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孩子家長會心得

開過那么多家長會,從來沒有以家長的身份參加過,昨天去給lolo開家長會,會後感觸良多,反省自己對寶寶的“管”和“教”,實在是慚愧至極。把聽到的、學到的和自己的感想記錄下來,以督促自己。

父母應該做好寶寶的引導工作,在寶寶的成長道路上父母應是權威。對待寶寶成長過程的困惑,家長應多動腦筋,採取各種更策略的方式,切忌簡單粗暴。身教重於言傳,父母應該做好表率作用。

1、正確對待寶寶的占有欲。

現象: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如果有寶寶手上有兩塊朱古力,他會十分願意將一塊分給其他小朋友,一塊理所當然的認為是自己的,而如果寶寶只有一塊朱古力,他一定認為就是自己的。這種占有欲事實上來自於寶寶的一種不安全感,覺得玩具或糖果會被其他小朋友拿走。

對策:父母可以採取一定的引導性的話語,比如說當只有一個玩具時,就和寶寶說這個玩具是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玩的,寶寶把玩具給對方小朋友,對方也會把其他新鮮的玩具給你玩。這也可以鍛鍊寶寶的社交能力。

2、正確對待寶寶的“哭鬧”。

現象:寶寶一哭,什麼要求都得到了滿足。

對策:分清楚寶寶哭的前提,如果是無理取鬧的,不應該隨便滿足其要求(比如,一走出東方愛嬰的大門,寶寶就要求抱,不肯走,於是大哭),否則,哭就會成為寶寶今後最好的無理取鬧的工具。但是如果是已經受到了“傷害”的哭,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安慰和安全感。(比如,寶寶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走,其實他的內心已經收到了傷害)所以一定要辨別寶寶哭鬧是否有一定的前提。

3、如何提高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懲罰還是激勵?

現象:寶寶隔代管有令父母可以放心的地方,比如飲食和睡眠等,但是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可能會出現一些欠缺。如寶寶要小便了,外婆會迫不及待的幫他拖下褲子,而沒有給他自己動手的機會……

對策:對寶寶能做到的事情及時進行鼓勵,但是不能僅僅滿足於已經具備的技能。比如,穿鞋子,第一次讓寶寶自己穿鞋,他可能穿了一個鞋,沒有耐心或穿不好第二個,父母應給予肯定(寶寶真棒!能穿一個鞋了),同時提出希望(媽媽希望你下次能穿兩個鞋子),第二次寶寶穿第二個鞋子的時候可能兩隻腳穿反了,同樣應給予表揚(不錯,寶寶能穿兩個鞋,但是下次要這樣穿,可以給一些掌聲),再若干次以後,寶寶會把兩個鞋子左右分清楚了,還是要表揚,但是不要和前幾次的表揚說的話或動作一樣(比如可以給寶寶一個香吻,告訴他如果下次兩個鞋子都能穿好,給你…),但是家長的承諾一定要做到,千萬不能承諾了確因為自己忙或其他原因最後輕描淡寫的就過去了,這對寶寶今後的個性會起到很到的負面影響。另外,不要讓寶寶太有優越感,這次給他買輛小汽車,下次他會想要大一點的汽車,欲望沒有止境。或者,有時就給一個五角星粘紙,讓寶寶有一種榮譽感就好!即使是要獎勵物質的東西,也不要太大!

4、多用正面的語言告訴寶寶應該怎么做,而少用“不要”、“不能”等反面的詞語。

寶寶難免會做一些錯誤的事情,家長可能會直接說,“xx,不能….”“xx,不要…”這樣只會加深寶寶對錯誤的事情的印象,而仍然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做。這個年齡的寶寶,都有被身邊的人重視的欲望,他做錯了事情,家長大驚小怪的一喊,反而滿足了寶寶的欲望,今後還會這樣做,他覺得這樣做你會重視他。因此,要用正面的語言告訴寶寶應該怎么做,而少用“不要”、“不能”等反面的詞語。

5、從教“顏色”說起。

一般家長教孩子顏色,可能會採取這樣的方式,三張卡片放在面前,說這個是紅色,那個是藍色,另一個是黃色。教的時候,寶寶可能記住了,可是隔段時間又會模糊。

那么到底應該如何教學孩子認知呢?

就以教顏色為例,同樣是三張卡片放在面前,父母可以點著紅色的卡片告訴寶寶,“這是紅色”,而點著另外兩張分別告訴他“這不是紅色”,這樣,“紅色”就出現了三次,這個環節教“命名”。然後把三張卡片順序變化,再問寶寶“哪個是紅色呢?”寶寶會選出來,這個就叫做“辨別”。最後是“套用”,比如到大街上,讓寶寶找一找哪些是紅色的。。。經過這樣從命名到辨別到套用,會在寶寶的認知和記憶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哪怕一段時間後也不溶也混淆。等到一種顏色掌握了,再教另一種,還是可以用這樣的方法。