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總書記“馬上就辦”精神心得體會

“馬上就辦”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句口頭語,就是遇到事情絕不拖沓,“說辦就辦”立竿見影。儘量縮短民眾辦事時間,以最快的速度辦結。跟“立即就辦”“立馬就辦”的意思一樣。杜絕“能為不為”、“能辦不辦”、“能快不快”現象的發生。是治癒“推諉病”、“冷漠病”的良方。

“馬上就辦”文字很簡單,語言也很樸素。但簡單樸素的文字背後隱含的是一種行政理念、一種對事業的態度和一種工作作風。拒絕藉口,排斥“打折”,有求必應,應之必辦,辦之有果,果必滿意,是一種務實為民的執政理念和信念力量,全新的管理機制,杜絕行政惰性、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督察政治,一種立說立行的高效作風,真正從行動上體現出“民眾利益無小事”和以人為本的責任意識。這是政府部門踐行服務宗旨、改進服務質量的惠民之舉,也是提高行政效率、改進工作作風、轉變政府職能的有益嘗試。重在“馬上”、貴在“辦好”。“馬上”二字給行動加上了時效,“就辦”二字給民眾吃了“定心丸”。

“馬上就辦”不是以一種話語的方式、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行動。是無障礙運轉,路徑順遂、通暢,沒有“梗阻”、掣肘和羈絆。是理念更是行動,是作風更是服務,是措施更是機制,是載體更是環境,是意識更是導向,是作為更是責任,是民眾對政府的迫切呼聲,是服務發展、推動發展的迫切需求,它蘊含了執行力、行動力、落實力、文化力、倫理道德層面的自律和自覺。

環境是對外開放的第一競爭力,“馬上就辦”事關政府形象,事關發展環境。不僅要講求辦事的速度和效率,更要強調辦事的質量和成效,辦就要辦好。“馬上就辦”是工作態度,“辦就辦好”是工作目的。

抓住民眾意見集中的問題,切中辦事效率低下的要害,彰顯政府部門直面意見、正視問題的勇氣和魄力。它要求今天的事今天辦,明確的事當下辦,能合辦的事不分開辦,能一次辦的事不分次辦,對上級交辦工作“立即辦”、本職工作“高效辦”、民眾合理訴求“靠上辦”、其他事項“及時辦”,能夠“馬上辦”的事情不要“拖著不辦”、“過後再辦”,從而達到提速增效的目的。能辦的事“馬上就辦”,“不能辦”或“不能馬上辦”的事要有個交待,給當事人解釋清楚,爭取民眾的理解和支持。

“馬上就辦”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這正是我們最迫切需要的,給人的爽朗明快一樣,為自己的工作樹起一面鏡子,它展示給人的是視民眾之事為己任的公僕精神,以高質高效為特色的現代政府特徵。其實是‘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是黨一貫倡導的負責精神的具體體現。突出了行動者的主觀能動性、道德意識、公平和公正理念。從中讀出為民的深情,讀出公僕的真情,讀出民生的重要。

“馬上就辦”不是立等就辦 也不能越位違法去辦,也是要按照合法程式來辦事,只是讓運行程式最簡化,不再那么繁瑣,辦事運轉時間更短,不再那么拖拉。

實踐充分證明,事業興衰,成也作風,敗也作風。“民之權”乃“官之責”,很多起碼的“民生訴求”,都應“馬上就辦”,而不該“空喊口號”。哈佛大學人才學家哈里克說:“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習而一事無成。”拖沓推諉,敷衍塞責,能馬上辦的事,也要“研究研究”,一拖再拖,勢必“拖”壞領導機關的形象,“拖”垮領導幹部在民眾心目中的威信。不馬上就辦,失去了時間緊迫感,目標就會離你越來越遠。一切理想都毫無價值,計畫渺如塵埃,目標也不可能達到,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

要成為一名最優秀的領導幹部,要從我做起發揮標桿作用,不斷開闢解放思想的新境界,開創後發趕超的新局面。要為“馬上就辦”想辦法,不為不能“馬上就辦”找理由。以“馬上就辦”的方式去執行,挑起擔子,叫響“看我的”、“跟我上”。凡是能夠馬上就辦的事項,一律實行“馬上就辦”,真正把“事不過夜”、“立說立行”、“馬上就辦”的工作理念貫徹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中。各司其職,從細微之處入手,做到大事和小節“都不誤”,有效解決機關中存在的“坐等靠要”依賴心理、“庸懶浮散”惰性心理、“冷橫蠻硬”衙門作風、“低慢拖差”辦事效率等作風頑疾。

要以強烈的大局意識、發展意識來抓“馬上就辦”。大力倡導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思想上求實、作風上務實、工作上踏實,對工作傾注心血,為事業燃放激情。在敢為上動真格、在能為上下工夫、在有為上見實效,形成“馬上就辦”風氣,是民眾所盼、民心所向,勢在必行。“馬上就辦”是能力、是作為。努力實現領導幹部的思想大解放、素質大提升、作風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