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研討學習心得體會

蟒河中學  張兵斌

xx年3月9日--10日,我有幸參加了山西省xx年中考備考複習研討會。研討的內容包括:聆聽了省教科院曹主任對xx年中

考所做的簡要預測與分析;評析了我省xx年中考物理試題及考生答卷情況;研討畢業班總複習的範圍、重點、難點;又聽取

了閻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介紹的複習教學經驗等,雖是短短的不足兩天的時間,對我來說卻受益匪淺。

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給我的啟示是:

1.求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要變,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將教學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向培養學

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學習願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方向轉化,使學生成為主動獲得知識的主體,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

的科學態度。

2.求源:重視概念的形成和規律的建立過程。教師對中考片面的理解,使得國中物理教學只注重習題教學而忽視了對物理概

念、規律形成過程的教學。造成進入學生大腦的知識是僵硬的,學得越多死知識越多,長期如此,不僅師生消耗大量的時間和

精力,還造成學習潛力得不到挖掘,越學越吃力,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是原始的知識,遷移能力就越強,因此,對知識

本身的理解和知識意義的建構,在知識獲得的初期十分重要。

3.求真:突出學科特點,重視能力培養。xx年物理試題中知識的套用,除要求知識本身的理解和知識意義的建構外,還在

能力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觀察能力、審題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實驗能力、歸納和表達能力以及套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

題的能力等,只有真正做到既能理解又能套用的程度,才能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

4.求高:教師站位要高。教師站位高不僅是知識層次,教學能力,也包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程度、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等

,在教學中做到遊刃有餘,舉重若輕。引導學生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繫,從不同角度解讀所謂的舊知識,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

5.求低: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關注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面向全體學生,使大多數學生的都有所收穫。教

師要區分講授新課還是初三總複習,不能時時刻刻瞄準中考。其實即使是中考試題也有約70%左右的容易題和中等難度題,基

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不應弱化。因此,教學中避免那些大題量,高難度,怪方法等做法,要求低不求高。

二、複習的總體要求:細、精、新、活、實

細:通讀課本,牢固掌握基本原理、概念、方法、技能、不留死角、消滅盲區。

精:緊扣《課標》和《考試說明》,突出學科主幹知識、精講精練、詳略得當,在答題規範、準確、速度、書寫四個方面強化

訓練,力爭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效益。

新:觀念要新,在教學中自覺滲透課程改革新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選材要新,學生

複習不是重複講課,構建學科知識網路;練習選題精準,要求學生練習的試題,必須是經過老師精選的試題;激發學生學習,

調動學生積極性,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活:一是重視知識的縱向與橫向聯繫,使學生在解題方面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二是緊密聯繫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生

活,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強化訓練,提高學生快速解題的能力。

實:一是狠抓落實,執行計畫要不折不扣,有始有終;二是落到紙面,確保學生會的試題能做對,避免出現“學而不會、懂而

不對”。

三、複習的大致安排:

第一階段全面系統複習:應該是以中考知識點的整理和查漏補缺為主要目的,將學生以前學到的所有零碎知識系統地、有條理

地重組,最佳化知識結構。第一階段複習是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在第一階段複習中,應注意避免以下幾個問題:

(一)複習不紮實,漏洞多:

1、所選的題目難度太大,扔掉了大塊的基礎知識

2、複習速度過快,學生心中無底

3、對學生要求過松,或者有要求無落實,大量的複習資料,只布置不批改,不講評。

(二)解題不少,能力不高:

1、題目重複過多,造成時間精力浪費。

2、過多地讓學生做綜合練習及中考模擬題,拔苗助長。

第二階段複習:突出重點、專題複習。如果說第一階段複習是以縱向為主,順序複習的話,那么,在第二階段就是以橫向為主

,突出重點,抓住熱點,深化提高。(知識的第二次覆蓋)

專題選擇的原則是:

1、第一階段中的弱點。(兼顧共性與個性)

2、教材及課程標準要求中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