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學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我們應認清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普世價值”,將核心價值觀的樹立與大學生成長性需要相結合。

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意見》指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要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目標,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們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

《意見》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民眾主體地位,關注人們利益訴求和價值願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抓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在全社會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著力鑄牢人們的精神支柱。

積極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追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高校要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使大學生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必須高度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成為大學生的政治共識和行為準則。

一、核心價值觀是大學生人生觀教育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時期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十八大所推出的核心價值觀是對已有的核心價值體系的凝練,分別從國家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道德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一個社會一定要有核心的、主流的價值觀,支配絕大多數人的行為,如果沒有一個主流的價值觀,這個社會將要變得混亂而無序。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主流是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但是一些大學生價值觀卻有發生一定偏差的現象,這樣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就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符合廣大人民利益要求的價值觀,與當代大學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標存在必然契合點。但也要注意到一部分大學生存在重物質利益輕理想追求,重個人利益輕國家集體,重知識輕道德的傾向。因此對大學生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處理好一元與多元,理想與現實,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使大學生健康成長。

十八大確立的得到大多數社會成員認同的核心價值觀,事關國家發展的方向,社會的穩定、個人行為準則的確立。大學生思想活躍,當面對多元價值和眾多社會思潮的影響也會充滿困惑,引領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形成價值共識,既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國家教育目的的重要方向,更是人才培養的根本問題。

二、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應堅持具體與抽象統一的原則。

當今世界確實普遍存在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日益枯竭與巨大浪費,人口爆炸等困擾人類的全球性問題,這樣在社會生活領域崇尚誠信,公平、正義、平等、法治等價值理念成為社會大眾所期望的一些共同價值追求,這是存在的,也是合理的,這不同於借“普世價值”的幌子進行文化擴張、思想滲透,以“普世”名義,強行兜售本國意識形態的行為。我們並不反對那些真正的,能夠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價值訴求。

高校教師要在理論深度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要對抽象人性論和對人性的科學抽象進行區分。抽象人性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理論陷阱。“普世價值”的立論依據就是抽象人性論,實際上,馬克思對抽象人性論的批判不是簡單地否定,而是“揚棄”。資產階級抽象人性論的錯誤,與其說是對人性與人的本質作了抽象的理解,不如說他們僅僅對人性、人的本質作了片面的抽象理解,他們的錯誤在於其理解的片面性。

具體是對於抽象而言的,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沒有一方面的存在,另一方面的存在也就不可能。人性、人的本質應當是具體與抽象的統一。科學的抽象,對事物的把握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以前的人性理論,確實犯了只從抽象方面去理解人性與人的本質的錯誤,片面強調人性與人的本質的不變性與永恆性,並將這種永恆性、不變性作為其理論建構的邏輯前提。 人性與人的本質是常駐性與流動性的辯證統一,是變與不變的統一。人性、人的本質一定是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流動中蘊含著永恆。

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也提到自由、平等、法治、友善等價值觀,也就是說我們承認人們之間存在一定時空條件下,即一定範圍內的“共同價值”取向和追求,問題在於人們如何解釋和如何對待它,平等、公平、法治是歷史的產物,同一個詞,不同時代、不同制度下的不同人們又各自不同的表述,將抽象的“平等”觀念籠統地說成是“普世價值”是不科學的。

所以我們對某些“共同的價值”既要看到“同”,又不能忘記“異”。這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普世價值”就是割裂抽象與具體的統一,用一般否定特殊。不談現實的人而談抽象的人就會把人引入歧途。當今,如何看待“普世價值”,直接關係到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否。“普世價值”的哲學基礎是抽象人性論,我們不能從抽象的人性出發研究人的價值,離開社會的經濟關係、政治關係,宣傳抽象的“人性”,“公平”、“正義”、“平等”、“法治”是不科學的,理論認識上是有缺陷的。還有些人張揚“普世價值”,以學術之名做政治文章,用英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權、民主改造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各種社會思潮紛紛滲透,對我國大學生價值取向產生了深刻影響,而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思潮,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一定要從理論深度上幫助大學生認識各種社會思潮的積極和消極方面,吸收其合理成分,消除其負面影響,才不會讓大學生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從而使理想信念迷惘、責任意識缺失及道德失范。 青年大學生之所以面對西方社會思潮產生困惑,很大原因是他們缺乏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看待問題的正確立場、觀點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有責任自覺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各種社會思潮。同時我們要認識到,“價值”是人們對一件事物的意義、效用的判斷,是一種觀念。不同社會思潮代表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利益和需求,人們接受某一種思潮不再只是出於純粹的思想和價值認同,而是參雜了更多的現實與長遠利益因素,支持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思潮是否符合自身利益訴求,而以往單一的純粹的價值觀教育是單薄的,馬克思主義利益觀認為:人類所奮鬥的一切都與利益有關,明確指出追求利益是人類一切這會活動的根本動因。因此利益問題始終是人們最先關注的問題,要清楚各種錯誤思潮影響,從根本上是對其錯誤的、不當的利益需求加以引導。

