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考察學習體會

xx年10月8日至12日,我很榮幸參加了對xx省xx一中和xx十七中的考察學習。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刻體會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有意識地回到歷史、回到傳統、回到文化的視野來創建特色學校。特色學校的“特色”,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取向,特色學校建設的核心已經成為學校文化建設。xx一中打造了他們的“和容”文化,xx十七中積澱著他們的“尚美”文化。兩所學校都有相同的辦學理念,那就是“聚名師,辦名校”。xx一中的老師們有一種甘於奉獻精神,十七中的老師們更多體現一種尋“路”的智慧。

一、xx一中考察體會

1、校園建築布局和諧、有序,四棟教學樓和四棟學生宿舍獨立、對稱,互不干擾卻又方便教師、學生開展教學。使我們都共同感嘆學校在設計建設時的科學分析與遠見。

2、教師隊伍善專研,樂奉獻。學校在各種國內甚至國際大賽能夠屢屢奪取大獎,與每位教師提供的親情化、全方位的服務密不可分。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付校長介紹學校從高一入學開始,就把每個班的學生分成9個“共同體”,每個“共同體”由6名學生和1名指導教師組成,教師不光要教書,還要育人,而且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和學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這可以算是一個和諧溫暖的“小家庭”,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關心。這樣,學習有困難,家庭有困難,心理脆弱的學生,更能健康成長,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我覺得這才是實實在在愛的教育。10月8日下午,我有幸聽了高一年級李朝霞老師的一節歷史公開課。這種一周一人一節公開課的做法,已經成為學校老師的教學常規。李老師準備很充分,學案導學使學生對新課教學內容輕鬆吸收,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材料充實且生動有趣,課堂教學中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思考解決,詳略得當,師生課堂交流無障礙,課堂氣氛活躍,使我不得不佩服一中老師的嚴謹與認真。

3、學生的勤奮、自覺。走進一中的校園,看到學生都是忙忙碌碌的。尤其是下午放學,學生只有30分鐘的吃飯時間,緊接著的就是晚自習。實際上,我覺得一中學生的成績,也不完全是因為學生基礎好而獲得,主要還是學生自身的刻苦。學生為何能靜得下心讀書,主要還是源於他們的自覺。學校領導介紹說他們的老師並沒有像我們一樣來學校賠學生上晚自習,他們周六也沒有組織學生上課,當時我們都挺驚訝,那學生的成績如何提高?實際上,這一切都得益於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獨立自學的習慣和能力。學生每天照樣上晚自習,周末同樣呆在學校,但他們都在教室上自習,班主任偶爾來看看,而自習的紀律是很好的。我們曾經詢問過一個學生,為什麼他們的晚自習沒有人說話吵鬧,他的回答是:“沒有誰能找到他人閒聊”。我也期望著能培養出這種具備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不是因為班主任的威嚴,也不是因為班主任的魅力,而是源於學生的自我意識,不過我仍然相信,我們的學生同樣也可以做到這些。

4、藝術教學中探索道路。xx一中的美術教學儘管不是我們此行主要考察的項目。他們美術教學方式也與我們相似,但卻具有了培養藝術類特長生的良好氛圍。學校在每個校區設立了十餘個音樂、美術模組工作室,實行了模組教學。其中,美術學科設立了油畫、農民畫、設計、書法、陶藝、攝影等模組工作室,音樂學科設立了歌唱、演奏、創作、表演等模組工作室、體育學科開設了籃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模組。學校還專門把太極拳作為集中體現“和容”文化的一項特色體育項目,開設了太極拳課程,組織開展了“師生同學、同練、同賽太極拳”活動,課間操也打太極拳。朱校長深有體會地說:“他們的藝術老師確實比我們的老師更有藝術氣質,長長的頭髮,還有專業性的一個藝術老師負責一個畫室的模組教學”。學生的興趣需要啟蒙和指導,更需要在藝術各個領域有更高造詣和樂於投入和奉獻的專業教師,而我感覺到一中已經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了。

二、xx十七中考察體會

xx十七中是我們此行美術教學考察的重點學校。10月10日,踏進十七中的校園,儘管學校面積不大,但能感受到“尚美”校園文化的魅力。乾淨、清靜、綠樹成蔭、花香四溢,不愧為花園似學校。學校最顯著特點是專門建立了一棟藝術辦公樓。走進這棟藝術大樓,我立刻就明白了十七中能摘取xx市,甚至xx省藝術教學成績桂冠的緣由所在。正確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嚴峻形勢,在xx二中和其他眾多高中學校的激烈競爭中,另闢蹊徑,以藝術生教學為重點發展方向,樹立自己的教學品牌,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這是今天十七中最成功,也是最突出的亮點,是他們引以為豪的經驗。現在的十七中正是因為藝術特長生的教學優勢在xx省的高中學校中獲取的一席之地。他們的探索與實踐,值得我們學習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