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交流會學習體會

根據自己承擔的教學工作和分管工作,針對本次交流會中學習收穫,最想說的就是感到一種緊迫。最想做的是在實際中做好重點工作。

一、目標的定位

“只修改手段,不修改目標。”目標倒退法

計畫一旦制定,那是經過思考的,一旦遇到問題,不要立即修改,要找方法對策,去克服問題。比如,魅力5分鐘,老師就想去掉,學校就堅持執行,自身來說,他挺麻煩,學生準備不好,說的能力總會提高不大。背不過,課本還被不過來---不斷反思,我讓大家說問題,我把開學初我的對策講出來,大家還是很認可的。找個夾子,開始全部找故事寫出來,全部上交,先空出兩周做好準備,在排好順序,提前一周下發需要講的學生做準備。講完後接著寫感想,午讀後接著上交夾起來。就在閱報欄區域。(美麗五分鐘)張盼、晶晶接著要夾子“這個方法很好,我們也要試試”。辦法總比問題多。

重申本學期的教研計畫中的目標,覺得問題不大。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學習提升年活動方案”。

2. 深入實施校本培訓,完善教師自我發展評價活動,促進教師自我發展意識。

3.用課題發展教研。深入開展各類各級課題研究工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那么,問題就在具體措施上!

工作面面俱到很難有較大突破,時間不允許,精力也不允許。既忙碌又散亂。那么,圍繞這三個目標,提出:一個切入點:學習提升年活動方案。一個“以終為始”的大事:課題研究發展教研。一個亮點活動:維護完善好“教師自我發展評價活動”,給教師自我發展的自由與空間。

二、工作管理分類:重要  緊迫 不重要  不緊迫

先蒐集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善做重要而不緊迫的事》(摘自人民論壇)

現實生活中,人們習慣於根據事情本身的輕重緩急,分出既重要又緊迫、重要而不緊迫、不重要但緊迫幾種類型來,並採取不同的對策。這原本不錯,但實際情況是,有很多重要而不緊迫的事,往往因為時間要求不太急,便一拖再拖,始終沒時間去乾,甚至越拖越糟,以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學習。這事太重要了,不過卻並非一定要在某天完成某項學習任務,今天工作忙就可以放在明天。結果在一些人那裡,因為可以放一放,就一直明日復明日下去。暢銷書《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認為,達到事業的至高境界,需要經歷至少1萬小時的刻苦學習,也就是連續xx年,每天3小時,任何人都不例外。學界流行的“知識折舊律”顯示,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就會折舊80%。人才學中的“蓄電池理論”表明,一塊高能電池的蓄電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斷地進行周期性充電,才能可持續地釋放能量。身處資訊時代,要想不落伍、不掉隊,就要做學習的“快手”,在變革速度上先人一步。只要學起來,學習永遠不晚。

又比如規劃。沒有規劃,就如同盲目行駛的船隻,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規劃設計原本是幹事創業的龍頭,應當在第一時間完成。但有時因為當初誤了,規劃失去第一時間約束,也便成為可以放一放的重要事。許多人懼於規劃需要“而今邁步從頭越”,怕動作太大、傷筋動骨,結果越拖越被動,再行規划起來已是尾大不掉了。一些城市規劃布局不合理,使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就源於當初沒搞好規劃,意識到規劃重要卻沒能及時糾正,到了非重新規劃不可的地步時,其勞民傷財之嚴重不禁令人慨嘆“早乾什麼去了”!發展規劃如此,人生規劃亦然。一些人夢想和計畫受挫,往往是由兩個小問題導致的:早上起不來床,晚上下不了線。不抓緊、抓不緊、不緊抓,規劃擱淺,夢想落空。

再比如健康。“不少人把思考交給了電腦,把聯繫交給了手機,把腿腳交給了汽車,把健康交給了藥丸”。沒有人不知道健康的重要,有些人卻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把適度運動和合理飲食這兩位“良醫”拒之門外。還有些人任由心浮氣躁、攀比嫉妒等“毒素”在體內潛滋暗長,卻遲遲不願讓感恩、寬容的陽光灑滿心田。身體保健需趁早,心靈營養更需及時,拖延不得。

還比如行善,只要利他,凡事皆善,不必等到發達時;比如盡孝,孝不能等,否則徒留“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比如人才培養,等到人才斷層斷檔、青黃不接時再去培養,事業早被耽誤;比如構建和諧人際關係,“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怕是不那么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