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法學習體會

我認真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學習義務教育法後我發現,《義務教育法》的立法理念有了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個立法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真正給學生以發展的空間,同時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充分的發展空間,並明確了對義務教育質量的要求。國家鼓勵學校和教師採用啟發式教育等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我認為這是我們教育教學改革中最本質的內容,是我們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從另一方面來理解,這也是對應試教育的抨擊。

應試教育是中華民族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積澱。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又給青少年和家長造成一種壓力,再加上我們選拔人才的體制,招生的制度就把應試教育變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很難改。在這種情況下,溫總理也旗幟鮮明地提出應該讓學生主動地學習,要注重能力的培養,這點非常重要。

人際交流能力,包括中英文語言能力,是衡量一個人素質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這種能力應試教育是培養不出來的。如果悶著頭,僅僅是灌輸知識和考試,會產生很大的問題。之所以出現學生自殺現象,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從國小到中學再到大學,特別是在偏僻地區和農村,在家裡家長不讓參加勞動,就讓關起門來“讀聖賢書”,結果這些學生最會聽課最會考試,能考上好大學,能考上研究生,但不會人際交流、不能適應社會。我們如果在課堂上缺少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也沒有學生之間的互動,個人封閉,相互隔絕,只會考試,今後就必然無法在社會上生存。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培養他們與人溝通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獲取知識的能力、學習的能力。

第五章專門對教育教學作出規定,要求保證教育教學的質量, 第一次將素質教育明確寫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符合教育規律和身心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強調要“把德智體美有機地統一在教學的活動中”,還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這些內容必然影響到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為。我們要實施並完成高質量、高水平的義務教育。時代需要創新型人才,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善於發現問題是擁有創新精神的種子,勇於實踐則是實現創新的關鍵,因此,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我們一線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應真正轉變觀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創新,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自由徜徉”於學校內外、課堂內外、課文內外、學科之間,改變過去的“重分低能”和“書本奴隸”的狀況,教師要加強教學的實踐性、開放性和彈性,以順應時代 。

作為一名教師,應嚴格遵守義務教育法,依法執教,愛崗敬業,作到既教書又育人,為培養新一代而作出最大的努力,這樣才得以使我們的事業走向輝煌,使我們的教育對象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