價值形成的基礎源於主體需要,不從青年大學生需求入手進行價值觀說教必然是懸空的。不同利益群體,甚至是相同利益群體的不同個體之間都會存在價值取向的差異。如有的人以富貴為主要追求,極力追逐金錢和權力,而另一些人則遠離名利,以清靜為福。這就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統顧和整合不同利益群體的價值訴求。面對價值取向的差異,我們需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各種社會思潮,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對大學生的影響,同時又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

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是,由於缺乏社會閱歷、理論功底不夠,容易受一些錯誤社會思潮影響,因此只有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渠道,才能幫助他們掌握和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多樣價值觀並存的態勢下做出正確的選擇。為此,在大學生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主渠道的正確導向作用,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與此同時,又要主動發揮好受教育者的能動性,促進“施教”與“受教”雙方的良性互動,避免單純的單向灌輸,注重採用參與式、啟發性、研究式教學。如通過角色互換等形式使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接受教育,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目、入腦、入心。從內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增強教學效果,為大學生提供心靈上的方法引導,彌補當代中國轉型期一些大學生價值真空,糾正一些大學生因多樣化的社會思潮而產生的模糊認識和錯誤的價值取向,特別是解決道德缺失甚至精神危機問題。為大學生的生存和發展建立一個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在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盼,找準大學生的接受度。

三、將核心價值觀的樹立與大學生的利益訴求相結合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不僅決定了其自身的生活方式、奮鬥目標以及生命意義之所在,而且也充當著社會思想變化的“晴雨表”。而大學生的成長需要是形成價值觀的根據,這樣,我們可以通過更具體的職業觀、婚戀觀、人際觀、財富觀、休閒觀、審美觀來了解學生具體的需要,進而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人的需要是人的行為的動力基礎和源泉。馬克思把人的需要劃分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發展需要。首先,人的物質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其次,人不可能離開社會關係而存在,社會需要是需要中最重要的。再次,人的精神需要,這種需要是人的能動性的表現。馬克思關於需要的論述,充分體現了需要的全面性。當代大學生正處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大學生全面性的需求,是形成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原始根據。

當代大學生的需要存在社會本位與自我本位的衝突,為此,我們一定要加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中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大學生建立精神家園。對於大學生合理的內在需要,我們要儘可能地幫助其滿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足,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關注大學生內在需求不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適應大學生個體發展需要,必然會引起大學生的接受興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家、社會、個人層面與大學生的自身發展相契合的,又可以內化為大學生自身的道德信念和價值追求的。通過調查問卷可知當代大學生強度最大的需求依次是:求知發展成才需求、自尊獨立的需求、交往友情的需求、安康的需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的生活中,就要將國家、社會要求與學生自身發展需求統一,是增強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的整體路徑。

大學生自身需求中不乏不合理、不健康的成分,我們一定要引導大學生的需要。這需要藝術性,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與大學生達到心靈的交匯。使大學生自覺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要關注社會生活中價值衝突與學生內心世界的價值衝突,從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的社會熱點問題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為一體。

最後,本文覺得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有些地方還得深入探討,比如:法治原則就包括自由、平等、誠信、公正的原則。核心價值觀最終目的是引領人的全面發展。引導人處理好三種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我的關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反映廣大人民民眾長久的一種價值追求,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長期性和廣泛性,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更加精準,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邏輯結構和邏輯層次更加清晰,還值得理論工作者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