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體會:觸摸感動

細細回味著,突然發現,這些孩子已經一下子給我儲存了那么多感動與喜悅,那些感動數不完,但喜悅已經寫在了臉上。

意猶未盡,溫暖你我。

當我知道他們是來自那邊的山村時,一種感動用上心頭;當我知道他們因為家裡太遠而不吃中飯時,一種心疼的感覺又會湧上心頭;其中有一個叫做廖麗明的,每天都沒吃中飯,那天我和他一起吃一份小小的飯菜時,只有幾塊小小的南瓜和幾根土豆絲,我們你一口我一口,他看著我笑,笑得很燦爛,那么簡單的菜,他卻讓我覺得好香甜。從他的眼神里,我讀出了天真與純潔,他就像那裡的天空,很藍很藍…

那裡的孩子也是一群感性的孩子。那天,大班有個男孩被蜜蜂蟄了一下,結果頭和眼鏡都腫了。我給他連續擦了2天的藥,第3天我去問他是否好了的時候,他的眼淚都快溢出來了。小朋友,你知不知道,你那個樣子有多感動我啊!當他們知道我們明天要離開的時候,他們就都不說話了,只是呆呆的站在那裡,他們那種比小狗還要溫順的樣子讓我不捨,讓我心疼…離開那天,他們一個個都苦洪了眼,他們說要我們明年再過去,到時候一定要比今年長很久。看著他們哭,我就更加難過,我不敢看他們哭,因為我怕我更加捨不得。擁抱吳阿姨的時候,我倆都哭了,我說:“吳阿姨,我明年一定會再過來的”。說完,我就跑了,因為我不想讓吳阿姨知道我有多么不捨得,我不想因為我的傷心讓吳阿姨和校長更傷心。汽車開動的時候,我看見好多孩子都在掉眼淚,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我已深深地愛上了這裡,愛上了山,愛上了水,愛上這裡淳樸的村民,還有這天真無邪的孩子,模糊的視線中,我看到了愛在山間飛揚…

點點滴滴,與你同在。

那些畫面,一遍又一遍地在我面前閃過.有廖麗明圍著要我講故事的畫面,有靈美捧著百合說送給我的畫面,有我們一起放牛時候的背影,有和孩子一起玩老鷹抓小雞的畫面,有我與孩子一起挑戰的場景,有吳芬小朋友親吻我的模樣,有廖麗明餵我吃東西的模樣,有廖雪梅大聲配合我的模樣,還有那些孩子一遍又一遍和我練習舞蹈那認真的樣子…我坐在車上,淚流不止。

我記得吳阿姨和我們說過,這大山的孩子,是最真實的。是的,在我心裡,他們就像小天使一樣純潔,美好。校長和吳阿姨說,感謝我們給孩子們帶去的,而我卻想說,我想謝謝孩子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感動!在他們身上,我感受陽關與溫暖,我們更加懂得我們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帶給孩子們和老人們快樂的同時,其實我們自己也是在收穫感動和快樂。看著那些破舊的房子,和年邁的老人,我們真的想多陪陪他們,在他們身上,我強烈的感覺到,為人子者,常回家看看…家裡年邁的父母孤單的生活著,他們不要求你們能給他們多少錢,他們要的只是你們常回家看看啊!

同在一片藍天下面,我們生活得無憂無慮,但那些孩子卻那么辛苦,或許,他們並不覺得自己苦,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有點孤獨,有點思念爸爸媽媽,有點羨慕家人都在一起的生活,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多關愛他們一點,多關注他們一點,讓我們的愛陪著他們一起成長,讓他們快快樂樂的長大,學會愛自己,也愛別人。也讓我們多關心一下那些孤寡老人,讓他們感受到社會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感受這份真情的存在,我會儘自己的努力,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同樣我也希望,社會的愛心人士能多心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就變成美好的人間。

經過這次的支教活動,我們也成長了很多,懂事了很多,可能是因為被溫暖了吧!經過那次掉牛事件,作為團隊的負責人,我真的有感覺,隊員的安全比我還重要,那種希望,如果要受傷那就是我好了的感覺那么強烈。讓我深刻的理解什麼叫做責任。我覺得,這種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它讓我們學會如何更愛別人,它讓我們知道愛一直在心中…我會記住那些感動,那些人,那些事,我們會一直記得,讓愛飛揚!這次活動中的不足,我一定好好總結,爭取將下一次辦得更好!

心中有夢,夢如風箏,讓愛飛揚!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