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馬上就辦”精神心得體會

自從3月16日《xx日報》全文刊登了《實幹才能夢想成真——xx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倡導踐行“馬上就辦”紀實》,這篇文章回顧了20多年前xx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倡導踐行“馬上就辦”的情況。翻開這段並不久遠的歷史,一個強烈感受是,“馬上就辦”體現著當代共產黨人的執政品格和實踐氣質,正是我們應該堅持的好傳統、好狀態、好作風。我單位在xx書記的主持下,組織學習了“馬上就辦”的精神,在單位上下引起強烈反響,

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點上重溫“馬上就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已經劃定中國發展總綱,下一步無疑就是要“捋起袖子,大幹一場”。今年要制定“xx”規劃,2024年到2024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中建黨1xx年目標的衝刺階段,那么多議定的改革發展任務要落到實處,慢不得,也等不起。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很多舉措要推下去、做起來,不能葉公好龍、光說不練,也不能進兩步退一步、慢慢吞吞。當此之時,傳承與弘揚“馬上就辦”精神,無疑將釋放出強大的正能量。

通過聽領導報告和上網搜尋查找相關資料,我對“馬上就辦”有了深刻的認識,下面我就分享我以下三點心得體會

一、馬上就辦重在落實

“馬上就辦”,說的是要有狠抓落實的態度。除此之外,也要理順制度,為貫徹落實創造更好的條件。這包括用人的制度,比如,對於抓落實抓得好的幹部用起來、用上去,形成合理導向。這包括工作的制度,比如福州馬尾區20多年來不斷推出的“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全程代辦制”等,讓“馬上就辦”常態化、制度化。這也包括決策的制度,政策形成之前深入調研,聽聽基層想什麼、看看民眾說什麼,才不會被諷刺為“大學生坐在空調房裡想出來的”,抓好落實也才有基本的前提。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能否到位,決定藍圖的實現”。兩會一結束,中國新的“工作年”就即將展開,以“馬上就辦”的精神狀態狠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走、一錘接著一錘敲,宏偉藍圖必將在我們手中成為美好現實。

“馬上就辦”、狠抓落實的重要性,其實已不用多說。這些天的全國兩會上,小到農村公路養護費,大到金融財稅制度改革,代表委員們發言中列舉的無數事實說明,再好的政策,抓不好落實,也只是紙上畫燒餅,民眾哪來“獲得感”?正如作風建設抓不好失信於民,那還不如不抓。其實所有工作都一樣,如果不能馬上就辦甚至推三阻四,或者在辦的過程中變形走樣,那還不如不出台這個政策、不搞這一項改革。

所以作為一名黨員,我要努力踐行“四有”要求和“馬上就辦”精神,使“真抓實幹、馬上就辦”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形成機關服務聯繫民眾的新常態。

二、馬上就辦是一種擔當

“馬上就辦” 是一種責任擔當,是一種敬業精神,是一種職業操守,更是一種文明生產力。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馬上就辦”體現的是一種工作作風,體現的是一種執政理念,體現的是一種工作效率,彰顯的為官的政治素養,所以說“馬上就辦”是一種文明生產力。

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人作風懶散,工作拖沓,責任心不強,缺乏緊迫感和服務意識,致使許多民眾急切關心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一拖再拖,導致工作失去了時效性,失去了人民民眾的信任。讓自己服務人民的公僕本色黯然失色,忘記自己的職責使命,忘記了自己的責任擔當,讓執政為民的理念失去了民心色彩。不拿人民民眾的冷暖疾苦當回事,不把人民的利用放在心上,不能為人民民眾著想,不能造福一方,這“馬上就辦”形成了鮮明對比,折射出了其為人處事的態度,反映其道德文明的膚淺,揭示了其精神境界的低劣,對這種作風應該堅決予以剔除,予以打擊,營造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幹事創業氛圍和環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事業中,需要進一步發揚“馬上就辦”的工作精神和作風,用“馬上就辦、真抓實幹、辦就辦好”的服務宗旨回應人民民眾的關切與期望,讓“馬上就辦”這種文明的生產力發揮其應有的生產效益,助推中國夢早日實現。

我們要以提升民眾滿意度為目標,進一步推動工作創新,把“馬上就辦”精神落實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強化執政為民的服務理,強化為民擔當的效率意,營造幹事創業的工作氛圍等等。我們要齊心協力,開拓進取,以“馬上就辦”的精神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為打造“花樣xxx”、奮力提升首府南寧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首位度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可以說“馬上就辦”精神在我市將會遍地開花。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事業中,需要進一步發揚“馬上就辦”的工作精神和作風,用“馬上就辦、真抓實幹、辦就辦好”的服務宗旨回應人民民眾的關切與期望,讓“馬上就辦”這種文明的生產力發揮其應有的生產效益,助推中國夢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