娛組、維修組、通訊組、後勤組、拍攝組。這次活動,我們拍攝組的任務就是負責三下鄉期間各個活動的拍攝工作以及隊歌mv的拍攝和後期製作。

雖然我們都是分了小組來進行工作的,但是我們是一支隊伍,是一個集體,大家在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前提下,都積極的去幫助其他組來完成工作,很好的體現我們的團隊精神,例如調研這一塊,在之前我們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難與挫折,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一一化解了,最終我們還是完滿的完成了我們的調研工作。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讓我們增長了見識,讓還明白了團隊的重要性和活動的意義所在,要完成一項任務是要靠多方面的配合和積極行動的,當然,前期準備也是非常重要的,考慮方面要周全,安排要合理,目標要明確,同時還要有突發情況應急措施,做好了這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完成任務不僅僅是把一個活動辦好,完成後就算完成任務,完成任務還包括了活動結束後的收場工作。總之,辦好一個活動是需要很多條件的。

職務:科技組組長

甘苦並行,收穫一份喜悅

“三下鄉”,更準確地應該說是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個名詞這個活動使得我豐富而懵懂的大一生活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注定要讓這個假期在我記憶里留下精彩的筆畫。“三下鄉”,從大學一開始的時候已經聽過,但卻並未深入地了解,直到這個學期將要結束的時候,才朦朦朧朧地去參加籌備工作,了解各種各樣的相關事宜。

籌劃和組織的過程算是這次活動最具挑戰性的,雖然有師兄師姐們的帶領,但很多事情落在自己頭上的時候又是那么的迷茫,計畫書,活動方案,各種的構想和安排都是那么的繁雜卻又必不可缺,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計畫好預想好活動時的安排,一次次地再討論,就期待著用行動和汗水去實踐這些構想!

xx.7.23,我們社會暑期實踐隊伍啟程的日子,事先的準備已經足夠充分,隊員們也懷著一種期盼而愉悅的心情隨著汽車的移動來到了蘿崗區的玉岩中學,畢竟要將理論變為行動又是另一項的挑戰。到達後緊接的是一連串的忙碌,就這樣在忙碌和奔跑成完成了首項工作---“師生交流會”,在這次見面會中,我們都感覺到一份責任感和感到自己的長大,雖然是忙碌,但也是忙得有條不紊。這場活動的成功已經奠定下來了。

接下來的活動都在計畫中順利地進行,ps的課程,互動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隊員們傾盡所能去講說ps的技巧而且手把手地教導他們,小同學們也樂於其中,接下來我的工作就轉移到調研和義務維修,大街小巷地奔波著,即使這幾天的天氣時而會飄著小雨,還有我們不熟悉當地的街巷,就這樣探索著,一天兩天,還好能夠完成了活動的內容。可能奔波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嚴肅而緊張的,活動完成的那刻,我們都從心底笑了,收穫了辦活動的經驗,驗證了一些人生的道理,也使這些小組成員的心近了。

在雨後總是能見到笑臉,當人投入到一項感興趣的活動並會為他心甘情願地付出,那種感覺是說不出的美好,時間更是在飛逝,在汗與笑中,我們向他們揮了揮手,心裡有著青春的苦澀同激昂,依依地離開了玉岩,但我想小朋友們的情誼和隊員們的情誼是永久沉澱在心底的。經過了這次,也是我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接著就更有信心地完成未來的工作,更成熟地處理一些事情了。感謝這次活動給我帶來的許多許多……

職務:調研組組員

我們的暑期實踐從7月23號到7月27號,5天的暑期實踐很快過去,但就是這短短的七天我們得到一生中難於得到的東西——團隊的精神、堅強的意志、真摯的友情-----我們沒有虛度這七天。

由於此次我們實踐調查的課題是《調研南粵雙轉移 共建和諧新廣東》,所以在實踐的這幾天裡我們一直在蘿崗區各鄉鎮的大街小巷奔走,在居民小區、企業與政府部門、市區街道都留下了我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